万变:李零考古艺术史文集

万变:李零考古艺术史文集

编辑推荐

北大教授李零考古与艺术史研究文集。

内容简介

本书收入北京大学李零先生2008—2014年发表的考古与艺术史领域的文章22篇,涉及古代器物、建筑砖瓦、雕刻绘画、艺术中的动物形象等主题。

这些文章集中体现了李零教授独特的关注点和研究取向,一是做有别于传统学术视野的中国研究,比如说鼎、冰鉴、古代妇女用品、角帽等;一是做世界视野下的中国研究,比如银豆、船葬、说马、国际动物等,皆由考古遗物、遗迹入手,结合历史学、艺术史与古文献学,或探究其渊源流变,或寻绎外来文化与古代中国文化的交流与相互影响,在考古与艺术史之间自如游走。

作者简介

作者李零,1948年生,祖籍山西武乡。北京大学教授。主要从事考古、古文字和古文献的研究。

主要著作:《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研究》《郭店楚简校读记》《上博楚简三篇校读记》《〈孙子〉十三篇综合研究》《兵以诈立——我读〈孙子〉》《丧家狗——我读〈论语〉》《兰台万卷——读〈汉书·艺文志〉》《中国方术正考》《中国方术续考》《入山与出塞》《铄古铸今》《李零自选集》《放虎归山》《花间一壶酒》《何枝可依——待兔轩读书记》。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自序

器物丛考 (上)

说鼎

一、中国最大的四个鼎,大名鼎鼎

二、鼎是个吃饭家伙,是从吃饭家伙演变成的一种高级礼器

三、中国最重要的礼是跟吃饭有关的礼

四、中国的青铜礼器分四大类,都跟吃喝有关

五、肉食的重要性

六、山西人爱吃面

七、礼贵简

八、古代吃饭,有音乐助兴

九、西周对喝酒有限制,喝酒要合于礼

十、鼎不仅是贵族身份的象征,还是国家权力的象征

十一、《周易》有革、鼎二卦

十二、毛泽东帮蒋介石完成了统一大业

十三、蒋介石的献鼎闹剧

十四、历史教训,不要忘记

说匵 ——中国早期的妇女用品:首饰盒、化妆盒和香盒

一、两组罕见的小铜器

二、所谓“弄器”

三、盛玉器的小铜盒(方盒)

四、盛脂粉的小铜罐(圆罐)

(一)穿耳罐

(二)提链罐

(三)其他

五、盛梳子的小铜盒(圆盒)

六、上述器物的性别问题和定名问题

(一)方盒类的器物

(二)圆罐类的器物

(三)圆盒类的器物

附:相关文献

说冰鉴 ——中国古代的冰箱

(一)缶

(二)鉴

附:相关文献

器物丛考 (下)

读《首阳吉金——胡盈莹、范季融藏中国古代青铜器》

图录14. 乳钉雷纹瓿

图录32. 仲枏父鬲

图录35. 龙纹盘

图录37. 变形夔龙纹爵

图录39. 应侯簋

图录40. 晋侯

图录45—47. 秦公鼎

图录48—49. 秦公簋

图录50. 垂鳞纹鍑

图录51. 鸟龙纹匜

图录56. 鹰兽纹戚

图录57. 鸟纹戈

图录58. 交龙纹軎辖

图录62. 宴射刻纹画像匜

图录63. 变形鸟纹鼎

图录65. 交龙纹筒形器

图录68. 戈

图录69. 两诏椭升

乾隆玉杖首和东周管銎斧 ——乾隆仿古之一例

(一)诗一(铭文在斧头的上沿)

(二)御制诗二(铭文在斧头的前沿和下沿)

论西辛大墓的裂瓣纹银豆 ——兼谈我国出土的类似器物

一、什么叫“裂瓣纹”

二、西辛大墓的裂瓣纹银豆

(一)银豆

(二)同出的银盘、银匜

(一)银豆的铭文〔图12〕

(二)银盘、银匜的铭文〔图14、15〕

三、我国出土的类似器物

(一)铜器

(二)银器

四、总结

铜镜

读梁鉴藏“内而光”镜

(一)释文

(二)注释

(三)译文

(四)比较

读梁鉴藏镜四篇 ——说汉镜铭文中的女性赋体诗

第一篇:“内清质”镜

一、全铭镜

(一)释文

(二)注释

(三)译文

二、半铭镜和残铭镜

附:“内清质”铭早期蟠螭纹镜举例

第二篇:“君忘忘”镜

(一)释文

(二)注释

(三)译文

第三篇:“姚皎光”镜

(一)释文

(二)注释

(三)译文

(四)比较

第四篇:“君行有日”镜

(一)释文

(二)注释

(三)译文

“方华蔓长,名此曰昌” ——为“柿蒂纹”正名

建筑、墓葬和砖瓦

西岳庙和西岳庙石人 ——读《西岳庙》

一、石人分三种

(一)墓前石人:张伯雅墓石人

(二)庙前石人:郦食其庙石人

(三)镇水石人:千金堰石人、渭桥石人、都江堰石人

二、西岳庙的布局

三、石人的形象和位置

四、西岳庙的历史透视

(一)秦人早期的岳山是吴山,不是华山。

(二)华山原属晋,公元前332年才归秦。

(三)吴山和华山是秦代西土名山的代表。

(四)秦代的五岳。

(五)太华山祠和集灵宫。

(六)下庙、中祠和南祠的关系。

(七)迁庙说。

(八)有关遗址。

五、比较:西岳庙石人与中岳庙石人

印山大墓与维京船葬 ——读《印山越王陵》

(一)图恩船〔图6〕

(二)戈克施塔德船〔图7〕

(三)奥斯伯格船〔图10〕

说云纹瓦当 ——兼论战国秦汉铜镜上的四瓣花

(一)蟠螭纹〔图7〕

(二)蟠虺纹〔图8〕

(三)星云纹〔图9〕

(四)花瓣纹〔图10〕

(五)变形四叶纹〔图11〕

(六)草叶纹〔图12〕

(七)四乳纹〔图13〕

(八)多乳纹〔图14〕

(九)连弧纹〔图15〕

(十)博局纹〔图16〕

(十一)禽兽纹

(十二)神兽纹和画像纹

“邦无飤人”与“道毋飤人”

雕刻和绘画

关于中国早期雕刻传统的思考

(一)金人

(二)铜柱

(三)承露仙人掌

(四)金凤

(五)铜飞廉

(六)金马

(七)铜驼

中国古代的墓主画像

(一)子弹库帛画

(二)马王堆1号墓的帛画

艺术中的动物

读《萌芽・成长・融合——东周时期北方青铜文化臻萃》

一、分类与定名

(一)虎(tiger)

(二)豹(leopard)

(三)狼(wolf)

(四)狐(fox)

(五)熊(bear)

(六)野猪(boar)

(七)鹿(deer)

(八)马(horse)

(九)野驴(ass)或驴(donkey)

(十)黄牛(cattle)或牦牛(yak)

(十一)盘羊(sheep)

(十二)北山羊(ibex)

(十三)黄羊(gazelle)

(十四)骆驼(camel)

(十五)兔(rabbit)

(十六)刺猬(hedgehog)

(十七)鹰(eagle)

(十八)鹤(crane)

(十九)鸭(duck)

(二十)鸟(bird)

(二一)蛇(snake)

(二二)蛙(fog)

(二三)鹰头饰件

(二四)想象动物:草原格里芬(grif in)

(二五)阿鲁柴登金冠

(二六)存疑

二、如何识别上述动物

(一)如何区分狮、虎

(二)如何区分虎、豹

(三)如何区分虎、狼

(四)如何区分虎、熊

(五)如何识别野猪

(六)草原上的猛禽

(七)如何区分鹿、马

(八)如何区分马、驴、骡

(九)如何区分牛、羊

(十)如何区分盘羊(或绵羊)和北山羊(或山羊)

(十一)中国的羚羊:三种黄羊

(十二)欧亚草原上的骆驼

(十三)草原艺术中的想象动物

“国际动物”: 中国艺术中的狮虎形象

一、这里的“国际动物”是什么意思

二、西方人最喜欢的动物

三、近东的徽识

四、早在战国时期,中国人就已知道狮子

五、狮子输入中国的途径

六、中国流行狮子舞

七、狮子的原产地和传播范围

八、老虎的原产地和分布范围

九、守护狮:近东艺术的一大特色

十、近东瑞兽

十一、翼狮:近东艺术的一大特色

十二、伊拉克的狮子扑人像

十三、中国石刻艺术中的狮子

十四、中国石刻艺术中的翼狮(石麒麟或天禄、辟邪)

十五、铜翼狮

十六、佛教艺术中的狮子

十七、近东艺术中的狗化狮和卷发狮

(一)狗化狮

(二)卷发狮

十八、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以来的狮子:卷发和狗化

(一)卷发狮举例

(二)狗化狮举例

十九、中国狮子的标准化

二十、狮子狗:从幻想到现实

二十一、中国虎纹的表现方式

(一)西周虎纹

(二)东周虎纹

(三)秦汉虎纹

二十二、伊朗—阿富汗地区的虎纹表现方式

说马

一、马是“国际动物”

二、马从哪里来

三、野马被驯化

四、马是随战争文化传遍全世界

五、以纯血马为中心的历史是一部倒写的历史

六、天马出西极,神龙不能追

七、中国的马

其他

角帽考 ——考古发现与明清小说的比较研究

一、考古发现

二、与明清小说比较一:名称和分类

(一)角帽

(二)角先生

(三)景东人事

(四)广东人事

(五)广东膀

(六)藤津伪器

(七)相思套

(八)如意袋

三、与明清小说比较二:形制和功用

(一)角帽

(二)角先生

(三)广东人事

(四)相思套

四、余论

百年高罗佩 ——谈《中国古代房内考》

中国最早的“升官图” ——说孔家坡汉简《日书》的《居官图》及相关材料

一、唐宋以来的“升官图”

二、孔家坡汉简《居官图》

三、与王家台秦简《政事之常》比较

四、与左冢棋局比较

(一)六个方框内的文字(从内到外读)

(二)四正道上的文字(从内到外读)

(三)四隅线上的文字(从内到外读)

五、其他类似图案

(一)东沿村画像石上的棋局〔图8〕

(二)五花城出土的铭文砖〔图9、10〕

(三)九子棋

说骰 ——从满城汉墓出土的酒骰和“宫中行乐钱”说起

(一)酒骰

(二)“宫中行乐钱”

万变

万变:李零考古艺术史文集是2016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者李零。

得书感谢您对《万变:李零考古艺术史文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历史艺术与禅韵 电子书

以历史为骨架分析中国历史艺术与禅韵。
中国建筑艺术与景观:1906~1909,穿越十二行省之旅 电子书

开拓了中国建筑艺术研究的先河,是柏石曼流传最广的代表作。
新世界史(第二辑) 电子书

本辑以“古代世界的生成和成长”为主题展开讨论。
唐代宫女生活研究 电子书

立足传统史传文献,积极拓展唐代诗歌、笔记小说、志怪传奇中的相关素材进行相对全面的探讨和分析。
西北民族论丛(第13辑)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本册是第13辑。
货币文化交流史话 电子书

考察、梳理了中国古代货币文化对周边国家及地区的影响。
形象史学(2017上半年卷)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2017年上半年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