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7-10岁
刘清彦儿童文学工作者
这本书大的震撼力在于,作、画者带我们一起凝视一个生命结束的过程和样貌。“死亡”向来是邦廷喜欢着墨并且深深关切的主题,她认为每个孩子都必须学习面对生命中的挫折和困境,死亡更是不能避之不谈 的事,因为“这就是人生”。
她的许多故事以死亡为主轴、出发点或背景,帮助小朋友从死亡中看见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得到活下去的勇气、力量和希望。因此,她在书写这类主题的故事时,总是巧妙地将死亡使孩子恐惧的一面隐藏起来,着重于刻画角色面对死亡情境时的情绪与情感,以及他们如何从悲伤中寻觅出路的经过。只有在这本书里,她毫不隐讳地直接让孩子清清楚楚注视生命死去的过程和模样。
内容简介
女孩艾莉丝好爱农场上那棵靠近马路的老橡树。但是春天里的某一天,那棵树的叶子渐渐变黄掉落……,大家努力救它,树还是渐渐枯死了。
艾莉丝以为老橡树会一直在那里,就像天空和草原,就像爸爸和妈妈一样。最后,树似乎放弃了,艾莉丝也是,直到她想起一样东西,一件事,才让她重新燃起希望。如果她没有办法救那棵树,这或许也是她能做的事。
作者简介
伊夫.邦廷(Eve Bunting)
美国著名童书作家,著作等身(逾两百本),擅长以简洁的文字、感人的笔触、宽阔的视角来关注社会议题,从无家可归的游民、孤儿,到环保、战争,都有所着墨,并以《烟雾弥漫的夜晚》荣获凯迪克金奖。
伊夫.邦廷是说故事的高手,往往用平实的笔调铺陈出令人动容的故事,字里行间充满关切之情,流露出人性关怀的光辉。而原本严肃沉重的议题,因她触碰得恰到好处,也并不太过悲情,反而让人在困境中找到希望、感受温暖和爱。她以贴近生活的素材和表达方式,深受大小读者的喜爱,她的作品也非常适合亲子阅读。除了本书之外,代表作还有《小鲁的池塘》《我们的树》《爷爷的墙》《开往远方的列车》《艾莉丝的树》等。
罗纳德.希姆勒
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自幼喜欢画画,深具艺术天赋。高中毕业后进入克利夫兰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插画,1960年获得绘画专业学位顺利毕业。他曾以商业广告艺术家的身份从事多种与艺术相关的工作,辞职后多年游学欧洲。
1972年,罗纳德.希姆勒出版了第一本自己选编并插画的是个合集《快乐的一天——给孩子的诗集》。一经出版,即受到儿童文学界的赞誉,随后被邀请与众多作者合作创作图画书。他擅长铅笔线条和水彩晕染,前者表现在对故事的场景和人物的勾勒,后者表现在对故事动人的氛围的营造。
罗纳德.希姆勒与伊夫.邦廷多年来被誉为图画书界的黄金搭档,合作的作品频获各项大奖,例如美国《学校图书馆杂志》童书奖的《爷爷的墙》。除了伊夫.邦廷温柔敦厚的说故事能力,罗纳德的插画毋庸置疑充分烘托了伊夫.邦廷的故事的情感张力。在该书中,利用近物大、远物小,近物清楚、远物模糊的绘画方法,成功地在画面中制造了深远的空间感。他一贯写实的淡彩画以灰色为主调营造出忧伤感,读起来扣人心弦。
艾莉丝的树是2011年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作者[美]邦廷。
得书感谢您对《艾莉丝的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