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浩明评点曾国藩日记

唐浩明评点曾国藩日记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曾氏日记中的人生智慧和处世谋虑,是今人建功立业的学习典范。唐浩明对曾国藩日记的评点,也已成为今人研磨曾国藩谋略的经典之作。

内容简介

作者从曾国藩传世的大量日记中挑选出三百来篇,分为“修身”、“悟道”、“读书”、“国事”、“家事”、“写字”、“品鉴”、“梦境”八个大类,每大类前以一篇总评开始,对所选日记逐一加以评点。其最大特色是篇幅短小、笔调轻松,由表及里地探索曾氏的内心世界,发表作者的读史领悟。通过一个个活生生的具体事例,让读者体会到曾国藩一生之人生智慧与政治智慧,同时感受到清朝末年政治的跌宕起伏风云变幻。既可让人益智敦品明事晓理,又可让人赏心悦目修身养性,是一部将文、史、哲冶于一炉的难得之作。

作者简介

作者唐浩明,湖南衡阳人,1946年出生,文学硕士、编审,长期致力于近代文献的整理出版与历史小说创作,著有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杨度》《张之洞》,多次获国家级大奖,并著有随笔《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奏折》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修圣贤之身,悟日用之道

修身

检身之要与读书之法

戒烟

聪明日减,学业无成

研幾工夫最要紧

静坐

诤友陈源兖

倭仁读过曾氏的日记

愿终身私淑孟子

力惩简慢

打破患得患失关

与友有隙反躬自省

言物行恒,诚身之道

相疑由于自矜

赞人言不由中

为人好名可耻

再次戒烟

父亲的教导

以日记修身可获好评

最是静字功夫要紧

戒烟后的痛苦

徇外为人无益

修身三件事:谨言、修容、静坐

以冯树堂为镜

一日四省

在应酬游戏中过了一天

可爱的文学青年,可丑的名心大动

焚香静坐

感悟至静之境

至虚即至诚

作诗文须有真挚情感

惭愧令闻在外

涤旧生新

主动送日记请师友看

太在意别人的毁誉

朋友前来为祖母拜寿

为浪得虚誉羞愧

课程表

欲强行见朋友之妾

热爱批评立即改过

每日悠悠忽忽一事未作

精神易乏如五十岁人

天下事皆须沉潜为之

与人相处不诚

冯卓怀至情动人

当着朋友面大发脾气

志不立则心无定向

日记不能后补

旧病复发

视为空寂反而安定

同年团拜

冷淡亦不足取

目屡邪视可耻

与私欲血战一番

见年轻女人心思放荡

也有景况苦的官员

心病带来身病

在游荡中打发一天

畏友邵懿辰

鸡伏卵及猛火煮

杜诗韩文因知言养气而百世不朽

惭愧吴廷栋的敬重

处众人中有孤零之感

人定亦可胜天

不惧则骄

戏剧性地升官

家人一道随之升官

任性与好动

老氏有杀机

惭愧无德于民

为权位太尊名望太隆悚惧

身旁须有一伺短箴规之人

戒傲戒师心

艰苦得来而可久可大

居高位者多败于自是与恶闻正言

李鸿章说曾氏的短处在儒缓

作诗自嘲

不可以一事定身体之强弱

天性褊激

江西藩司有意掣肘

以忍浑二字痛加箴砭

圣人之道莫大乎与人为善

高官巨职足以损智长傲

面对京察优叙的检讨

借请病假向朝廷表明态度

困境中的自勉

为打造银壶愧悔

满人高官中也有俭朴者

恐惧盛极而衰败

名心太切、俗见太重

在遗憾中告别人世

悟道

世家之可贵者

领悟天地万物变化大道

对于“道”要做到真知笃信

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

孔子在平凡中显伟大

知命而心定

一篇情绪伤感的日记

古人胸次潇洒旷远毫无渣滓

一定之风格

天道三恶人道四知

以仁和礼管理军队

持之以恒

树人之道:知人善任、陶熔造就

天道恶好露

凉德三端:幸灾乐祸、不安命、好议论

君子三乐:读书、宏奖、勤劳而后憩息

人才靠教育与引导

吉地多无心得之

有才智者必思以自旌异于人

八本

居高位之道:不与、不终、不胜

创业垂统英雄与扶危救难英雄

求人治事之道

与李元度约法五章

自正其心以维风俗

古文之道:重峦复嶂又不杂乱无纪

以禹墨之勤俭兼老庄之静虚

不轻非笑人与不晏起等

州县之道与将领之道

委员之道与绅士之道

礼物全璧,只收小帽一顶

写字、养生与治世之道种种

凡物加倍磨治皆能变换本质

许振祎的阅历有得之语

静中细思

为政之道,得人、治事二者并重

养气工夫:清、慎、勤

于尽性知命若有所体会

十分权势只可用五分

与人为善,取人为善

为保举太滥而忧虑

家败身败的原因

八德:勤、俭、刚、明、孝、信、谦、浑

修德不求报,能文不求名

常怀愧对之意

文学、事功与德行

圣哲胸怀

养生之道,视息眠食最为要紧

慎独、主敬、求仁、习劳

读书

读书有为己为人之分

读杜诗有矜气

义理、词章、经济、考据

思循吏与将帅之道

处约者难在军中济事

下学上达

经史百家简编

诸子多剽袭

读诗以读一二家为主

不赞成崇宋学抑汉学

文章全在行气

古文之八种美境

善言德行与善为辞令

古诗文中最可学的八个字

文章须有气势

为学之道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五言古诗有两种最高之境

国事

皇家拜年

再次复出,扎老营于江西建昌府

初闻三河之败

回忆咸丰五年六年的苦况

清官罗遵殿

终于盼到了地方实权

咸丰帝去世与八大臣辅政

为政事突变为权位崇隆而恐惧

皇帝所赐物有可能遭太监掉包

朝廷颁赐的令旗王旗皆粗劣不堪

与幕僚商量辞谢事

以学造炮制船为下手工夫

中国能为洋人之智巧

皖南江南公开卖人肉

李鸿章杀降

萌长终山林之志

半夜得攻下南京之信

审讯李秀成

验洪秀全之尸

朝廷的封赏是公还是不公

修复江南贡院

曾老九奉旨开缺回家养病

赴皖鄂交界处作战事

甲子科江南乡试

恭亲王革职事

奉命充当捻战统帅

曾国荃参官文案

奉朝廷严责,心情郁抑

重回两江总督本任

施舍水灾难民

为李瀚章任湖督、刘崑任湘抚而喜慰

兄弟屡遭诘责

百姓皆面有饥色身无完衣

晋升体仁阁大学士

第一次面见同治帝与两宫太后

再次被召见

第三次被召见

礼仪性地去内阁与翰林院上班

看望塔齐布之母

看望穆彰阿后人

向同治皇帝拜年

陪侍同治帝宴请外藩

参与朝廷大宴

第四次陛见

拟州县官厅楹联

赴津前为二子写遗嘱

力辨外国无挖眼剖心事

对惩治地方官一事不忍

因马案重回江宁

第五次陛见

第六次陛见

最后一次陛见

为慈禧太后祝寿

有没有同治中兴

湖南哥老会系曾国荃旧部

家事

教九弟读书

欧阳夫人家世

治家贵严

为儿子订婚庚

诫九弟及与三女订盟

次子曾纪鸿

大夫第规模壮丽

默念祖父的三不信

听从老九之劝移营

兄弟谈心

立非常之功而疑谤交集

喜得长孙

修建富厚堂用钱七千串

纪鸿出天花

面谕纪泽戒骄

纪泽长女许与李季荃之子

唯一的照片

写字

写字须在三十岁前立定规模

字字一律与始终一律

颜柳之书被石工凿坏

守骏莫如跛

退回刘墉翁方纲的摹本

世间尤物不敢妄取

习字思与学不可偏废

含雄奇于淡远之中

习字的路径

点珠画玉体鹰势龙

七均师无声,五和常主淡

刚健婀娜缺一不可

每日临摹,常有长进

节与势

书法的阳德之美与阴德之美

着力与不着力

欲落不落欲行不行

观赏宋拓阁帖

内跌宕外拙直

龙戏鹰搏

楷取横势行取直势

强弩引满蓄而不发

欧虞褚李为书家不祧之祖

品鉴

贵相与富相

鉴刘松山等四人

鉴王华国等四人

鉴陈品南等六人

鉴秦华祝等三人

鉴卢开甲等四人

鉴贺国秀等二人

鉴易开俊等二人

鉴杨鸣岐等三人

鉴萧庆高等五人

鉴沈宝成等三人

鉴王华云等四人

鉴丁长胜等三人

鉴萧浮泗、熊登武等三人

鉴张胜禄等三人

鉴周惠堂等六人

鉴胡松江等五人

鉴王春发等三人

鉴张光明

鉴贺湘洲

再鉴张光明等四人

鉴李升平,再鉴周玉堂、刘湘南

鉴黄万清,再鉴沈宝成

鉴陶日升、胡晖堂

鉴吴水梅、萧赏谦

鉴黄菊亮,再鉴彭琼英

鉴戴丰福,再鉴毛全升

鉴李佑厚、潘光前

鉴张恒彩等五人

相人十二字

鉴李祥和

贵相贤才相

相人口诀八句

梦境

梦人得利

夜梦江忠源

夜梦父亲

梦见祖父与父亲

梦见叔父

夜梦孙铭恩

梦乘舟登山

梦父亲灵柩发引为桌凳所阻

三梦刘墉

梦竹木环绕之处

唐浩明评点曾国藩日记是2017年由青岛出版社出版,作者唐浩明。

得书感谢您对《唐浩明评点曾国藩日记》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疾病的真相.熊猫医生科普日记 电子书
全家人都需要了解的健康知识,适合家庭阅读收藏。
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研究 电子书
本书对清初浙江籍诗文选家兼诗歌评论家陈祚明的生平、著述以及《采菽堂古诗选》的诗学理论体系、编选标准、诗歌评点以及在明清诗学史上的地位进行了详细论述。
古宫词一百二十首集唐笺证 电子书
李天馥(1635-1699),人称“合肥相国”。其《古宫词一百二十首集唐》并小引(序)一卷,康熙四年原刻本,今藏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当为海内外孤本。此诗集采取集句之传统文体,集唐诗诗句成七言绝句宫词体诗,借古述今,暗指顺治董皇后名白字青莲,并缕述顺治董皇后之艰难经历、宫廷生活和内心世界,颇具史学和文学价值。
日记十招:特级教师高子阳教你轻松写日记 电子书
10个日记妙招,激发孩子的无限创意和灵感,让写好日记不再困难。
走进共和:日记所见政权更替时期亲历者的心路历程(1911-1912) 电子书
走出帝制结果怎样?新旧交错的个人与群体在新时代如何安身立命?透过近百部日记重建民国成立前后波光诡谲的历史倒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