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探讨物理学家如何利用自己的审美判断来建构物理理论。
内容简介
《物理学之美》从浩淼的物理学历史中,寻找最有典型意义的物理学理论发现的过程,深入浅出地分析在不同时代,物理学家对物理学之美的观点,探讨他们如何利用自己的审美判断来建构物理理论,以及他们的困惑和成功。作者综合分析不同时代物理学之美的演变和进化,最后得到物理学之美的最高层次:数学结构美。《物理学之美》史料丰富,行文自然流畅,整体归纳性强,加上数百幅珍贵图片,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智慧的启迪。
作者简介
作者杨建邺,生于1935年,湖北红安人,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教授。著有《杰出物理学家的失误》《玻尔传》《爱因斯坦传》《窥探上帝的秘密——量子史话》和《杨振宁传》等;译著有《爱因斯坦传》《原子舞者——费米传》《夸克与美洲豹》和《基本粒子物理学史》等;主编有《20世纪诺贝尔奖获得者辞典》和《诺贝尔奖史话》等。其科普作品曾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湖北省优秀科普作品奖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丛书序 对科学的美和妙要有鉴赏力
绪言
此曲只应天上有——开普勒的和谐宇宙
从开普勒的导师第谷说起
毕达哥拉斯的信徒
五种正多面体带来的灵感
一生颠沛流离的开普勒
第谷临终正确的选择
八分的误差引出了伟大的发现
宇宙的和谐
上帝说:让牛顿出生吧!——牛顿的引力理论
叱咤风云的科学巨人
苹果与月亮的思考
牛顿的美学思考
两次考验显示出的美和力量
(1)哈雷彗星的回归
(2)海王星的发现
一首美丽的交响乐——热力学两定律
热力学两定律发现的故事
(1)具有哲学气质的迈耶
(2)40年辛苦测量热功当量的焦耳
(3)亥姆霍兹最全面和最严谨的论证
(4)一言难尽的玻耳兹曼
鬼魂般的粒子——中微子
黑洞热力学
哪位神明写出了这些符号?——麦克斯韦方程组
喜欢写诗的麦克斯韦
19世纪前叶电磁学发展简史
麦克斯韦方程组
附录:麦克斯韦的诗
情诗
一个男电报员给一个女电报员的爱之信息
麦克斯韦致Cayley Portrait基金委员会的信(1887)
似是而非的抒情诗
爱因斯坦的“连锁倒转法”
在伯尔尼专利局
爱因斯坦的对称性思考
对称性显示出了强大的威力
“我一生最愉快的思想”
1919年11月6日
20世纪审美判断的一场较量——爱因斯坦获诺贝尔奖背后的故事
越过上帝的肩膀瞧了一眼——海森伯发现矩阵力学
“玻尔节”上遇玻尔
哥本哈根之行,灵感突发
矩阵力学横空出世
一次凄美的失败
秋水文章不染尘——“有魔力”的狄拉克方程
狄拉克青少年时期
剑桥大学的研究生
初显身手,气象不凡
第一个意想不到的礼物——自旋
第二个意想不到的礼物——反粒子
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狄拉克的数学美原理
附录:杨振宁论“物理学与数学”和“美与物理学”
物理学与数学
美与物理学
q-t之谜——宇称守恒坍塌记
诺特的伟大发现:对称性与守恒定律
什么是宇称守恒定律
李政道和杨振宁的合作
吴健雄接受挑战
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大自然有一种异乎寻常的美”——规范场的故事
Where there is a pang,there is Yang
杨振宁和米尔斯合作
这是一个美丽动人的数学结构,但没有物理学的价值
两个重大的突破和弱电统一
美与真的统一
后记
参考书目
物理学之美(科学素养文库·科学之美丛书)是2011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杨建邺。
得书感谢您对《物理学之美(科学素养文库·科学之美丛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