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老龄化社会:中国日本共同应对的路径与未来

少子老龄化社会:中国日本共同应对的路径与未来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全面分析了中日两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之后与老年人相关的各种制度的变化情况。

内容简介

人口少子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人口质量提高的表现。目前,中日两国都处于人口老龄化大潮当中,而日本早于中国3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更是处于风口浪尖。中日两国虽然社会制度不同,但在人口老龄化特征、人口结构变化、老人福利文化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日本应对人口老龄化社会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精细的制度设计对中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在这种背景之下,本书将人口结构变化纳入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理论框架,通过文献梳理和统计数据的分析,整理了人口少子老龄化下中日社会变化的相关问题。全面分析了中日两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之后与老年人相关的各种制度的变化情况,探究两国老年人面临的问题及主要原因,并为我国制定人口老龄化下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一些建议。

作者简介

编者张季风,男,1959年8月出生,吉林人,1999年获日本东北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助理,全国日本经济学会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日本经济、中日经济关系和区域经济。代表性作品有:《日本国土综合开发论》(专著,2004),《挣脱萧条:1990—2006年的日本经济》(专著,2006),《中日友好交流三十年(经济卷)》(主编,2008),《日本经济概论》(主编,2009),《日本能源文献选编:战略、计划、法律》(编译,2014),发表有关日本经济与中日经济关系论文100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章 日本少子化进程与政策应对

第一节 “少子化”的概念与判断标准

第二节 日本的少子化进程

第三节 日本的少子化政策应对

一 日本应对少子化的政策体系

二 日本少子化政策的重点

三 政策效果

第四节 日本应对少子化的经验教训

一 误判人口趋势,错失应对时机

二 坐视生育率下降,采取措施过晚

三 偏重生育行为,忽略婚姻行为

四 政治顾虑过多,政策力度不够

第五节 参考与借鉴

第二章 少子化问题的亚洲特征

第一节 日本少子化问题的演变

一 战后出生率的稳定期

二 少子化缓慢进展时期

三 少子化程度加深时期

第二节 日本少子化政策失败的原因:移植欧美模式的陷阱

一 “寄生单身群体”现象(自立精神薄弱)

二 日本女性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的观念薄弱

三 爱情(浪漫的爱情)所占比重轻

四 对子女的未来负有很强的“责任感”——“不想让孩子受苦”

第三节 家庭社会形态与日本人的生育观

第四节 社会价值观与日本人的生育观

第三章 少子化时代中国的婚姻与生育

第一节 婚姻与生育的关系

第二节 已婚比例与婚内生育率

一 已婚比例情况

二 婚内生育率情况

第三节 婚姻变化对生育水平的影响分析

一 寇尔生育指数模型及其应用

二 对中国的分析

三 对日本的分析

第四节 结论与启示

第四章 东亚少子老龄化和移民政策

第一节 生育力的文化决定论

第二节 社会经济体系与家族体系的矛盾

第三节 东亚家族体系的失调

第四节 低生育力国家的移民政策

第五章 日本老年人的健康

第一节 日本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一 门诊病人比例及年龄结构

二 门诊看病和不在门诊看病的情况

第二节 日常生活受影响与否和主观健康度

第三节 日常生活活动与老年人健康

第六章 日本老龄化社会与老年劳动力供给

第一节 日本政府积极推动老年劳动力供给

一 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

二 安倍政府促进老年人就业的政策

第二节 日本老年人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状况

一 日本企业积极推动老年人就业、再就业

二 日本老年人的就业率及职业选择

第三节 日本老年劳动力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七章 日本老年人居住地迁移及其内涵

第一节 老年人迁移的特征

第二节 从护理资源看老年人的居住地迁移

第三节 老年人护理对代际关系的意义

第八章 日本的医疗制度改革

第一节 日本人口发展趋势与医疗保险财政

一 日本人口发展趋势

二 医疗费用的现状及趋势

第二节 日本医疗制度改革的未来走向

一 建立适合老年人的医疗服务体系

二 抑制医疗费用的增加

第九章 日本政府支持创新成果应用于老年护理领域的举措

第一节 国家层面的举措

第二节 厚生劳动省与经济产业省的举措

第三节 国土交通省的举措

第四节 总务省的举措

第十章 日本“地域综合护理体系”与老年住宅建设

第一节 改革护理保险制度,构建“地域综合护理体系”

一 多次修改护理保险制度相关法律,为构建“地域综合护理体系”奠定法律基础

二 提供形式多样的护理服务

三 构建多层次支持网络,共同构建“地域综合护理体系”

第二节 构建“地域综合护理体系”的路径选择

一 市町村发挥主导作用

二 强化“地域综合支援中心”功能,协调医疗与护理资源

三 举办地域护理会议,为建立“地域综合护理体系”积累经验

第三节 建设附带服务老年人住宅,完善“地域综合护理体系”

一 附带服务老年人住宅标准

二 附带服务老年人住宅类型及其附带服务

三 制定附带服务老年人住宅扶持政策

四 构建附带服务老年人住宅模式

第十一章 日本护理保险制度的现状与课题

第一节 日本护理保险制度的现状及意义

第二节 日本护理保险制度的结构

第三节 日本医疗改革与“地域综合护理体系”

第四节 日本的“地域综合护理体系”与中国的“多元社区综合服务体系”

第十二章 人口老龄化的中日比较分析

第一节 中日两国人口老龄化的演进轨迹

一 中日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出生人口和生育率比较:婴儿潮

二 中日人口老龄化的比较

第二节 中日人口老龄化的特征和面临的问题

一 共同特征与问题

二 两国人口老龄化的不同与面临的问题

第三节 中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及差异

一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对策:逐步确立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的养老服务体系

二 日本的老龄化对策和问题:全方位构建养老服务支持体系

第四节 中日人口老龄化策略构建的相互启示

第十三章 人口老龄化、技术创新对中日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

第一节 中日之间的可比性与理论基础

第二节 指标测算与实证模型构建

一 经济增长质量指标测算

二 实证模型的构建

第三节 实证结果与启示

一 实证结论讨论

二 稳健性检验

三 主要结论与启示

第十四章 中日两国护理需求与供给比较

第一节 护理需求——需要护理人数

第二节 护理供给——护理机构

第三节 护理供给——护理人才

第十五章 从中日人口交流变迁思考中日合作

第一节 在华日本人现状

第二节 在日中国人现状

第十六章 日本养老护理NPO的产生、发展与作用

第一节 日益增长的养老护理需求催生非营利组织

第二节 《特定非营利活动促进法》的诞生促进了NPO的活跃

第三节 养老护理NPO的主要服务内容及特点

一 养老护理NPO的主要服务内容

二 养老护理NPO的特点

第四节 养老护理NPO的作用

第十七章 中国公办养老机构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被调查养老机构的基本情况

一 数量及构成情况

二 规模及服务类型情况

三 入住老年人情况

四 排队及轮候情况

第二节 服务项目及收费情况

一 服务内容和服务项目

二 服务价格情况

第三节 基础设施及设备情况

一 土地来源

二 房屋设施来源

三 服务设施情况

第四节 人员与机构运营情况

一 人员情况

二 机构运营情况

第五节 中国养老机构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一 主要政策问题及需求

二 公办养老机构转制政策需求

三 现状与问题

第十八章 中国城市独居老年人生活现状与孤独问题(案例分析1)

第一节 背景与目的

第二节 数据与方法

一 数据来源

二 方法

第三节 独居老年人生活现状

一 基本特征

二 经济状况

三 健康状况

四 满意度

五 社会关系网

六 社会支持网

第四节 孤独感、孤立感与影响因素

一 孤独感与孤立感

二 影响孤独感的主要因素

第十九章 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视角下的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案例分析2)

第一节 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启动

一 中国老龄人口变化趋势

二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启动

第二节 青岛市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需求个人调研分析

一 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

二 护理服务意愿和需求

三 青岛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运营实践

四 对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认知

第三节 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一 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概念

二 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三 突出居家护理的主导作用

四 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优势

五 嵌入式养老服务实践案例

第四节 嵌入式社区居家服务路径与政策建议

一 存在的问题

二 嵌入式护理服务路径与政策建议

少子老龄化社会:中国日本共同应对的路径与未来是2019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张季风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少子老龄化社会:中国日本共同应对的路径与未来》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路径:双层博弈视角下的气候传播与治理 电子书
本书结合双层博弈框对气候传播问题进行了研究。
中国社会组织(1978~2018)——社会共治:正在生成的未来 电子书
本书为主编和所有作者基于以下共识而作:改革开放40年来社会组织的发展正推动着中国走向社会共治。作者们试图从几个不同视角来测度、把握和总结社会组织的发展及其所带来的变化。这些视角包括:历史演进,法律制度,政社关系,税收优惠,社会治理,社会创新,公民结社,行业协会商会,基金会,社会组织评估,NGO国际化等。
“动态人口红利”促进老龄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电子书
本书聚焦于热点社会经济议题——“老龄化”问题,创新性提出了“动态人口红利”概念,驳斥了“老龄化”使得中国“人口红利”消失观点,强调转变单纯以劳动人口数量衡量人口红利的观点。更是提出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在于大力发展老龄化产业,其中主要包括老年人旅游业、社会化养老服务业。“动态人口红利”理论还分析了对于延长劳动年龄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对于当下中国进行养老制度改革建立更具有持续发展的养老保险
网络社会工程研究:以应对中国发展不协调问题为视域 电子书
中国发展不协调问题作为客体处于本体论层面,探讨发展不协调问题成因的社会科学理论及其他研究成果处于认识论层面,而应对发展不协调问题的社会技术体系处于方法论层面。以此为基础,本书提出了应对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不协调问题、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发展不协调问题、网络经济建设与网络安全建设发展不协调问题的五大网络社会工程,凸显了网络社会工程的价值论意蕴。
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动态研究 电子书
用动态数学模型研究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