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砖园斋论红学索隐派

半砖园斋论红学索隐派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以红学索隐派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红学研究史上这一重要派别做出来全面的观照与考评。

内容简介

《半砖园斋论红学索隐派》以红学索隐派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红学研究史上这一重要派别做出来全面的观照与考评。其中,对索隐派发生、发展的历史,以及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研究方法、理论影响,均有全面而深刻的考释。最后,又高屋建瓴的观照索隐派的理论形态,对这一研究派别的得失均作出了恰如其分的界定与评价。

作者简介

作者郭豫适,笔名余思、于斯。1933年生于广东潮阳,童年移居上海。1953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76-1980年奉调在京参与16卷注释本《鲁迅全集》编注工作。1984年教育部评审由副教授晋升教授,198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研究生导师,1988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是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证书》获得者、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历任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文学科评议组成员兼学科组招集人。现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红楼梦学会顾问、上海古典文学学会顾问等。著有《红楼研究小史稿》《红楼研究小史续稿》《中国古代小说论集》(一、二、三版)、《半砖园文集》《半砖园居笔记》《红楼梦问题评论集》《论红楼梦及其研究》《学与思:文学遗产研究问题论集》《拟曹雪芹“答客问”——论红学索隐派的研究方法》等。主编《红楼梦研究文选》《中国传统文化新探丛书》(含《扬弃与发展》等3种)、《历代世说精华丛书》(5卷)、《传世藏书·小说部》(1-10卷,两主编之一)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当代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文库”

前言

代自序 拟曹雪芹“答客问”

上辑 历史篇

评点类著述中的索隐派

索隐派的兴盛与前期代表作

后期索隐派的发展趋向与代表作(上)

后期索隐派的发展趋向与代表作(下)

下辑 评论篇

从胡适、蔡元培的一场争论到索隐派的终归穷途——兼评《红楼梦》研究史上的后期索隐派

论“《红楼梦》毫无价值论”及其他——关于红学研究中的非科学性问题

红学批评应当实事求是——评《红楼梦谜》对胡适和非索隐派红学的批评

论红学的考证、索隐及其他

关于“脂评”问题——论全盘批倒“脂砚斋评”之不当

科学的分析与古怪的猜想——对一种研究方法的质疑

《红楼梦》研究和“逆反心理”

短论两则

批判地总结、吸取《红楼梦》研究史的经验

索隐派红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历史经验教训——评近半个世纪海内外索隐派红学

附辑 访谈篇

《红楼梦》研究要倡导严谨的学风

答韩国郑沃根博士问

文学遗产研究要端正思想和方法——访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郭豫适教授

文化遗产研究要端正思想和方法

半砖园里话红楼——访郭豫适先生

博学慎思 实事求是——郭豫适教授访谈录

后记 从红学索隐派说到“秦学”研究及其他

郭豫适著述辑要编年

著者跋语

半砖园斋论红学索隐派是2016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郭豫适。

得书感谢您对《半砖园斋论红学索隐派》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乐天派”玛德琳 电子书
巴黎有座古老的房,房外青藤爬满了墙。里面住着12个小女孩,走起路来排两行。最小的那一个就是玛德琳。她不仅不怕大老虎,连住院手术都不怕;还跟隔壁的坏小子一起参与马戏表演,畅游伦敦,在圣诞夜坐着魔毯飞上天!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小丫头,热情、善良、有主见,也因为好奇心常常闯祸,但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她都勇敢乐观。这套书以充满童真童趣的故事,朗朗上口的韵律和稚拙可爱的形象俘获了无数读者的心,也成为图画书里必读
索尔费里诺回忆录 电子书
作为索尔费里诺战役的亲历者,亨利·杜南描述了激烈而残酷的战争过程和被遗弃伤兵的惨状,讴歌了志愿者的奉献精神。
上园随笔(第四辑) 电子书
本书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散文诗;第二部分,散文。文字主要描写自然风光、游历见闻、切身感受,以及记录值得纪念的重要事件等。不仅抒发作者对大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之情,更有朋友间的友情、家人间的亲情,还有对中华璀璨文化的真挚的崇敬之情
上园随笔(第二辑) 电子书
承向军所著的《上园随笔(第2辑)》为作者诗歌与书法作品集,共有39首五言绝句,以描写风景和抒发感情为主。其中,对仗的句子以对联的形式用楷书、小篆、钟鼎文、甲骨文4种字体书写,共90幅书法作品。本书可供诗歌、书法爱好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