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论语诠释研究

宋代论语诠释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梳理《论语》注释自身发展演变的脉络。

内容简介

宋代是汉学、宋学的转型期,在这一时期,《论语》诠释也由汉学转向宋学。在此期间,面对时代的核心议题,围绕当时人的生存焦虑与制度焦虑,各派学者纷纷通过《论语》等经典的注疏、训解与阐释,提出自己的思想观念,架构自己的理论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论语》学的进一步发展与兴盛。通过对该时期《论语》注本的研究,梳理《论语》注释自身发展演变的脉络、探讨《论语》诠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面貌与特征等问题,有助于明晰宋代学术思想史的基本形态,特别是有助于考察儒家学术的传承、创新与经典诠释、流传之间的关系,从《论语》学的角度具体把握学术的发展、演变,学派的形成与分化,学术风尚与学术旨趣的变化,学术范式与学术视域的转换,等等。同时,研究宋代《论语》诠释,还可以从经典诠释的角度,考察、探索儒学在不同时代得以传承与创新的内在机制。这不仅有助于深化对儒学的认识,还有助于在当今时代更全面地思考儒学如何发展的问题,从而为当代中国民族精神的弘扬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启迪。这正是我们对宋代《论语》诠释予以研究的意义所在。

作者简介

作者唐明贵,聊城大学政法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教授。1999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孔子研究所,获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获博士学位。曾先后参加过两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撰写工作。在《孔子研究》、《国际儒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文章二十余篇。在中华书局、中国矿业大学等出版社与人合作出版学术著作5部。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序一 经典诠释、时代精神及生活世界

序二 旧学融入新知 儒林再添佳作

绪论

第一章 《论语》概说及汉唐时期的《论语》诠释

第一节 《论语》概说

第二节 两汉至隋唐时期的《论语》诠释

第二章 宋代《论语》诠释的大发展及成因

第一节 《论语》诠释的大发展

第二节 《论语》诠释大发展的原因

第三章 《论语》诠释与北宋学风的突破和开新

第一节 “汉学宋学兹其转关”的《论语注疏》

第二节 标新立异的《论语小传》

第三节 “煞有好处”的苏轼《论语说》

第四节 “颇有所发明”的《论语拾遗》

第五节 “说理最平浅”的范祖禹《论语说》

第六节 “旁引曲证,颇为有见”的《论语全解》

第四章 《论语》诠释与北宋理学体系的初建

第一节 《论语》诠释与濂溪之学

第二节 《论语》诠释与横渠之学

第三节 《论语》诠释与明道之学

第四节 《论语》诠释与伊川之学

第五章 程氏弟子的《论语》诠释与理学的承袭和发展

第一节 “所见最为超越”的谢良佐《论语解》

第二节 继往开来的游酢《论语杂解》

第三节 “作为护教学”的杨时《论语解》

第四节 “明白劲正”的侯仲良《论语说》

第五节 “深味其旨而有所自得”的尹焞《论语解》

第六章 南宋心学派的《论语》诠释

第一节 张九成的《论语》诠释与心学阀门的开启

第二节 《论语》诠释与陆九渊心学体系的建构

第三节 心学特色鲜明的杨简《论〈论语〉》

第四节 融合汉学与心学的钱时《融堂论语管见》

第七章 湖湘学派的《论语》诠释

第一节 评点他说的胡宏《论语指南》

第二节 《论语解》与湖湘学体系的建构

第八章 朱熹的《论语》诠释与理学体系的建立

第一节 朱熹与《论语》地位的提升

第二节 朱熹诠释《论语》的学术历程

第三节 朱熹《论语》诠释的特色

第四节 《论语》诠释与理学体系的建构

第九章 宗朱学派的《论语》诠释

第一节 “多所发明”的陈淳《论语》诠释

第二节 “有铨择刊润之功”的《论语集编》

第三节 “词约理该”的《论语集说》

第四节 “反复发明,务求其是”的《读论语》

第五节 “有功于朱子”的《论语纂疏》

第十章 南宋其他学人的《论语》诠释

第一节 以己意逆圣人之志的《论语意原》

第二节 “切近明白”的《石鼓论语答问》

第三节 事功学派叶适的《论语》诠释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宋代论语诠释研究是2018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唐明贵。

得书感谢您对《宋代论语诠释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方东树诗学研究 电子书
方东树不仅是桐城派的古文家,也是清代中后期一位重要的诗论家和理学家。
美国亚裔文学研究 电子书
本书对美国亚裔文学的六个重要分支,即美国华裔文学、美国日裔文学、美国韩裔文学、美国印裔文学、美国菲裔文学和美国越裔文学,分别进行了阐述研究,详尽梳理了美国亚裔文学的研究现状以及新世纪以来美国亚裔文学的发展趋势。
唐宋诗词艺术研究 电子书
本书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主要是关于唐宋诗词综合性研究,就晋至唐诗人表现自然美的方法、唐代绝句秒回任务的艺术、宋代山水诗的会话意趣、宋诗的荒寒意境、唐宋词的戏剧性、宋词绘影绘声的艺术等进行了研究,如《传神肖貌诗画交融——论唐诗对唐代人物画的借鉴吸收》等。下篇就孟浩然、杜甫、李白、陆游等诗人词人的诗词艺术特色进行了专题研究,如《论孟浩然的诗歌美学观》《论李贺诗歌的色彩表现艺术》《苏轼山水诗的谐趣、奇趣
郭祥正诗歌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北宋诗人郭祥正留存至今的诗歌作品为研究对象,首先采取“知人论世”的方法勾勒郭祥正徘徊于“仕”“隐”两端的行藏轨迹,以期在有宋一代士风演进嬗变的大背景下解读郭祥正独特个性及其放旷诗风的形成原因。而后,本书从内容、体裁、意象、章法、风格等多个方面描摹郭祥正诗的本来风貌,在解读其诗歌艺术性的同时,也将这些诗歌用作对郭祥正心路历程的注解,以此来展现诗人以诗传心曲、爱诗如生命的美好情怀。
《西游记》研究新探 电子书
本书在宏观视野下审视名著《西游记》,首倡建立科学的“西游学”,试图从学科建设层面建立其思想体系、学科方向,从心学、未来学、比较文学等方面开拓《西游记》研究的新空间、新领域,通过回溯、考辩其版本、作者、思想、艺术、传播等,侧重对诸如鲁迅、苏兴、中野美代子、李安纲、蔡铁鹰、胡义成、吴闲云等的现代《西游记》研究成果之客观评断,评判21世纪以来关于《西游记》作者研究的功过得失,以历时性与共时性之视角,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