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重点剖析了在中国迅速发展的新经济企业,并主张不要过分神化新经济企业,人为塑造所谓的“独角兽企业”,而应当把它们看作现代企业围绕业务模式和企业制度正常的创新和发展。
内容简介
为什么新经济企业在中国发展迅速?如何正确看待所谓的“独角兽”企业?中国新经济企业如何能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在未来实现稳定快速发展?在业务模式不断创新的情况下,政府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如何从制度层面吸引“独角兽”回归A股市场,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本书从公司治理和制度创新角度分析了中国新经济企业在中国迅速发展的原因,以及如何通过内外部的制度创新,使其在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书适合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员、对公司治理感兴趣的一般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作者郑志刚,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担任应用金融系副主任、主任和学术委员会委员。
担任《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金融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等匿名审稿人,FT中文网专栏作家,深圳证券交易所《证券市场导报》特约编委,中国建设银行等博士后工作站合作导师。兼任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董事会》学术顾问,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出版有《中国公司治理的理论与证据》《国企混改:理论、模式与路径》等著作。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金融研究》《经济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60多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新经济企业为什么在中国发展迅速?
第一篇 CDR发行与“独角兽”的回归
港交所“同股不同权”的上市制度改革
上市制度改革怎么改,“独角兽”才会回来?
盈利是公司上市的必要前提吗?
发行CDR就意味着“独角兽”回归A股了吗?
CDR: 只是刚刚吹响上市制度改革的号角
CDR的金融工具属性和投资者权益保护
独角兽其实就是一只普通的羚羊
第二篇 “独角兽”上市与资本市场制度建设
上交所科创板的“纳斯达克”之路
科创板上市,为什么“同股”却可以“不同权”?
为什么高科技企业更加青睐不平等投票权的股权设计?
我们应该如何反思中国的“金融风暴”?
避免把资本市场当作政策工具
从深圳的实践看“产业政策之争”
从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看中国资本市场运行效率
从“资本金融”与“货币金融”的差异看资本市场监管者的使命
第三篇 “独角兽”的公司治理实践
特斯拉私有化背后: 上市公司创始人怎么保障公司控制权?
从特斯拉看“一股一票”制下如何防范“野蛮人入侵”
阿里合伙人制度的历史痕迹: 晋商大盛魁的“万金账制度”
阿里合伙人制度与马云的传承
如何解读阿里赴港“二次上市”的市场传闻?
轮值董事长制度的公司治理含义
第四篇 “独角兽”与新经济发展展望
新经济时代: 赢者通吃vs赢者分享?
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公司治理
“众筹”下的明清会馆治理及其现代启示
中民投“爆雷”暴露的公司治理问题
如果科斯醒过来,会怎么想数字经济?
新金融语境下的公司治理理念转变
以更加积极包容的心态应对数字经济的挑战
从“股东中心”到“企业家中心”: 公司治理制度变革的全球趋势
参考文献
独角兽还是羚羊?公司治理视角下的新经济企业是2019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郑志刚。
得书感谢您对《独角兽还是羚羊?公司治理视角下的新经济企业》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