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未晚【增訂版】

黃昏未晚【增訂版】:後九七香港電影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本書從文化研究的角度出發,研究香港電影在近年的發展和境遇,探討電影文本、電影工作者和電影工業的不同嘗試和進退失據的困境。通過對香港電影多角度的閱讀,本書特別着眼於香港本土身份在全球跨國電影和大中華跨境製作中的掙扎和探索。在一片蕭條和衰敗的氣氛中,這個工業還有着驚人的柔韌性和生命力。究竟現在的香港電影是黃昏遲暮,還是衝在重生的當頭?本書希望把當中的複雜性呈現出來,也希望從一個微觀和在地的角度,重新探討電影和社會的關係,呈現香港文化的意義和潛質。本增訂版新收入兩章,討論香港獨立電影文化與中港兩地界線的意義,又更新了一些基本資料、更多地概述中國電影市場近年的發展對香港電影的影響。

~~~~~~~~~

「當黃精甫、陳果乃至銀河映像均趨向隱身化,彭麗君以雨傘及中港跨境電影延續夕陽無限好的信念。莫為升沉中路分─念茲香城。」

─湯禎兆,作家、資深影評人

「本書雖以後九七香港電影為主題,但同時嘗試與近年的本土論述展開對話。作者主張以「地方」與「跨越性」取代「時間」或「世代」,在全球化的語境中討論香港身份,甚具啟發性。」

─小西,香港文化評論人

「彭麗君《黃昏未晚》貫徹她多年對複製、表演和主體性的關注, 鋪疊各種文化理論, 扣連成龍crossover 動感之都、黃精甫「失敗之作」、陳果鬼魅般的自由等香港電影文化現象。本書兼容跨地域文化視野,把香港放在跨國流動中考察,增訂的兩章亦繼續這場本土與跨本土的對話。若想了解香港後九七電影,《黃昏未晚》肯定會帶來一個與別不同的角度。」

─譚以諾,作家、浸大電影學院講師

「拜讀本書初版時,已覺所論深中肯綮,八年過去,誠如作者所言,書中大部分分析並未過時,新版所增兩章更從不同角度探析香港電影的新方向。如今回看,《黃昏未晚》豈止美麗願景,還是卓識遠見。」

─朱耀偉,香港大學現代語言及文化學院教授、香港研究課程主任

作者简介

彭麗君,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教授。中文著作包括《複製的藝術:文革期間的文化生產及實踐》(2017)和《哈哈鏡:中國視覺現代性》(2013)。

黃昏未晚【增訂版】是2018年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作者彭麗君。

得书感谢您对《黃昏未晚【增訂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当代港澳研究(2019年第1辑)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2019年第1辑。
影像中的法律文化 电子书
本书透过中外经典影片,对其所折射出的艺术、法律文化进行分析,进而揭示作品的深刻内涵。
港澳社会:发展视角的解读 电子书
2017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和澳门回归18周年,在这样一个时刻,梳理并出版我对港澳社会的解读,也算是一种庆祝和纪念。
那一刻的你 电子书
这是一部影像艺术摄影著作,通过哲学的思辩和独到的观点,助你提升摄影素养,拍好身边的故事,身边的人。
文学与电影改编研究 电子书
本书为重新审视改编电影与文学的关系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