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孔:1950-1980年代

面孔:1950-1980年代:晓庄眼中的中国70年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大历史下的小人物,在人生中的偶然一瞬,汇成时代面孔。

内容简介

1933年出生的晓庄,是新中国最早的女摄影家之一,亲历并记录了中国发展的全历程。本书选取晓庄摄影作品中1950—1980年代的人物肖像,涵盖从部队战备活动到抗美援朝,从互助组、农业合作化、公私合营到人民公社、“大跃进”、大炼钢铁,从干部下放、知青下乡到“文化大革命”以及改革开放等历史阶段。

每一段历史都有一长串丰富的影像,平凡人的面孔,折射出当年的社会风尚、经济基础与政治意识形态。他们的眉梢眼角,透露出日常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他们的肢体动作,述说着恢弘运动中的个体情绪。他们,是岁月中不知名的普通人,也是时间冲刷下各自有着丰富故事的人。

这些被定格的瞬间,是一个时代的记录,是一个国家、民族珍贵的历史档案。解读他们,是我们进入历史的最好方式。

作者简介

作者晓庄,(1933—)浙江奉化人。1949年3月参加浙东四明山区游击纵队,1950年3月在部队报社开始从事摄影工作,1952年9月转业到《新华日报》任摄影记者。1970年1月下放至南通,先后在南通日报和南通市文化局工作。1980年3月调到江苏人民出版社,筹办全国性摄影刊物《光与影》并任主编,开创了省级单位办全国性摄影刊物的先例。1992年《光与影》和中国摄影家协会、江苏省出版总社共同编辑出版《中国三峡》大型摄影画册,集策划、编辑、摄影于一身,为了保证画册质量,花甲之年三上三峡组稿和摄影,1995年《中国三峡》大型摄影画册获第二届国家图书奖。1957年参加中国摄影学会(中国摄影家协会前身),曾任第四届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第四届、第五届江苏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1994年3月离休。现为江苏省摄影家协会顾问。1996年12月获中国摄影家协会颁发的荣誉杯。2009年9月17日获中国文学艺木联合会颁发从亊新中国文艺工作六十周年荣誉证书。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逝去的年代,永远的脸谱

50年代

处女作

昔日童年

少先队员

交代不完的“问题”

解放“半边天”

爱国卫生运动

从“苦恼村”到“欢乐村”

全民扫盲运动

互助合作好

人民当家做主

进入社会主义的锣鼓声

国庆游行

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不做“人民老爷”

五花八门的票证

人民公社的“大锅饭”

公社社员上工记

老新郎,老新娘

农村文娱活动杂忆

娱乐休闲

节日庆典

百业待兴

从“修旧翻新”说起

生活百态

万里长江横渡

终身遗憾的往事——第1届全运会开幕式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向科学文化进军!

传统手工艺

工人面孔

60年代

赤脚医生

一心为国

盛大的集会

隆重的“阶级教育”展览会

将“革命”进行到底

政治明星——顾阿桃

“红宝书”《毛主席语录》

大跳“忠字舞”

大字报

全国发行《毛泽东选集》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周信芳在南京传艺

文化名人

集体劳作

妇女插秧大军

田间的女性

逝去的职业

农副产业

体育

娱乐生活

说说“耳机”

生活中的“三大件”

学文化

70年代

“一花独放”的革命样板戏

全民皆兵

工人阶级领导一切

儿童与政治

幼儿园也“批林批孔”

一颗红心,两种准备

大队合作医疗室

80年代

繁荣的号角

城市生活

橱窗

专业户进城

寻常人家

渔家女

船上人家

乡村电影院

节日庆典

进城购物

看西洋景

面孔:1950-1980年代是2019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晓庄。

得书感谢您对《面孔:1950-1980年代》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通往权力之路:叶卡捷琳娜大帝 电子书
普利策奖得主代表作,一部关于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的“极繁”个人史,她成就了俄国霸业,是权力游戏里的真女王。
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 电子书
政治思想史和社会文化史结合的上乘之作,全面呈现“中华民族”这一重要观念的历史之旅,深刻揭示近代中国的民族认同与国家命运。
丈夫这东西 电子书
  《丈夫这东西》是为步入婚姻的男女们互相增进了解、稳固婚姻而写的。   在《丈夫这东西》中,作者着眼于家庭的核心人物“丈夫这东西”,站在一个作家的立场,对丈夫在现代社会里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丈夫的外在表现和内心世界又是如何,进行了剖析和探讨。   看了《丈夫这东西》就会知道,男人或丈夫,会怎样看待自己的妻子以及妻子周围的人,对她们又有着怎样的期待。
无障碍精读版名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电子书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该书的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同时也介绍她体会不同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动等等。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
以色列 电子书
作者戈迪斯是在美国出生并完成高等教育后移民以色列的犹太人。这种背景使他迥异于那些以色列背景的现代以色列历史的研究者。他在观察以色列时,既有那份能够入乎其内的谙熟,又有一份出乎其外的超然。 本书除了关注巴以冲突外,更多地聚焦于以色列犹太人的内部矛盾,对它们的来龙去脉做了见树见林的交代,这是有别于同类著作的特色之处。因此,本书并非又一部顶着通史名号的阿以战争史、巴以冲突与和谈史,再加犹太移民史,而毋宁是在此基础上对整个以色列社会的鸟瞰。作者想谱写的,不是以军乐为主的铜管乐,而是多声部的交响乐;作者想捕捉的,与其说是政治事件、军事行动、谈判桌、协议内容、营救策略,不如说是这些东西背后的人、他们的性格、他们的观念。 书中收录了8幅极具史料价值的历史地图和45幅极富现场感与时代意味的历史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