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为你还原法国绘画的黄金时代,挖掘印象派的真切来路。
内容简介
在欧洲艺术史上,印象派的产生成为了新旧两个时代的分水岭。印象派之后,现代艺术脱离了以再现对象为目的的传统形式,变得自由丰富。印象派因而被赋予了特殊的历史价值。但是,在印象派的强烈光环之下,人们往往忽略了与之分享同一时代的学院派画家。他们具有更严格的技术训练,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更高的地位——在一个具有悠久艺术传统的国度中——这意味着他们绝非简单的尸位素餐之辈。
本书瞩目于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学院艺术,主要使用图像学、阐释学以及文献法,通过对当时法国学院的代表人物和重要作品的解读和梳理,简介学院作为一个艺术机构的基本情况,同时探讨其在社会转型期承担的重要职能。
具体到艺术史的层面,本书对学院中风格技法观念的演变、学院艺术家之间的关系、他们与独立艺术家共同构成的艺术生态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以期再现一种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历史语境。
作者简介
作者马萧,1980年出生于四川。2003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油画系。2007年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硕士学位,2015年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学博士学位。2013年及2017年分别在杭州西湖美术馆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博士后。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一:读马萧《印象派的敌人》
序二:“敌人”的价值
绪论
第一章 沙龙
一 失落与光荣
二 名利场
第二章 学院
一 学院、学会、学校
二 私人画室
三 师承与脉络
第三章 风格
一 主义之争
二 绘画等级制
三 多元的学院
四 新世界、新技术
五 世纪末
第四章 成功
一 经济生活
二 名望
三 进入先贤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1789—1870年沙龙的基本状况一览表
二 19世纪法兰西美术院绘画罗马奖一等奖获奖名单
三 19世纪法兰西美术院院士一览表(共十四席)
后记
印象派的敌人是2017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马萧。
得书感谢您对《印象派的敌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