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谈艺录

汪曾祺谈艺录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汪曾祺一生创作经验、写作技巧、阅读方法、艺术鉴赏等精粹文字58篇首度结集。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四辑,分别收录汪曾祺谈文学创作、谈作家作品、谈创作心得、评书画曲艺的各类文章,是汪曾祺一生创作经验、写作技巧、阅读方法、艺术鉴赏等锦绣文采的首度结集,字字珠玑,句句箴言,是广大读者提高阅读、写作能力的必读之书。

书中对文学语言、小说技巧、写作风格等创作理论的解读,不是流于表面的理论言说,而是处处以生动鲜活的经典文字例证,时时用自身长达50余年的创作经历剖析,读起来通晓流畅,令人心悦诚服。

作者对李贺、沈从文、邓友梅、林斤澜、阿城等名家作品的经典重读更是让人耳目一新。对相声、民歌、京剧、戏曲、书法、绘画等不同门类艺术的品鉴文字,则进一步显示了“最后一位士大夫文人”的涵养与才气。

作者简介

作者汪曾祺,沈从文的高徒,中国现当代有名作家、戏剧家、小说家,京派文学小说的代表人物及传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早年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先生。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北京剧作家协会理事。他在短篇小说和散文创作领域成就颇高,充溢着浓郁的中国味道和灵性美质,语言平和质朴、清新隽永、娓娓而来、如话家常。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文前插图

文学创作

短篇小说的本质——在解鞋带和刷牙的时候之四

揉面——谈语言运用

小说笔谈

关于文学的语言问题——在大足县业余作者座谈会上的讲话

说短——与友人书

语言是艺术

美学感情的需要和社会效果

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

小说技巧常谈

关于小小说

传神

谈谈风俗画

谈风格

关于小说语言(札记)

小小说是什么

小说的散文化

中国作家的语言意识

文学语言杂谈

关于作家和创作

小说陈言

学话常谈

使这个世界更诗化

作家作品

黑罂粟花——《李贺歌诗编》读后

沈从文和他的《边城》

与友人谈沈从文——给一个中年作家的信

沈从文的寂寞——浅谈他的散文

漫评《烟壶》

人之所以为人——读《棋王》笔记

一篇好文章

林斤澜的矮凳桥

又读《边城》

创作心得

关于《受戒》

《汪曾祺短篇小说选》自序

《大淖记事》是怎样写出来的

两栖杂述

我是一个中国人——散步随想

《晚饭花集》自序

门前流水尚能西——《晚翠文谈》自序

《汪曾祺自选集》自序

关于散文的感想

书画曲艺

听侯宝林同志说相声

古代民歌杂说

“花儿”的格律——兼论新诗向民歌学习的一些问题

飞出黄金的牢狱

从戏剧文学的角度看京剧的危机

尊丑

中国戏曲有没有间离效果

《贵妃醉酒》是京剧么?

高英培的相声和埃林·彼林的小说

应该争取有思想的年轻一代——关于戏曲问题的冥想

我是怎样和戏曲结缘的

关于“样板戏

中国戏曲和小说的血缘关系

马·谭·张·裘·赵——漫谈他们的演唱艺术

写字

关于《沙家浜》

书画自娱

小议新程派

汪曾祺谈艺录是2022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汪曾祺。

得书感谢您对《汪曾祺谈艺录》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斋夫自由谈 电子书
本书是陶行知在担任上海《申报》顾问期间,在“自由谈”专栏中所发表的一百多篇杂文的结集。
哲学随感录 电子书
《俞吾金哲学随笔:哲学随感录》是一本时评集,收录了俞吾金教授近年来极具代表性的时评文章。该书主要分为:理论新思、社会新语、教育新见、语言新趣和治学新得五个部分。该书站在哲学的高度上,对实际生活中司空见惯的问题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因而极具新颖性和可读性。
欧游观思录 电子书
提及波兰、奥地利、瑞士、意大利、梵蒂冈、西班牙、葡萄牙、法国、比利时、荷兰、德国等国,你的脑海里第一个闪现的是什么?是欧洲各国的美食,是独特的文化体系,还是自成一派的独特风情?如果想要畅游欧洲各国,或许我们需要很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但在这本书中,我们能够跟随作者的脚步,走遍欧洲,领略文化人眼中的欧洲风情。作者张德苏实时写下的游记感怀,通过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写出了各国风物景观、人文习俗的面貌,并从历
文与学反思录 电子书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世界以及世界文化秩序正在被重新型构。令人警醒的是,中国现代以降传统文史哲即基本处于断裂状态,如何在全球性及现代性全新前提与语境之下予以重新整合,如何重新建构中国和中国人的主体性,并从历史主义传统的人文主义向现代社会科学意义上的人文主义全面开放,是当下人文科学发展的重中之重。本书侧重于“人文重塑”的批评性考察,既关涉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也直指当下文史哲传统的断裂与重新整合的可
中国圣贤启示录 电子书
著名戏剧理论家布莱希特作品,阅读中国儒家道家经典之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