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人画之研究

中国文人画之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多重视角解析中国文人画发展要素。

内容简介

余绍宋《书画书录解题》认为,《中国文人画之研究》一书,“专论文人之画亦南宗之一派。文凡两篇,一为《文人画之复兴》,日本人大村西崖所作,师曾译录。二为《文人画之价值》,则师曾自著也。日人论画之书,原不在采录之例,兹编以其为大村西崖与师曾合撰,大村之文又为师曾所译,故仍为著录。大村之文大旨谓绘画必离于自然,始极其妙,而甚诋洋画之写实逼真,持论至为透澈,足为俗学针砭。吾国近者艺术之衰落,其病正与日本十余年前相同,国人乃无起而拯救,以发挥斯义者,展读此篇,曷胜感愧。师曾之文则发挥其未尽之义,于文人画之研究益无遗蕴,其于谢赫六法别具见解,亦可备一说也”。

作者简介

作者陈师曾,又名衡恪,号朽道人、槐堂,江西义宁人(今江西省修水县),美术家、艺术教育家。出身书生门第,清代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孙,著名诗人陈三立之子,史学家陈寅恪的兄长。陈师曾善诗文、书法,尤长于绘画、篆刻。著作有《中国绘画史》《染仓室印集》《陈师曾先生遗墨》《陈师曾先生遗诗》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出版说明

题辞

文人画之价值

文人画之复兴

文人画的价值

中国文人画之研究是2016年由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出版,作者陈师曾。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文人画之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摄影构图之美 电子书
首先,本书从“什么是构图”开始,告诉读者构图在摄影作品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之后介绍了主要的构图元素,以及如何在杂乱的场景中准确地找出这些元素。不同拍摄角度、不同焦段镜头、不同的色彩构成都会让画面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在拍摄时,这些与构图有直接关联的技法也需要熟练掌握。其次,本书总结了16种比较常用的构图技法。在实际拍摄的时候,如果能灵活运用这些构图技法,可以让你的作品显得更精彩、视觉效果更好。再次,
“动画+”:中国影视动画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中国影视动画产业作为研究对象,提出把转型与升级作为推进中国影视动画产业发展的战略举措,从宏观(产业)和微观(企业)两个视角入手,构建和提升中国影视动画产业发展的持续竞争优势。作者特别注重实证研究、案例研究,专程到国内各大动漫展会、生产企业、传媒、院校、协会和相关机构进行实地调研,考察了央视动画、奥飞动漫、华强方特、玄机科技、淘米、蓝弧文化等数十家企业,访谈了蔡晓东、蔡志军、尚琳琳、沈乐平、路
中国地方戏生存传播例案研究 电子书
《中国地方戏生存传播例案研究》共收录了十二位学者的十篇戏曲研究文章。本书内容涵盖目连戏、歌仔戏、越剧、调腔、越调、五音戏、罗罗腔、新城戏等多个地方剧种;调研范围覆盖吉林、山东、山西、河南、浙江、安徽、福建、上海等地区;在对传统戏曲生存空间尽量细致深入的调研基础上,关注焦点是新媒体语境下传统戏曲传播的整体状况和现实问题。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戏曲的数字化生存与传播研究》成果。
话语与赋权:中国乡村影像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综艺作品、网络短视频和参与式影像等媒介中所呈现的乡村影像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在“乡景—乡民—文化形象”的具体研究路径下,综合再现理论、话语理论、权利理论以及媒介地理学等多学科理论探讨乡村形象的构建和话语的变迁,剖析乡村话语弱势生态,为乡村形象的健康塑造和话语二次赋权给予理论建议,以期缓解乡村文化空心化现象,唤醒城乡集体记忆与历史记忆,激发乡土价值观共鸣,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中国家庭伦理电视剧类型研究 电子书
你一定看过家庭伦理剧,但是你知道这种剧是如何发展、创作、生产以至传播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