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余纪元教授亲授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课程,深入浅出,涵盖多个主题。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余纪元先生于2011年夏天在山东大学哲学与发展学院讲授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的课堂录音整理而成。书中尽可能地保留了先生深入浅出、风趣幽默的讲课风格,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课程涵盖了形而上学的性质,范畴与being,本体与属性,作为being的being,变化、本体与主体,本质与形式,形式因、自然与目的论,潜能与现实,神学与形而上学的统一性等主题。
文本包括《形而上学》的关键部分,以及《范畴篇》《物理学》《论生成与消灭》《论灵魂》《尼各马可伦理学》等相关内容。在特定问题的讨论中,课程还介绍了西方学界的相关论争与最新解释。强烈的问题意识贯穿课堂始终,能够帮助我们形成对《形而上学》这部西方哲学奠基性著作的批判性的理解。
作者简介
作者余纪元,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哲学系古代哲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讲座教授,山东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曾任英国牛津大学Wolfson学院及中国研究所研究员(1994-1997),美国国家人文学科学中心研究员(2003-2004)。曾获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教育优秀奖、杰出学者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从继缘到纪元(代序)
第一讲 形而上学的著作、性质与方法
一、《形而上学》与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整体
二、形而上学的性质
三、形而上学的方法
第二讲 范畴与being
一、什么是being
二、 being的四种类型
三、《范畴篇》第一至四章
四、《论题篇》第一卷第九章
第三讲 本体与属性
一、《范畴篇》第五章
二、《形而上学》第七卷第一、二章
第四讲 作为being的being
一、《形而上学》第四卷第一句话
二、 being的普遍科学如何可能
三、中心含义
四、欧文的两个论点
五、关于欧文的第一个论点
六、关于欧文的第二个论点
七、形而上学与辩证法
八、不矛盾律以及对它的辩护
九、对排中律的考察(第五至八章)
第五讲 变化、本体与主体
一、《物理学》第一卷:形式与质料的引入
二、《形而上学》第七卷第三章
第六讲 本质和形式
一、本质与定义
二、形式在本体论中的地位
三、“这一个”和分离之间的紧张
第七讲 形式因、自然与目的论
一、《形而上学》第七卷第十七章:一个新的开始
二、第七、八、九卷是一个统一体吗
三、亚里士多德的两条路径:范畴的being和潜能/现实的being
四、自然与目的论
第八讲 潜能和现实
一、对范畴的being和潜能/现实的being的回顾
二、《形而上学》第九卷的结构
三、两类潜能和现实
四、运动与现实的区分
五、本体性的潜能和现实
六、本体性的统一
七、现实先于潜能
第九讲 神学与形而上学的统一性
一、运动变化:从单个事物到整个世界
二、最终的原因:“不动的推动者”
三、不动的推动者如何推动事物
四、事物在欲望什么
五、神和思辨
六、秩序和秩序的原因
七、《形而上学》第六卷第一章的结构
八、形而上学:两种概念
九、第七、八、九卷,神学与本体论之间的紧张
十、我的观点
附录
一、课程说明
二、讲课提纲(英文)
三、总体阅读书目
四、各卷阅读论文
五、主要人物参照和介绍
后记
形而上学讲演录是2023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余纪元。
得书感谢您对《形而上学讲演录》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