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直面五四新文化与国学之争,思考中国文化的命运。
内容简介
“国学”与现代中国的文化认同,与现代中国人的身心安顿息息相关。从社会学与心态史的角度观察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学”沉浮,除了学理上的孰是孰非,更值得关注的是“国学热”折射出的时代氛围、精神需求、民众心理。本书尽可能兼顾各方立场,力图呈现众声喧哗的思想现场。
全书共分四辑,第一辑正面聚焦“国学”之争,兼及“国学热”引发的反思;第二辑讨论孔夫子及儒家传统在当代中国的命运;第三辑的关键词是“传统”,着重从时间意识切入古今中西之争;第四辑引入对“五四”的纪念与反思,与国学展开对话。
作者简介
编者陈平原,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及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大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
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中国散文小说史》《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当年游侠人》《北京记忆与记忆北京》等著作三十种。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如何收听《国学浮沉》全本有声书?
总序
导读 面向未来的历史建构
辑一 国学之争
国学漫谈
我看“国学”
智慧与国学
“后国学”虚脱症
为什么要容忍异教徒?
“赛先生”与国学
国学之争在学理不在“意见”
“国学”热,所热何来?
“国学热”的浅层与深层问题
· “国学热”的表浅性
· 国学需要复兴,国学应该热
· 国学应该怎样热
· 必须研究和解决一些深层次的认识问题
国学如何“新视野”
辑二 儒家传统
门外议儒家
闲话孔夫子效益
请示孔夫子
请读一段经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孔子为何寄望“狂狷”
如何对待从孔子到鲁迅的传统
· 为什么要读经典,怎样读经典
· 怎样看孔子
· 怎样看待当下“孔子热”“读经热”中的一些现象
· 如何看待孔子和鲁迅的关系
孔子与当代中国
春秋的老实人和天真汉
社会疏离中的“孝道”问题
慎终追远:现代中国的一个童话
· 当代丧礼的乱象
· 现代中国的丧礼改革
· 当代的丧礼改革
· 现代丧礼的原则
吾侪所学关天意
正视陈寅恪
辑三 古今中西
传统、时间性与未来
文化传统与文化意识
能否跳出“过去的掌心”
生活在后传统之中
既“杂”且“多”的传统
传统文化的“传”与“承”
· 什么是传统文化
· 危机源自失去存在的基础
· 当务之急是先留存下来
· 传承切忌形式化
· 关键是进行创新性转化
二十一世纪:东方文化的时代
东西方文化之我见
· 到底什么是西方,什么是东方?
· 文化是可以变化与移动的
· 东西之分果然只是古今之异吗?
· 文化果然没有优劣之分吗?
· 中国落后于西方多少年?
辑四 对话“五四”
论传统与反传统
以五四精神继承五四精神
“五四”一疑
走不出的“五四”?
编辑凡例
国学浮沉是2023年由领读文化出版,作者陈平原 编。
得书感谢您对《国学浮沉》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