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学的脉络:四个基础性概念研究

宪法学的脉络:四个基础性概念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阐述宪法学的四大基础概念,探究价值秩序和理论体系,是规范宪法学的基石。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宪法学四个基础性概念——国体、权利、人格尊严、财产权——的阐释,探究了中国宪法学的脉络。

作者认为这四个概念之间,存在各种意义上的关联脉络。“国体”和“权利”分别对应了宪法学的两大调整对象(国家与个体);“人格尊严”与“财产权”则是一组宪法权利概念,分别对应着人在精神和物质上的两类需求。打通这些基础性概念之间的脉络,便可管窥宪法价值秩序与宪法学的理论体系。

如果说作者之前的《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一书如其副标题所言,属于“规范宪法学的一种前言”的话,那么本书有关基础性概念的研究,则可谓是规范宪法学的“基石”。

作者简介

作者林来梵,法律学者,福建人。早年曾负笈东瀛,先后在香港城大、浙江大学供职,现任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法学》主编,兼任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等职。曾在国内外出版过著作若干。平时以“往返于书斋与学堂,出没于现实与理想”自况,并偶作现代诗自误,感慨最深的一句为:“憔悴的人还在返回语言的途中。”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章 国体

一、引言

二、宪法学前史上的“国体”

三、“国体”概念在宪法学上的建构

四、日本宪法学说史上的“国体争论”

五、国体概念在中国的移植

六、国体概念的现代命运:在中日之间的反差

七、结语

第二章 权利

一、引言

二、“权利”一语的创生

三、继受国的文化基础及继受的问题性

四、权利概念在中国的落定

五、结语

第三章 人格尊严

一、问题之所在

二、有关“人的尊严”:八个用语的比较考察

三、作为基础性价值原理的“人格尊严”

四、作为个别性权利的“人格尊严”

五、结语

第四章 财产权

一、问题的提出:为了一次研究程序上的倒退

二、针对国家享有的财产权

三、作为一种防御权的构造

四、防御权的意味和意义

五、余论:回望中国

宪法学的脉络:四个基础性概念研究是202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林来梵。

得书感谢您对《宪法学的脉络:四个基础性概念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家事法研究(2018年卷)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主办的专业学术集刊,本书为2018年卷。
家事法研究(2019年卷)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主办的专业学术集刊,本书为2019年卷。
家事法研究(2020年卷)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主办的专业学术集刊,本书为2020年卷。
人民币区域化法律问题研究:基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背景 电子书
分析比较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货币政策与制度实践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SDR框架下人民币区域化存在的法律问题。
残障权利研究(第二卷) 电子书
本册是《残障权利研究》2015年第2卷第1期,全书以残障权利为主题,就残障人就业、残障人教育等议题进行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