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禅僧“脱佛入儒”历史过程研究

日本禅僧“脱佛入儒”历史过程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探讨日本中世以佛教为主的思想形态如何转变为以儒学为政治意识形态。

内容简介

日本禅僧“脱佛入儒”历史过程,经历了中世由以公家、武家和僧侣阶层为主导的佛教文化向近世以儒学为宗的德川幕府意识形态转变的较长历史时期。

就其内在理路和发生脉络而言,该过程大致呈现出了理论上的“排儒斥朱”“儒释调和”“儒释道三教一致”“排佛归儒”和行动上的“脱佛还俗”。其中,尤具代表性的是出身相国寺的藤原惺窝、出身建仁寺的林罗山和出身妙心寺的山崎暗斋“脱佛入儒”,高举朱子学之大纛,招徒讲学,致力于儒学在日本的传播。

这一情形不仅反映了中世佛教文化向近世以儒学为宗的政治意识形态和学术思想的转变与趋向,也开启了儒学“日本化”的历史进程。

作者简介

作者王明兵,1982年出生于甘肃省酒泉市,历史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中国历史研究院“韩东育工作室”成员,主要致力于日本思想史、越南史和东亚区域国际关系史的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序章

第一章 禅僧的“唐土”心态与儒学知识体系

第一节 禅僧的“唐土”心态

第二节 入日华僧情况

第三节 禅僧的儒学知识接受

第四节 五山禅僧的涉儒

第二章 入日华僧与中世政教关系

第一节 日本对一山一宁的认知变迁

第二节 一山一宁的灯传法脉与禅法思想

第三节 佛法作为武器:政治应对

第三章 一山一宁之后:虎关师炼的儒学思想

第一节 虎关师炼对儒家经典的认知

第二节 虎关师炼的“理”论

第三节 “理”视域下的儒佛关系论述

第四章 日本中世五山禅僧的“儒化”倾向

第一节 淑世情怀与政治关心

第二节 对儒学的总体性看法

第三节 对儒家核心经典的理解:《易》论

第四节 对儒学核心义理的认知:仁论

第五节 寻求儒佛会通

第五章 京学五山派的儒教认知与其儒释关系论

第一节 京学五山派的儒学认知

第二节 京学五山派的“儒释一致”论

第三节 “儒释一致”论的宋学渊源

第六章 藤原惺窝的“脱佛入儒”与其儒学思想形态

第一节 藤原惺窝的“脱佛入儒”与其佛教批判

第二节 藤原惺窝的儒学观

第三节 《大学要略》之意旨

第七章 儒学的异化形态

第一节 “理气合一”:对朱熹“理先气后”论的反动

第二节 “排佛毁释”:对“朱子学”理论的运用

第三节 “理当心地神道”:学术走向及其背后的隐词

第八章 山崎暗斋的“脱佛入儒”及其佛教批判

第一节 山崎暗斋的“脱佛入儒”

第二节 《辟异》之文本构成与其“排佛”论

第三节 神学政治与“中国”论述的生成

第九章 儒者如何固守自我?

第一节 松永尺五与藤原惺窝

第二节 《彝伦抄》的主要思想与陈淳之《北溪字义》

第三节 松永尺五的儒教实践之认知

第十章 江户初期儒者的“异端”论说与“道统”诉求

第一节 “异端”论的异变

第二节 “道统”诉求及其背后

终章 “佛教堕落论”与近世思想史问题再审视

参考文献

后记

日本禅僧“脱佛入儒”历史过程研究是2023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明兵。

得书感谢您对《日本禅僧“脱佛入儒”历史过程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白氏文集》日本传播史研究 电子书
本书为“新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系列之一。
日本 电子书
本书全面展现了日本的政治、经济和风土人情。
魏晋隋唐历史文化研究 电子书
本书是许昌学院历史文化学院魏晋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2015年河南省历史学年会暨魏晋文化研究”会议中“中国古代史”方面的论文合集之一,时段集中于汉末至唐末五代时期,研究的视点侧重于各时间段王朝国家的社会侧面、文化现象、思想脉络、变化趋势的追寻,并有一些理论性思考。
欧洲帝国:从民族国家的崛起到英国脱欧 电子书
斯图尔特·斯威尼从历史文化方面分析了欧洲十体化的进程,并探讨了英国脱欧背后的历史原因。本书从1648年《威斯特发里亚和约》重新划分欧洲版图开始考察英国、法国与德国三国外交、经济与文化等方面的关联如何演变出了最早的欧洲一体化,也对欧洲体化的真实处境及前景给出了自己的结论——尽管整个欧洲看起来好像是一个共同体,然而不同文化的独特性还是在某种程度上阻碍着欧洲各国的结合,欧洲整合因而始终如梦。在这样的情况
闯关东历史与文化研究 电子书
你知道的闯关东,可能更多来自于影视的民间传说,这本书从专业历史研究的角度,重新理解闯关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