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妇女权益的犯罪研究

侵犯妇女权益的犯罪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深入研究刑法侵犯妇女权益的犯罪,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

内容简介

本书以妇女权益的保护为切入点,对我国刑法分则各章规定的侵犯妇女权益的犯罪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其主要内容包括侵犯妇女权益的犯罪概述与分述两个部分。在概述部分主要对侵犯妇女权益的犯罪的概念和特征进行了具体、细致的研究。在分述部分主要针对刑法规定的个罪,分别对每个犯罪的概念、法源、构成特征和司法认定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为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分述部分,本书还结合个罪的理论对相关犯罪进行了案例分析与探讨,使本书不仅对于理论研究工作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对于司法实务工作者如何处理这一方面的案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本书的出版,无论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司法适用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作者简介

李永升,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李永升,男,1964年9月生,安徽怀宁人,1986年7月毕业于安徽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89年7月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部,获法学硕士学位。现为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刑法专业博士生导师,重庆市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曾荣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六届全国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兼任中国犯罪学学会理事,重庆市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自任教以来,撰写《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刑法观沉思》、《刑法学的基本范畴研究》、《犯罪论前沿问题研究》、《犯罪构成集合论》、《中国特别刑法通论》、《刑法总论》等专著、教材、论文集40余部,于《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80余篇,其中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法学》、《刑事法学》和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中国法学研究年鉴》全文转载和摘登的论文有十余篇,以上成果有十多项荣获司法部、四川省、重庆市和西南政法大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和优秀成果奖。$$$$$李永升,男,1964年9月出生,安徽怀宁人。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刑法专业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重庆市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自任教以来,撰写、参撰《刑法学的基本范畴研究》、《犯罪论前沿问题研究》、《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刑法观沉思》、《犯罪构成集合论》、《廉政建设与刑事法治研究》、《刑法的功能与价值》等专著近20部,主编、参编《中国特别刑法通论》、《刑法总论》、《经济刑法学》、《经济犯罪学》等教材30部,于《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现代法学》、《法律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法学》、《刑事法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中国法学研究年鉴》全文转载和摘登的论文有10余篇,以上成果有l0多项荣获司法部、四川省、重庆市和西南政法大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和优秀成果奖。曾荣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六届全国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西南政法大学优秀教师与优秀研究生导师、重庆市教委优秀共产党员、西南政法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李永升 

男,1964年9月生,安徽怀宁人。1986年7月毕业于安徽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86年9月考入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部,师从我国著名刑法学家董鑫教授,攻读刑法专业硕士学位,1989年7月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部,获法学硕士学位。现为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刑法专业博士生导师,重庆市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兼任中国犯罪学学会理事、中国金融法律行为研究会常务理事、重庆市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自任教以来,撰写《刑法学的基本范畴研究》、《犯罪论前沿问题研究》、《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刑法观沉思》、《金融犯罪研究》、《犯罪构成集合论》、《国家公务员犯罪及其防治》、《刑法总论》、《经济刑法学》等专著、教材、论文集50余部,于《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现代法学》、《法律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文章190余篇,其中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法学》、《刑事法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中国法学研究年鉴》全文转载和摘登的论文有10余篇,以上成果有10多项荣获司法部、四川省、重庆市和西南政法大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和优秀成果奖。曾荣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六届全国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西南政法大学优秀教师与优秀硕士生导师、重庆市教委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李永升,男,l964年生,安徽怀宁人,1986年毕业于安徽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部,获法学硕士学位。现为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刑法教研室主任,刑法学教授,刑法专业博士生导师,重庆市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兼任中国犯罪学会理事,重庆市刑法学研究会理事,重庆市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理事,重庆市法学会学术委员等职。自任教以来,撰写《刑法学的基本范畴研究》(专著)、《中国特别刑法通论》(主编)、《国家公务员犯罪及其防治》(副主编)、《刑法学》(副主编)等专著、教材、论文集40余部,于《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现代法学》、《法律科学》、《重庆法制报》等刊物发表论文、文章160余篇,上述成果有10多项获省部级、校级一、二、三等奖励。曾荣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六届全国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西南政法大学优秀教师、优秀硕士生导师、重庆市教委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李永升,男,1964年9月生,安徽怀宁人。1986年7月毕业于安徽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86年9月考入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部,师从我国著名刑法学家董鑫教授,攻读刑法专业硕士学位,1989年7月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部,获法学硕士学位。现为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刑法专业博士生导师,重庆市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兼任中国犯罪学学会理事、中国金融法律行为研究会常务理事、重庆市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前言

第一章侵犯妇女权益的犯罪概述

一、侵犯妇女权益犯罪的概念

二、侵犯妇女权益犯罪的构成特征

(一)犯罪的同类客体

(二)犯罪的客观方面

(三)犯罪的主体

(四)犯罪的主观方面

第二章侵犯妇女人身权利的犯罪

一、强奸罪

(一)强奸罪的概念和法源

(二)强奸罪的构成特征

(三)强奸罪的司法认定

(四)强奸罪的刑罚适用

(五)强奸罪的案例研析

二、奸淫幼女型强奸罪

(一)奸淫幼女型强奸罪的概念和法源

(二)奸淫幼女型强奸罪的构成特征

(三)奸淫幼女型强奸罪的司法认定

(四)奸淫幼女型强奸罪的刑罚适用

(五)奸淫幼女型强奸罪的案例研析

三、强制猥亵、侮辱罪

(一)强制猥亵、侮辱罪的概念和法源

(二)强制猥亵、侮辱罪的构成特征

(三)强制猥亵、侮辱罪的司法认定

(四)强制猥亵、侮辱罪的刑罚适用

(五)强制猥亵、侮辱罪的案例研析

四、拐卖妇女罪

(一)拐卖妇女罪的概念和法源

(二)拐卖妇女罪的构成特征

(三)拐卖妇女罪的司法认定

(四)拐卖妇女罪的刑罚适用

(五)拐卖妇女罪的案例研析

五、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

(一)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的概念和法源

(二)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的构成特征

(三)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的司法认定

(四)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的刑罚适用

(五)收买被拐卖妇女罪的案例研析

六、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罪

(一)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罪的概念和法源

(二)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罪的构成特征

(三)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罪的司法认定

(四)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罪的刑罚适用

(五)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罪的案例研析

第三章侵犯妇女婚姻家庭的犯罪

一、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

(一)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概念和法源

(二)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构成特征

(三)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司法认定

(四)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刑罚适用

(五)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案例研析

二、虐待罪

(一)虐待罪的概念和法源

(二)虐待罪的构成特征

(三)虐待罪的司法认定

(四)虐待罪的刑罚适用

(五)虐待罪的案例研析

三、遗弃罪

(一)遗弃罪的概念和法源

(二)遗弃罪的构成特征

(三)遗弃罪的司法认定

(四)遗弃罪的刑罚适用

(五)遗弃罪的案例研析

第四章侵犯妇女社会风化的犯罪

一、强迫卖淫罪

(一)强迫卖淫罪的概念和法源

(二)强迫卖淫罪的构成特征

(三)强迫卖淫罪的司法认定

(四)强迫卖淫罪的刑罚适用

(五)强迫卖淫罪的案例研析

二、组织卖淫罪

(一)组织卖淫罪的概念和法源

(二)组织卖淫罪的构成特征

(三)组织卖淫罪的司法认定

(四)组织卖淫罪的刑罚适用

(五)组织卖淫罪的案例研析

三、协助组织卖淫罪

(一)协助组织卖淫罪的概念和法源

(二)协助组织卖淫罪的构成特征

(三)协助组织卖淫罪的司法认定

(四)协助组织卖淫罪的刑罚适用

(五)协助组织卖淫罪的案例研析

四、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

(一)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的概念和法源

(二)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的构成特征

(三)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的司法认定

(四)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的刑罚适用

(五)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的案例研析

五、组织淫秽表演罪

(一)组织淫秽表演罪的概念和法源

(二)组织淫秽表演罪的构成特征

(三)组织淫秽表演罪的司法认定

(四)组织淫秽表演罪的刑罚适用

(五)组织淫秽表演罪的案例研析

第五章侵犯妇女权益的职务犯罪

一、不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妇女罪

(一)不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妇女罪的概念和法源

(二)不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妇女罪的构成特征

(三)不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妇女罪的司法认定

(四)不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妇女罪的刑罚适用

(五)不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妇女罪的案例研析

二、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妇女罪

(一)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妇女罪的概念和法源

(二)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妇女罪的构成特征

(三)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妇女罪的司法认定

(四)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妇女罪的刑罚适用

(五)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妇女罪的案例研析

后记

侵犯妇女权益的犯罪研究是2017年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作者李永升。

得书感谢您对《侵犯妇女权益的犯罪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生态权研究 电子书
本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关注生态权,用生态权的思想构筑或者修正法律制度,这也是本书主要的理论贡献。
量刑研究(第6辑):重大司法改革下的量刑建议探索 电子书
西南政法大学量刑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集刊,主要采用实证研究、比较研究、文本研究、历史研究等研究方法。
发现医病纠纷:民国医讼凸显的社会文化史研究 电子书
一部研究民国时期医讼纠纷的专著。
家事法研究(2016年卷)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主办的专业学术丛刊,本书为2016年卷。
家事法研究(2017年卷)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主办的专业学术集刊,本书为2017年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