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罗伦萨的第一束光:从乔托到达·芬奇

佛罗伦萨的第一束光:从乔托到达·芬奇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佛罗伦萨画派200年发展史,了解文艺复兴画家彼此的关联与传承,如何将艺术推向高峰。

内容简介

佛罗伦萨是文艺复兴的起源地,持续于14世纪至17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近代史的序幕,开启了一个理性与文明的新时代。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与学者将中世纪看作一个黑暗的时代,他们从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中寻找灵感,使这个失去了的黄金时代再现光辉。

意大利中部的佛罗伦萨是一座至关重要的城市,它记录和留存了文艺复兴时期大多数艺术家的活动足迹,比如圣母百花大教堂的穹顶,吉贝尔蒂的“天堂之门”,以及无处不在的壁画和雕塑等。实际上,讲述佛罗伦萨的书籍已经很多,这本书选取的角度是佛罗伦萨画派。

在佛罗伦萨画派以前,中世纪的宗教绘画大多数是刻板、浓重的哥特风格和拜占庭风格,这是一种平面化的装饰性画风,强调神性,而缺乏人的感情,佛罗伦萨的画家致力于用人性的温情改变这种僵化的风格,为中世纪的黑暗时代带来第一束光。

本书探讨的主题是艺术风格的转折与成形,有很多原因促进了艺术风格的根本性转化,比如意大利的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日益形成,美第奇家族的艺术赞助活动,更重要的是社会思潮的变化,从中世纪的禁欲主义转为追求人性的解放,为艺术家带来了自由的创作环境。

作者简介

作者王静宜,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曾任保利艺术博物馆撰稿人。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导言 回首佛罗伦萨画派

第1部分 信仰时代的浪漫主义者

第2部分 科学透视法

第3部分 在理性与神性之间的徘徊

(一) 马萨乔与早期透视法

难得糊涂的人

《圣三位一体》

布兰卡奇礼拜堂

宝座上的圣母

(二) 乌切罗的数字城堡

痴迷数学

《圣罗马诺之战》

最后的作品

(三) 安吉利科修士

僧侣画家

圣马可修道院

(四) 父与子

风流的菲利波修士

儿子的故事

(五) 风俗画家戈佐利

第4部分 伟大的启发者

(一) 韦罗基奥的作坊

韦罗基奥与达·芬奇

星光闪耀

挑战多纳泰罗

(二) 弗朗西斯卡与20世纪的现代艺术

小镇画家

20世纪的回响

(三) 佩鲁吉诺与翁布里亚画派

(四) 基兰达约的世俗肖像

(五) 波提切利的唯美与忧伤

局外人

信仰危机

华丽大师

第5部分 文艺复兴的黄金时代

(一) 达·芬奇

从“小镇青年”到“巨人中的巨人”

蒙娜丽莎的秘密

《最后的晚餐》

《维特鲁威人》

(二) 米开朗基罗

少年英雄的赞歌

理想主义者的挽歌

西斯廷壁画

远离和谐的“风格主义”

(三) 拉斐尔

从乌尔比诺到佛罗伦萨

“拉斐尔房间”

罗马的荣耀

威尼斯变奏曲

参阅书籍

佛罗伦萨的第一束光:从乔托到达·芬奇是2020年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静宜。

得书感谢您对《佛罗伦萨的第一束光:从乔托到达·芬奇》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举重若重:徐光宪传 电子书
本传记基于口述访谈和实物采集,以史实还原了徐光宪的学术成长过程,准确、完整、清晰地勾勒了其求学历程、师承关系、学术成就、学术成长中关键节点和重要事件,真实反映了徐光宪院士宽广的学术视野和独特的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问题和研究热点的敏感性和前瞻性,以及他本人立足国家需要、多次转变科研方向并相继取得重大成果的奉献精神和优秀品质。此外,徐光宪院士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对年轻科研人员的培养与扶植在当今社会仍然具
清代思想家李光地 电子书
李光地是清代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在长达四十八年的宦海生涯中,他鞠躬尽瘁,勤恳不懈,为康熙盛世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个人行动与康熙时代的政治生活紧密相关,他的思想又与当时的社会思潮有着极其微妙的互动关系。本书从李光地的思想渊源、政治思想、理学思想、易学思想及经济、文化、教育、宗教、科技等其他思想,较全面地考察了李光地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也借此考察了李光地思想对清初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
中国史学的理论遗产:从过去到现在和未来的传承(瞿林东文集·第一卷) 电子书
全面反映作者的治学历程、研究路径,对于了解作者的史学观点及中国史学的发展脉络、理论内容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一清如水:徐光宪传 电子书
本书的框架是时序为经线,从徐光宪先生的童年写起,青少年、中年到晚年。前7章介绍徐先生的求学、教学、科研的曲折经历和所作出的贡献。本书后半部分是纬线,讲徐先生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理念、方法、教训和经验,以及晚年意图回报社会的几个愿望。
海丝之路:祖先的足迹与文明的和鸣.第一辑 电子书
本书收录2017年5月12日至14日在厦门市筼筜书院学术中心举办的“中国与世界:多元视野下的海上丝绸之路研讨会”论文,包括《妈祖信仰的社会基础与世界文化意义》《16世纪西方经验中的妈祖信仰与明代海上丝绸之路》《大航海时代下的荷兰对台宗教殖民》《清代中外贸易中的南京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