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的母性研究

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的母性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审视莫里森对重构当代母性身份的思辨式主张,进而考察其对西方母性研究的回应与反思。

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的母性书写,在文本选择上,研究依循小说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依次选择《慈悲》《宠儿》《秀拉》《最蓝的眼睛》《家》《爱》以及《上帝救助孩子》等七部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在研究话题上,本书筛选并聚焦“流动性母性”“母性愤怒”“母女纽带的断裂与重续”“母性异化与反思”“母爱的缺失与对母性的认知重构”“母性的幻灭与超越”以及“母女关系的伦理解读”等核心话题,总结莫里森对母性文化特质的全面而独到的思考。

作者简介

作者毛艳华,1979年11月生,祖籍河南商丘,文学博士在读。现就职于浙江万里学院外语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性别诗学与美国文学,在《国外文学》《浙江工商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并完成省部级、市厅级科研与教学项目多项,参编教材多部。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缩略语对照

导论 母性研究与莫里森小说创作

第一节 西方母性研究与非裔美国文学中的母性书写

第二节 莫里森作品中的母性主题

第三节 本书的结构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流动性母性:《慈悲》对母亲身份的反思

第一节 正义的反母性行为

第二节 非传统的母性体验

第三节 母性的传承力量

小结

第二章 《宠儿》中母性愤怒的情感研究

第一节 母性愤怒的认知机制

第二节 母性愤怒的情感力量

第三节 走出愤怒的情感交流

小结

第三章 《秀拉》中母女纽带的断裂与重续

第一节 弑母文化:母女纽带断裂的缘起

第二节 母爱理解错位:母女纽带断裂的强化

第三节 主体间性与有效沟通:母女纽带的重续

小结

第四章 《最蓝的眼睛》中的母性异化与反思

第一节 “不合适的母亲”:母性异化的表征

第二节 从期待到毁灭:母性异化的嬗变成因

第三节 打破沉默:对异化的反思

小结

第五章 《家》中黑人母爱的缺失与对母性的认知重构

第一节 母爱缺失与黑人子女的存在危机

第二节 母性缺位的伦理分析

第三节 母性认知的重构与“家”的重建

小结

第六章 《爱》中母性的幻灭与超越

第一节 梅的母性缺失

第二节 克里斯汀与希德的母性幻灭

第三节 叙述者L的超越性母性

小结

第七章 《上帝救助孩子》中母女关系的伦理解读

第一节 “女家长”的外衣

第二节 “地位权力—经济权力”的角逐与转化

第三节 母女伦理关系的重塑

小结

第八章 莫里森小说中制度化母性的存在悖论

第一节 一把双刃剑:制度化母性的本质

第二节 “不浓的爱不是爱”:对制度化母性的渴求

第三节 “你才是最宝贵的”:制度化母性的束缚

小结

余论

参考文献

索引

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的母性研究是2018年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毛艳华。

得书感谢您对《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的母性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希腊罗马神话与传说中的恋爱故事 电子书
二十多篇爱情故事,演绎着种种的神神之恋和神人之爱!
乔纳森.多利莫尔文化批评理论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从西方马克思主义谱系的角度,对英国当代著名的文学批评家、思想史家和社会学家乔纳森·多利莫尔做了较为全面的介绍与分析。内容包括政治文化及代表人物、政治文化与时代语境、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批评等。
当代埃及小说中穆斯林和基督徒的关系研究.北京扎耶德中心文库 电子书
本书共四章,内容包括:埃及的两大族群——穆斯林和基督徒、“空间”:书写族群关系的文本、“他者”:不可回避的另一半、“属性”:身份认同、文化融合与族群对话。
名家名作里的阅读密码 电子书
引人入胜的奇幻故事,易学易懂的阅读策略,小初衔接的名著导读。
镜子里的小姑娘 电子书
随同父母一起在德国定居的米兰,十分羡慕那些金发碧眼的同学们,她认为自己长相平凡,东方女孩的外表样样不如人家。她甚至发现这个世界对于长相平庸的人并不公平,外表美丽的人总是能够得到最多赞美。米兰的妈妈发现女儿的烦恼,鼓励她要多加用功读书,然而米兰依旧闷闷不乐,她希望自己能变得美丽。在周末和爱丽丝的谈话当中,米兰逐渐了解美的定义是会随着时间而改变的,一个人的外貌也是如此。米兰不再自寻烦恼,她学会用心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