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读懂中国书法

一本书读懂中国书法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为你概述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经历,以及五种书体的发展、繁荣和各自的艺术特征。

内容简介

《一本书读懂中国书法》的内容讲述了学习书法不仅要精研书写技巧,还要学习传统文化,要“技进乎道”,书写技巧要与那个抽象的“道”衔接,以表达书家主体的情意、胸臆和人生理想。

单就一管毛笔的使用方法来说,就已经变化多端:中锋与侧锋、藏锋与露锋、顺势与逆势、提笔与按笔、快速与舒缓、阳刚与阴柔、苍劲与温润等,再加上纸张等书写载体的丰富多样,书写笔触墨迹的变化真是“神鬼莫测”。当然,书法的神秘还远不止于此,书体的演化、书写技法的与时俱进、书法对传统文化和思想的践行(文以载道)、书写过程对书写者心境、性情和审美观念的自然流露等等,都“全息”地表露于书法创作之中。

作者简介

作者王志军,山东济南大学艺术学院书法专业专职教师,书画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长期从事书法专业的创作、教学和理论研究工作。多次在全国及山东省书法大赛中获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一 理解中国书法的三个维度

(一)书写用品——文房四宝

毛笔

砚台

(二)书写对象——汉字和汉文学

汉字

汉文学

(三)书写者——书家

二 五种字体的流变:篆书

(一)篆书概说

篆书及其特点

大篆与小篆

(二)篆书的流变

篆书的萌芽期

甲骨文时期的篆书书法

金文时期的大篆书法艺术

小篆书法大盛期——秦朝

秦汉时期的篆书小品——印章、瓦当、简牍

篆书的衰落期——汉至清朝前期

篆书的中兴期——清乾嘉以后

(三)名家述评及名迹赏鉴

甲骨文篆书

金文篆书

先秦其他篆书

秦汉时期的篆书

唐至明的篆书

清代篆书

(四)学习导引

三 五种字体的流变:隶书

(一)隶书概说

(二)隶书的流变

隶书创始时期——先秦

隶书的成熟期——两汉

穷则思变、形体多姿的六朝隶书

隶书式微的唐宋元明时期

书道中兴的清代隶书

(三)名家述评及名迹赏鉴

隶书复苏的清代

(四)学习导引

四 五种字体的流变:草书

(一)草书概说

(二)草书的流变

草书的萌芽

魏晋新体与今草的成熟

唐人尚法与狂草崛起

尚意书风与宋代草书

回归二王与元代草书

心学兴起的明代大草

碑帖融合的清代草书

(三)名家述评及名迹赏鉴

草书萌芽期

唐代的草书

宋元草书

明代的草书

清代的草书

(四)学习导引

五 五种字体的流变:行书

(一)行书概说

(二)行书的流变

行书的萌芽与规范

行书的发展

(三)名家述评及名迹赏鉴

东晋南朝

唐代

宋代

元明清

(四)学习导引

六 五种字体的流变:楷书

(一)楷书概说

(二)楷书的流变

两汉——楷书的萌芽期

魏晋南北朝——楷书发展期

隋唐五代——楷书的繁荣期

宋元明清——楷书守成期

(三)名家述评及名迹赏鉴

魏晋南北朝时期

唐朝五代

宋元时期

明清时期

(四)学习导引

主要参考书目

一本书读懂中国书法是2012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王志军。

得书感谢您对《一本书读懂中国书法》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书法教程(微课版) 电子书
基于职业学校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文化素质水平及知识结构编写,旨在提高学生的书法能力。
隋初唐书法美学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从隋唐文字学之于书学的角度切入,论述了文字学之于隋唐书法及其书学理论所起的奠基作用。隋唐五代的文字学成绩很大,尤其是字样学很有特色,文字学素养是书学研究者的基础,唐代大书家、书学理论家都在这上面有很深的修养,诸如虞世南、张怀瓘、李阳冰、颜真卿等。如果没有文字学的奠基,唐代书法美学要想傲视千古,是不可想象的。
书法字体设计技巧与应用 电子书
这是一本书法字体设计的课程。全书共分为3章,第一章主要讲解书法设计的一些概况,包括书法设计应用的现状、书法自身的魅力以及书法与设计之间的关联性。第2章主要以案例的形式分析了书法设计的具体方法,如何掌握不同风格的书法字体设计,怎么将创意融入到书法字体设计中去,通过大量的案例让读者真正掌握书法字体设计,并且能够灵活运用。第3章主要展现和分析了一些实际案例,让读者从这些案例中体会书法字体设计的魅力和一个
老年大学教学:书法基础 电子书
本书分为书法基础知识和书法基本技法两编,内容包括:书法概述、书法工具材料的选用、书法的产生和发展、书法的鉴赏、笔法的学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