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系统介绍免疫学细胞因子的功能以及免疫检验方法。
内容简介
细胞因子中IL-1、IL-6、IL-8、IL-10、TNFα和可溶性IL-2R已在医院检验科常规检测,用于败血症、自身免疫病、感染性疾病、血液病、肿瘤等的辅助诊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COPD、糖尿病等均有长期慢性低度炎症存在,超敏CRP常规用于冠心病的风险评估。
本书系统的对白细胞介素-1到38、干扰素α、β、γ、转化生长因子β、肿瘤坏死因子α逐个介绍基因和蛋白的结构、产生和调节、受体和信号转导、功能、与疾病的关系;详细介绍了细胞因子的免疫学检验方法。
作者简介
编者崔天盆,男,主任技师,副教授,现任中国免疫学会临床免疫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第6届委员会常务委员,武汉市医学会第十八届检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免疫学会第6届理事会理事,武汉医院管理协会临床检验管理委员会暨第二届科研实验室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第8届委员会委员,武汉海外高层次人才联谊会会员。曾任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临床免疫学专家委员会专家;美国临床化学学会(AACC)会员,1993年至2006年7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医学检验系/科工作;2006-2009年美国纽约北岸-长岛犹太医学中心和巴尔的摩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博士后和访问学者;2009年8月――至今武汉市第一医院检验科工作。 曾获湖北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华中科技大学首届十佳青年教工称号、入选武汉市第一批“黄鹤英才计划”。 曾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武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十五届美国神经免疫药理学会年轻研究员旅行奖等奖励。 发表包括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CLIN CHEM LAB MED等第一作者论文30余篇,其他论文80余篇。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武汉市黄鹤英才计划1项。武汉大学和湖北中医药大学医学检验系硕士研究生导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序
前言
第一篇 白细胞介素
第一章 白细胞介素-1
一、白细胞介素-1家族简介
二、白细胞介素-1受体家族
三、白细胞介素-1家族生物学功能
四、白细胞介素-1α
五、白细胞介素-1β
六、白细胞介素-1与疾病的关系
七、白细胞介素-1通路与疾病的治疗前景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白细胞介素-2
一、白细胞介素-2基因和蛋白
二、白细胞介素-2受体
三、白细胞介素-2及其受体的信号传导
四、白细胞介素-2的生物学功能
五、白细胞介素-2与疾病的关系
六、白细胞介素-2与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白细胞介素-3
一、白细胞介素-3的发现
二、白细胞介素-3结构及表达
三、白细胞介素-3及其受体的信号转导
四、白细胞介素-3的生物功能
五、白细胞介素-3与疾病
六、白细胞介素-3的治疗意义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白细胞介素-4
一、白细胞介素-4
二、白细胞介素-4基因与蛋白结构
三、白细胞介素-4受体及信号转导
四、白细胞介素-4的生物学功能
五、白细胞介素-4与疾病的关系
六、白细胞介素-4与疫苗接种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白细胞介素-5
一、白细胞介素-5基因与蛋白结构
二、白细胞介素-5的产生与调节
三、白细胞介素-5受体及信号转导
四、白细胞介素-5的生物学功能
五、白细胞介素-5与疾病的关系
六、抗白细胞介素-5治疗哮喘的进展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白细胞介素-6
一、白细胞介素-6及其受体
二、白细胞介素-6的信号转导
三、白细胞介素-6表达的调节
四、白细胞介素-6的生物功能
五、白细胞介素-6与疾病的关系
六、以白细胞介素-6通路作为治疗靶点的药物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白细胞介素-7
一、白细胞介素-7的发现
二、白细胞介素-7基因结构及表达调控
三、白细胞介素-7受体及信号转导
四、白细胞介素-7的生物功能
五、白细胞介素-7与疾病
六、白细胞介素-7的治疗意义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白细胞介素-8
一、白细胞介素-8基因结构及表达
二、白细胞介素-8受体的生物学特性
三、白细胞介素-8及其受体的信号转导
四、白细胞介素-8的生物学功能
五、白细胞介素-8与疾病
参考文献
第九章 白细胞介素-9
一、白细胞介素-9基因与蛋白结构
二、白细胞介素-9的产生与调控
三、白细胞介素-9及受体的信号转导
四、白细胞介素-9的生物学功能
五、白细胞介素-9与疾病的关系
六、白细胞介素-9的治疗前景
参考文献
第十章 白细胞介素-10
一、白细胞介素-10基因和蛋白结构
二、白细胞介素-10的产生与调节
三、白细胞介素-10及受体的信号转导
四、白细胞介素-10的生物学功能
五、白细胞介素-10与疾病的关系
六、白细胞介素-10的治疗前景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白细胞介素-11
一、白细胞介素-11基因与蛋白结构
二、白细胞介素-11的表达与调节
三、白细胞介素-11的信号转导
四、白细胞介素-11的生物学功能
五、白细胞介素-11与疾病的关系
六、白细胞介素-11的治疗前景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白细胞介素-12
一、白细胞介素-12的基因及蛋白结构
二、白细胞介素-12的产生与受体
三、IL-12家族其他成员的生物学特性
四、白细胞介素-12的调节机制
五、白细胞介素-12的生物学功能
六、白细胞介素-12与疾病的关系
七、展望
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 白细胞介素-13
一、白细胞介素-13基因和蛋白结构
二、白细胞介素-13的产生与调节
三、白细胞介素-13受体及信号转导
四、白细胞介素-13的功能
五、白细胞介素-13与疾病的关系
六、白细胞介素-13的治疗前景
参考文献
第十四章 白细胞介素-14
第十五章 白细胞介素-15
一、白细胞介素-15基因与蛋白结构
二、白细胞介素-15的产生与调节
三、白细胞介素-15受体与信号转导
四、白细胞介素-15的生物学功能
五、白细胞介素-15与疾病的关系
六、白细胞介素-15的治疗前景
参考文献
第十六章 白细胞介素-16
一、白细胞介素-16基因及蛋白结构
二、白细胞介素-16的产生与调节
三、白细胞介素-16受体及信号转导
四、白细胞介素-16的功能
五、白细胞介素-16与疾病的关系
六、白细胞介素-16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第十七章 白细胞介素-17
一、白细胞介素-17基因及蛋白结构
二、白细胞介素-17家族的细胞来源
三、白细胞介素-17家族受体
四、白细胞介素-17及其受体的信号转导
五、白细胞介素-17与疾病的关系
六、白细胞介素-17在临床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十八章 白细胞介素-18
一、白细胞介素-18的来源
二、白细胞介素-18受体与结合蛋白
三、白细胞介素-18的产生与生物学活性
四、白细胞介素-18与疾病的关系
五、白细胞介素-18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第十九章 白细胞介素-19
一、白细胞介素-19基因与蛋白结构
二、白细胞介素-19的产生与调节
三、白细胞介素-19受体及信号转导
四、白细胞介素-19的生物学功能
五、白细胞介素-19与疾病的关系
参考文献
第二十章 白细胞介素-20
一、白细胞介素-20基因与蛋白结构
二、白细胞介素-20的产生与调节
三、白细胞介素-20受体与信号转导
四、白细胞介素-20的功能
五、白细胞介素-20与疾病的关系
参考文献
第二十一章 白细胞介素-21
一、白细胞介素-21及其受体特征
二、白细胞介素-21的信号传导
三、白细胞介素-21的生物学功能
四、白细胞介素-21与疾病的关系
五、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十二章 白细胞介素-22
一、白细胞介素-22基因与蛋白结构
二、白细胞介素-22的产生与调节
三、白细胞介素-22受体及信号转导
四、白细胞介素-22的功能
五、白细胞介素-22与疾病的关系
六、白细胞介素-22的治疗前景
参考文献
第二十三章 白细胞介素-23
一、白细胞介素-23基因与蛋白结构
二、白细胞介素-23的产生及调节
三、白细胞介素-23受体及信号转导
四、白细胞介素-23功能
五、白细胞介素-23与疾病的关系
六、白细胞介素-23的治疗前景
参考文献
第二十四章 白细胞介素-24
一、白细胞介素-24的来源及命名
二、白细胞介素-24的基因和蛋白
三、白细胞介素-24的表达及调节
四、白细胞介素-24受体及信号转导
五、白细胞介素-24的生物学效应
六、白细胞介素-24与疾病的关系
七、白细胞介素-24抗肿瘤的临床应用
八、总结
参考文献
第二十五章 白细胞介素-25
一、白细胞介素-25及其受体的结构和来源
二、白细胞介素-25反应细胞
三、白细胞介素-25及其受体的信号转导
四、白细胞介素-25的生物学功能
五、白细胞介素-25与疾病的关系
六、总结
参考文献
第二十六章 白细胞介素-26
一、白细胞介素-26基因和蛋白的结构
二、白细胞介素-26的产生与调节
三、IL-26受体及信号转导
四、白细胞介素-26的功能
五、白细胞介素-26与疾病的关系
参考文献
第二十七章 白细胞介素-27
一、白细胞介素-27的产生
二、IL-27受体表达和信号转导
三、白细胞介素-27的生物学功能
四、白细胞介素-27与疾病的关系
五、白细胞介素-27在治疗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二十八章 白细胞介素-28
一、白细胞介素-28的基因及蛋白结构
二、白细胞介素-28的来源及表达
三、IL-28的受体及信号转导
四、白细胞介素-28的生物学功能
五、白细胞介素-28与疾病的关系
参考文献
第二十九章 白细胞介素-29
一、白细胞介素-29的基因及蛋白结构
二、白细胞介素-29的细胞来源与表达
三、白细胞介素-29的信号传导
四、白细胞介素-29的生物学活性
五、白细胞介素-29与疾病的关系
参考文献
第三十章 白细胞介素-30
第三十一章 白细胞介素-31
一、白细胞介素-31及受体的生物学特性
二、白细胞介素-31信号转导
三、白细胞介素-31的生物学功能
四、白细胞介素-31与疾病
五、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三十二章 白细胞介素-32
一、白细胞介素-32的生物学特性
二、IL-32的信号转导
三、白细胞介素-32的生物学功能
四、白细胞介素-32与疾病的关系
五、白细胞介素-32的治疗前景
参考文献
第三十三章 白细胞介素-33
一、白细胞介素-33的生物学特征
二、白细胞介素-33受体及信号转导
三、白细胞介素-33在多种疾病中的作用
四、总结
参考文献
第三十四章 白细胞介素-34
一、白细胞介素-34的生物学特性
二、白细胞介素-34的生物学功能
三、白细胞介素-34与疾病的关系
四、白细胞介素-34的治疗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第三十五章 白细胞介素-35
一、白细胞介素-35的发现
二、白细胞介素-35基因与蛋白结构
三、白细胞介素-35的来源
四、白细胞介素-35受体及信号转导
五、白细胞介素-35的生物学活性
六、白细胞介素-35与疾病的关系
七、血清白细胞介素-35是肿瘤和慢性炎症的标志物
参考文献
第三十六章 白细胞介素-36
一、白细胞介素-36基因与蛋白结构
二、白细胞介素-36受体及信号转导
三、白细胞介素-36的生物学作用
四、白细胞介素-36与疾病的关系
五、总结
参考文献
第三十七章 白细胞介素-37
一、白细胞介素-37的基因结构
二、白细胞介素-37的产生与调节
三、白细胞介素-37的作用机制
四、白细胞介素-37与疾病的关系
五、白细胞介素-37的治疗前景
参考文献
第三十八章 白细胞介素-38
一、白细胞介素-38基因和蛋白结构
二、白细胞介素-38的产生与调节
三、白细胞介素-38受体及信号转导
四、白细胞介素-38的生物学功能
五、白细胞介素-38与疾病的关系
参考文献
第三十九章 白细胞介素-39
一、白细胞介素-39的基因与蛋白结构
二、IL-39受体及信号转导
三、IL-39的产生及分泌
四、IL-39的生物学功能与疾病
参考文献
第二篇 干扰素
第四十章 α干扰素
一、α干扰素的基因及蛋白结构
二、α干扰素的来源及表达
三、α干扰素受体及信号转导
四、α干扰素的生物学功能
五、α干扰素与疾病
参考文献
第四十一章 β干扰素
一、β干扰素的基因及蛋白结构
二、β干扰素的来源及表达
三、β干扰素受体及信号转导
四、β干扰素的生物学功能
五、β干扰素与疾病的关系
参考文献
第四十二章 γ干扰素
一、γ干扰素的基因及蛋白结构
二、γ干扰素的来源及表达
三、γ干扰素的受体及信号转导
四、γ干扰素的生物学功能
五、γ干扰素与疾病的关系
参考文献
第三篇 其他细胞因子
第四十三章 转化生长因子-β
一、转化生长因子-β的产生
二、转化生长因子-β的分子结构和基因
三、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
四、转化生长因子-β的信号通路
五、转化生长因子-β的生物学功能
六、转化生长因子-β与疾病的关系
七、转化生长因子-β的治疗前景
参考文献
第四十四章 肿瘤坏死因子
一、肿瘤坏死因子的发现
二、肿瘤坏死因子的基因和蛋白结构
三、肿瘤坏死因子的表达
四、肿瘤坏死因子受体与信号转导
五、肿瘤坏死因子的生物学活性
六、肿瘤坏死因子与疾病的关系
七、肿瘤坏死因子拮抗的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第四篇 细胞因子的免疫学检验
第四十五章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细胞因子
一、基本原理
二、操作步骤
三、注意事项
四、方法学评价
参考文献
第四十六章 化学发光酶免疫试验检测细胞因子
一、基本原理
二、试剂组成
三、操作步骤
四、注意事项
五、方法学评价
六、方法参数
七、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第四十七章 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
一、基本原理
二、试剂组成
三、操作步骤
四、注意事项
五、方法学评价
六、方法参数
参考文献
第四十八章 液相芯片法检测细胞因子
一、流式微球分析技术
二、xMAP技术
参考文献
第四十九章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检测细胞因子
一、基本原理
二、操作步骤
三、注意事项
四、方法学评价
参考文献
第五十章 流式细胞术检测胞内细胞因子
一、基本原理
二、试剂组成
三、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步骤
四、注意事项
五、方法学评价
参考文献
第五十一章 单分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IL-17A
一、SiMoA检测IL-17A基本原理
二、SiMoA检测IL-17A的试剂组成
三、设备操作流程
四、分析方法
五、试剂参数
六、参考范围
参考文献
第五十二章 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因子
一、基本原理
二、试剂和器材
三、操作步骤
四、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第五十三章 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因子
一、基本原理
二、试剂组成
三、操作步骤
四、注意事项
五、方法学评价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细胞因子及免疫学检验是2018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作者崔天盆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细胞因子及免疫学检验》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