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之声:莱维访谈录,1961—1987(莱维作品)

记忆之声:莱维访谈录,1961—1987(莱维作品)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普里莫·莱维——意大利国宝级作家,奥斯维辛重要的记录者和见证者,本书为你重现了另一个更加复杂和真实的莱维。

内容简介

1961—1987年间,普里莫·莱维接受了不计其数的采访。本书两位编者精选了其中36篇采访,编录成这本《记忆之声》。

本书分为六个部分,涵盖了莱维一生的轨迹,呈现出“幸存者”“作家”“化学家”“政论家”“犹太人”等多面向的莱维。在书中,他谈到从奥斯维辛返家后,自己迫切地想要讲述集中营的故事,享誉全球的“奥斯维辛三部曲”就在莱维与他人的对话中应运而生;他谈到自己为数不多的科幻小说和诗歌创作,拥抱技术的同时,莱维对人类的创造力依然抱有信心。

在奥斯维辛40年后,莱维认为战争的阴霾仍未散去,法西斯主义随时可能卷土重来,因此莱维积极地介入离散犹太人与以色列的问题,终其一生,他反对战争,呼吁和平。

作者简介

作者普里莫·莱维,意大利犹太人,作家,化学家,奥斯维辛174517号囚犯。1919年,莱维出生于意大利都灵;1943年,他因参与反法西斯运动被捕,后被遣送至集中营。战争结束后,他回到故乡都灵生活。在此后的人生中,他从事工业化学这一行当30年,同时作为一位作家,写作了“奥斯维辛三部曲”(《这是不是个人》《休战》和《被淹没与被拯救的》),以及其他建基于其化学家身份和大屠杀幸存者经历的小说、散文和诗歌作品。1987年4月11日,莱维从他出生的房子坠落身亡。

作为奥斯维辛最重要的记录者和见证人,莱维的文字具有一种与其他受难者不同的特质,他秉持一种化学家的冷静与节制书写记忆,同时,又如菲利普·罗斯所说,“本该充满悼念情绪和无尽的绝望,相反却充满活力”。他的文字,让人们更理性地思考人性。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我是一头半人马”

编者的话

第一部分 来自英语世界的采访

杰梅茵·格里尔与普里莫·莱维的对谈(1985)

一个被他的技艺拯救的男人(1986)

普里莫·莱维在伦敦(1986)

谈话中的普里莫·莱维(1987)

第二部分 生活

记忆的小剧场(1982)

都灵(1980)

登山(1984)

化学(1983)

科学的邪恶力量(1987)

诗歌与计算机(1985)

我,老了吗?(1982)

第三部分 作品

《休战》(1963)

科幻故事1:《自然故事》(1966-1971)

科幻故事2:《形式的缺陷》(1971)

《元素周期表》(1975)

《扳手》(1979)

《寻根》(1981)

《若非此时,何时?》(1982)

《被淹没与被拯救的》(1986)

第四部分 文学与写作

一种神奇的必然性(1972)

与普里莫·莱维对话(1979)

为一份学术论文做采访(1981)

邂逅普里莫·莱维(1981)

一场名为弗朗茨·卡夫卡的袭击(1983)

普里莫·莱维(1984)

本质的和多余的(1987)

第五部分 奥斯维辛和幸存

圆桌:关于犹太人的问题(1961)

自我采访:《这是不是个人》后记(1976)

回到奥斯维辛(1982)

记忆的责任(1983)

词语、记忆、希望(1984)

第六部分 犹太教和以色列

某种程度上的犹太人(1976)

对普里莫·莱维的采访(1979)

上帝和我(1983)

普里莫·莱维:贝京应该下台(1982)

如果这是一个国家(1984)

记忆之声:莱维访谈录,1961—1987(莱维作品)是2019年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作者[意] 普里莫·莱维。

得书感谢您对《记忆之声:莱维访谈录,1961—1987(莱维作品)》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重释蔡元培与北大:记忆史的视角 电子书
以抽丝剥茧的方式呈现北大校长蔡元培形象的动态变化过程。
张恨水作品典藏·傲霜花(精) 电子书
  《傲霜花/张恨水作品典藏》以抗战时期的重庆为背景,描写抗战时期教育界的困苦生活。文化村的教授们在艰难困苦中有着不同的抉择和命运:唐子安继续坚持清贫的教师生活,谈伯平在病痛的挣扎和孤寂中悄然逝去,苏伴云青云直上做了官人,梁教授、洪安东弃笔从商,华傲霜则经过一番爱情的追逐,嫁给了企业家夏山青。
张恨水作品典藏:金粉世家(精) 电子书
《金粉世家》是现代小说家张恨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以北洋军阀内阁总理金铨封建大家族为背景,以金铨之子金燕西与平民女子冷清秋由恋爱、结婚到反目、离异的婚姻为主线,揭露了封建官僚及其妻妾子女空虚、堕落的精神世界和没落腐朽的生活,为豪门贵族描写了一部活生生的兴衰史。小说全书112回,穿插金家20多个人物的生活故事,色彩瑰丽,散而不乱。小说故事轻松热闹,情调伤感,消闲意味浓厚,发表后深受市民读者的喜爱
张恨水作品典藏:燕归来(精) 电子书
《雁归来》为张恨水作品典藏之一,本书为张恨水作品典藏的一本,本书中作者民国十八年陕甘两省大灾荒时的惨况,刻画了保卫团和军队如何鱼肉百姓的行径,愤怒地控诉了社会的腐败,反映了民生疾苦,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张恨水作品典藏·啼笑因缘(精) 电子书
本书为张恨水作品典藏的一本,主要描写旅居北平的江南大学生樊家树和天桥唱大鼓的姑娘沈凤喜之间的恋爱悲剧,同时又穿插了大家闺秀何丽娜对樊家树坚持不懈的追求,卖艺为生的关寿峰之女秀姑对樊家树的暗恋,军阀刘德柱仗势霸占民女以及豪侠仗义的关氏父女锄强扶弱等情节。该书情节曲折、人物性格鲜明、京味浓郁,出版后一时洛阳纸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