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学

工程测量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内容丰富,包含建筑测量、道路测量、桥隧测量、地籍测量、变形监测等等内容,适合根据不同学时选择不同的内容讲授。

内容简介

本教材是根据高等学校及职业技术院校、中专校土木大类专业的实际需要,结合工程测量规范、新技术、新标准进行编写。主要内容包括:高程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测量误差基本理论、全站仪及全球定位技术、小区域控制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地形图的应用、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测量、道路工程测量、桥梁与隧道工程测量、变形监测。

作者简介

作者李章树,西华大学,副教授,1997年起至今,在西华大学从事建筑工程测量(土木工程专业本科、56学时)、道路工程测量(土木工程专业本科、56学时)、土木工程测量(土木工程专业本科、56学时)、工程测量技术及应用(土木工程专业本科、32学时)、建筑工程测量(48学时、建筑工程专业专科、工程造价专业本科、专科)、交通土木工程测量(56学时,交通工程专业本科)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工程测量学简介

1.1.1 工程测量学概述及任务

1.1.2 测绘学的分类

1.2 地面点位的表示方法

1.2.1 地球形状和大小

1.2.2 参考椭球体

1.2.3 测量坐标系

1.2.4 我国大地坐标系的建立

1.2.5 高程

1.3 地球曲率对测量工作的影响

1.3.1 水准面曲率对水平距离的影响

1.3.2 水准面曲率对水平角的影响

1.3.3 水准面曲率对高差的影响

1.4 测量工作概述

1.4.1 测量的基本工作

1.4.2 测量的基本原则

习题

第2章 高程测量

2.1 高程测量概述

2.2 水准测量的原理

2.3 水准测量的仪器和工具

2.3.1 水准仪的基本构造

2.3.2 水准尺和尺垫

2.3.3 微倾式水准仪的使用

2.4 水准测量方法

2.4.1 水准路线的形式

2.4.2 水准测量的施测方法

2.4.3 观测成果处理

2.5 三、四等水准测量

2.5.1 观测方法

2.5.2 计算与检核

2.5.3 观测成果的处理

2.6 微倾式水准仪的检验和校正

2.6.1 微倾式水准仪的主要轴线及应满足的几何条件

2.6.2 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2.7 水准测量的误差及其消减方法

2.8 自动安平水准仪

2.8.1 自动安平原理

2.8.2 自动安平水准仪的使用

习题

第3章 角度测量

3.1 角度测量原理

3.1.1 水平角测量原理

3.1.2 竖直角测量原理

3.2 光学经纬仪

3.2.1 DJ6光学经纬仪的基本构造

3.2.2 DJ2光学经纬仪的基本构造

3.3 光学经纬仪的安置和使用

3.3.1 经纬仪的对中和整平

3.3.2 照准目标

3.3.3 读数

3.3.4 合零

3.4 水平角测量

3.4.1 测回法

3.4.2 方向观测法(全圆测回法)

3.5 竖直角测量

3.5.1 竖盘装置

3.5.2 竖直角的观测

3.5.3 竖直角的计算

3.5.4 竖盘指标差

3.6 经纬仪的检验和校正

3.6.1 经纬仪应满足的主要条件

3.6.2 经纬仪的检验和校正

3.7 角度测量的误差分析

3.7.1 仪器误差

3.7.2 观测误差

3.7.3 外界条件的影响

3.7.4 角度测量的注意事项

3.8 电子经纬仪

3.8.1 电子经纬仪构造

3.8.2 电子经纬仪测角原理

习题

第4章 距离测量

4.1 钢尺量距

4.1.1 直线定线

4.1.2 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

4.1.3 钢尺精密量距

4.1.4 钢尺量距的误差分析和注意事项

4.2 视距测量

4.2.1 视距测量原理

4.2.2 视距测量的观测、计算

4.2.3 视距测量误差与注意事项

4.3 光电测距

4.3.1 电磁波测距原理

4.3.2 红外测距仪及其使用

4.3.3 测距成果改正计算

4.3.4 测距仪的测距误差和标称精度

4.4 直线定向

4.4.1 三北方向

4.4.2 直线定向的基本方向

4.4.3 方位角与象限角

4.4.4 正、反坐标方位角

4.4.5 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4.5 用罗盘仪测定直线的磁方位角

4.5.1 罗盘仪

4.5.2 磁方位角测定的注意事项

习题

第5章 测量误差基本理论

5.1 概述

5.1.1 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

5.1.2 测量误差的分类

5.2 评定精度的指标

5.2.1 中误差

5.2.2 极限误差

5.2.3 相对误差

5.3 误差传播定律

5.3.1 倍数函数

5.3.2 和差函数

5.3.3 一般线性函数

5.3.4 非线性函数

5.4 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

5.4.1 算术平均值

5.4.2 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

5.4.3 用改正数求中误差

5.5 加权平均值及其中误差

5.5.1 权的概念

5.5.2 权与中误差的关系

5.5.3 加权平均值及其中误差

习题

第6章 全站仪及全球定位技术

6.1 全站仪介绍

6.1.1 全站仪外观

6.1.2 辅助工具

6.1.3 全站仪的基本介绍

6.2 全站仪的基本操作与使用方法

6.2.1 全站仪的应用

6.2.2 全站仪的使用

6.2.3 全站仪基本测量模式具体使用介绍

6.3 全站仪程序测量

6.3.1 坐标放样测量

6.3.2 对边测量

6.3.3 悬高测量

6.4 全站仪观测误差

6.5 全站仪测距误差的检验

6.5.1 测距仪的检视

6.5.2 测距常数的测定

6.5.3 全站仪使用的注意事项与维护

6.6 全球定位系统(GPS) 概述

6.6.1 GPS系统的组成

6.6.2 GPS卫星信号

6.6.3 GPS坐标系统

6.7 GPS定位基本原理

6.7.1 测距码伪距测量与绝对定位

6.7.2 载波相位测量与相对定位

6.8 GPS测量外业实施及内业处理

6.8.1 GPS控制网的布设形式

6.8.2 GPS控制点选点要求

6.8.3 GPS控制网的外业观测

习题

第7章 小区域控制测量

7.1 控制测量概述

7.1.1 平面控制测量

7.1.2 高程控制测量

7.1.3 控制测量的一般作业步骤

7.1.4 平面控制点坐标计算基础

7.2 导线测量

7.2.1 导线的布设形式

7.2.2 导线外业测量工作

7.2.3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7.2.4 以坐标为观测值的导线测量

7.3 控制点加密

7.3.1 前方交会

7.3.2 后方交会

7.3.3 测边交会

7.4 三角高程测量

7.4.1 三角高程测量的原理

7.4.2 三角高程测量的基本公式

习题

第8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8.1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8.1.1 地形图的比例尺

8.1.2 比例尺精度

8.1.3 地形图符号

8.1.4 图廓及图廓外注记

8.1.5 地物和地貌在地形图上的表示方法

8.2 大比例尺地形图解析测绘方法

8.2.1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8.2.2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工作

8.3 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

8.3.1 数据采集

8.3.2 地形图要素分类和代码

8.3.3 地形图符号的自动绘制

8.3.4 数字地形图编辑和输出

8.4 地籍测量简介

8.4.1 地籍测量的任务和作用

8.4.2 地籍测量平面控制测量

8.4.3 地籍调查

8.4.4 地籍图测绘

8.4.5 识读地籍图示列

习题

第9章 地形图的应用

9.1 地形图的基本应用

9.1.1 量取点的坐标

9.1.2 量测两点间的距离

9.1.3 量测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9.1.4 确定地面点的高程和两点间的坡度

9.1.5 面积量算

9.2 地形图在工程上的应用

9.2.1 绘制断面图

9.2.2 按限制坡度选线

9.2.3 确定汇水面积

9.2.4 根据等高线整理地面

9.2.5 体积计算

习题

第10章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10.1 概述

10.1.1 施工测量概述

10.1.2 施工测量的精度

10.2 施工控制测量

10.2.1 平面控制测量

10.2.2 高程控制测量

10.3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10.3.1 测设已知水平距离

10.3.2 测设已知水平角

10.3.3 测设已知高程

10.4 平面点位的测设方法

10.4.1 直角坐标法

10.4.2 极坐标法

10.4.3 角度交会法

10.4.4 距离交会法

10.4.5 全站仪坐标测设法

10.4.6 GPS坐标测设法

10.5 已知坡度线的测设

10.5.1 水平视线法

10.5.2 倾斜视线法

习题

第11章 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11.1 概述

11.2 施工控制测量

11.2.1 施工场地的平面控制测量

11.2.2 施工场地的高程控制测量

11.3 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11.3.1 施工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11.3.2 建筑物的定位和放线

11.3.3 建筑物的基础施工测量

11.3.4 墙体施工测量

11.4 工业厂房施工测量

11.4.1 厂房矩形控制网的建立

11.4.2 厂房柱列轴线与柱基施工测量

11.4.3 厂房预制构件安装测量

11.4.4 烟囱、水塔施工测量

11.5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

11.5.1 外控法

11.5.2 内控法

11.6 建筑竣工总平面图的编绘

11.6.1 编制竣工总平面图的目的

11.6.2 竣工测量

11.6.3 竣工总平面图的编绘

习题

第12章 道路工程测量

12.1 概述

12.2 铁路勘测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

12.2.1 初测

12.2.2 定测

12.3 铁路线路施工测量

12.3.1 线路复测

12.3.2 护桩的设置

12.3.3 路基边坡放样

12.3.4 竖曲线测设

12.4 铁路线路竣工测量

12.5 公路工程测量

12.5.1 公路勘测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

12.5.2 公路施工测量

习题

第13章 桥梁与隧道工程测量

13.1 概述

13.2 桥梁施工控制测量

13.2.1 桥梁平面控制测量

13.2.2 桥梁高程控制测量

13.3 桥梁施工放样

13.3.1 桥梁墩、台定位放样

13.3.2 桥梁墩、台细部施工放样

13.3.3 桥梁架设施工测量

13.4 桥梁变形监测

13.5 隧道施工控制测量

13.5.1 隧道贯通误差估算

13.5.2 隧道洞外平面控制测量

13.5.3 隧道洞外高程控制测量

13.5.4 隧道洞内外联系测量

13.5.5 隧道高程联系测量

13.5.6 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

13.5.7 隧道洞内高程控制测量

13.6 隧道施工测量与竣工测量

13.6.1 隧道平面掘进时的测量工作

13.6.2 隧道竖直面掘进方向的测量工作

13.6.3 隧道结构物的施工放样

13.6.4 竣工测量

习题

第14章 变形监测

14.1 变形监测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14.1.1 变形监测的基本概念

14.1.2 变形监测的内容

14.1.3 变形监测的目的和意义

14.2 变形监测的特点和方法

14.2.1 变形监测的特点

14.2.2 变形监测的方法

14.3 建筑物的变形监测

14.3.1 变形监测网的布设

14.3.2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

14.3.3 倾斜观测

14.3.4 建筑物的水平位移观测

14.3.5 挠度观测

14.3.6 裂缝观测

14.4 变形分析与成果整理

14.4.1 变形分析概述

14.4.2 变形分析的一般过程

14.4.3 观测成果的整编

14.4.4 变形观测成果的分析

习题

参考文献

工程测量学是2019年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李章树。

得书感谢您对《工程测量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工程制图 电子书
本书按照画法几何、制图基础、工程制图和计算机绘图4大部分形成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投影法与三视图、基本体的视图等。
路基工程 电子书
本书为普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新编系列教材之一。本书共分为8章,分别为绪论、路基构造及设计、过渡段设计、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路基防排水和防护、路基支挡结构设计、特殊路基、路基施工。各章均有例题和习题,以便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领域中的铁道工程、道路工程、地下工程、岩土工程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道路与铁道建设、交通部门有关技术及管理人员的参考用书。
工程数学 电子书
本书包括线性代数与概率论两部分内容。线性代数主要包括行列式、矩阵、向量空间、线性方程组、二次型等基本理论;概率论主要包括随机事件、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及分布函数。
工程测量 电子书
本书共十八章。内容包括概述、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小区域控制测量、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地形图的应用、测设的基本工作、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工测量、大坝施工测量、输电线路设计测量、输电线路施工测量、变形观测、3S及北斗导航技术简介、地质勘探工程测量和隧道工程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