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人类学

建筑人类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综述性的论著,依照人类学学科发展的脉络,把人类学家们对于建筑形式与空间所作的思考进行了详尽的梳理。作者维克托·布克利兼有艺术学、人类学和考古学的专业背景,为伦敦大学学院物质文化领域教授。

本书第 1 章勾勒了 18、19 世纪人类学对建筑的思考,尤其是“人类心理一致性”的概念及其后续的影响,包括化石隐喻及此后的语言学转向 ;第 2 章则考察了考古学、尤其是民族考古学中对于建筑等物质文化的研究,展现了考古学与“快照式”研究截然不同的长时间视角是如何对物质变迁进行解读的;第3章以家屋社会为重点,在这一理论下,建筑不仅是社会关系的反映,而且在社会关系的再生产中发挥着主动的建构作用 ;第 4 章关注的则是监狱、酒店、社区等各种各样的机构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 ;第 5 章以消费实践和家居空间为主要对象,讨论了他们如何促成了各种流动、管控以及道德人格的产生;第 6 章考察的是身体与建筑之间的密切关系,两者深深地彼此重叠交缠,不论是涉身化还是离身化的形式都对社会生活产生着影响;第7章讨论了建筑形式的破败和毁坏可能产生的生产性效果,使全书讨论的范围覆盖到了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

作者简介

维克托·布克利(Victor Buchli)是英国 伦敦大学学院人类学系物质文化方向的教授。

自从人类学作为一个学科存在以来,人类学家就在思考建筑形式。这本书首次综述式地展示了人类学家怎样去研究建筑,以及研究所

带来的丰富思想和信息。

该书聚焦于居住空间——人类学家传统上十分熟悉的研究语境,解释了人类学家们如何思考公共与私人的边界,性别、性和身体,建成形式以及材料的物质性,建筑技术和建筑表现。每一章都使用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案例进行研究,从人类学内部考察建筑到底“做”了什么——建筑如何塑造人与形态,如何维系和解析社会关系。

《建筑人类学》一书对于人类学、物质文化、地理、社会学、建筑理论、设计和城市规划的学生来说,均是一本重要读物。

章节目录

引言

第1章 漫长的19世纪

第2章 建筑与考古学

第3章 社会人类学与列维-斯特劳斯的家屋社会

第4章 机构(制度)与社区

第5章 消防研究与家庭

第6章 涉身化与建筑形式

第7章 建筑形式的偶像破坏主义、破败与毁坏

后记

注释

参考书目

译后记

建筑人类学是2018年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英]维克多·布克里。

得书感谢您对《建筑人类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智能家居:商业模式+案例分析+应用实战 电子书
智能家居现状、商业模式及行业巨头案例分析
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考试历年真题详解——专业案例篇 电子书
本书以清风注考版注册暖通空调专业考试历年真题详解为基础,融合了GOGO培训班各位老师的研究成果,也采纳了两年来广大考友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精心编写而成。本书紧扣考试大纲和规范,针对2006~2020年注册暖通空调专业考试历年考试真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并对必要的知识点进行了扩展延伸。参编人员均为高分通过考试的考友和授课名师,有丰富的注册考试及工程设计经验,真正从考生的角度深入分析题目,题目详解逻辑性强、
电子建设工程预算定额 HYD 41-2015 第五册 洁净厂房、数据中心及电子环境工程 电子书
  《电子建设工程预算定额》(共五册)经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工信厅规【2015】77号文批准发布,自2015年8月1日起实施。  《电子建设工程预算定额HYD41-2015(第五册洁净厂房、数据中心及电子环境工程)》定额是该套定额的第五册,包括洁净厂房、数据中心及电子环境工程的概预算定额等。  《电子建设工程预算定额HYD41-2015(第五册洁净厂房、数据中心及电子环境工程)》是编制施工图预算、进行
清水、预制、装饰混凝土及GRC裂缝的成因、预防与处理 电子书
本书结合建筑工程实例,系统介绍了混凝土裂缝的基本知识,列出了建筑领域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裂缝清单,分析了各种裂缝的机理与成因,给出了预防裂缝的措施和修补办法。裂缝不仅是施工或构件制作环节中引发的问题,许多裂缝与甲方和设计方有关;一些非荷载效应裂缝和异形形体、新材料裂缝也与规范覆盖不够或规定不细有关。但绝大多数裂缝是可知可控的。本书给出了甲方、设计、混凝土搅拌站、构件预制、现浇混凝土施工与预制构件安装
智慧城市 顶层设计与实践 电子书
  1、本书在结合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采用理论与实践两条主线逐步展开的方式,分析新形势、新技术、新需求、新趋势,构建顶层设计方法论和架构体系,阐述智慧城市建设的全新思路、特色理念、创新模式和务实做法,对国内外其他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具有极大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2、本书作者将自己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思考和探索系统地呈现在本书中,使得本书全面涵盖了智慧城市建设的三个层面,既有高层决策层的战略构想,又有中间指挥层的战术运用,更有下面操作层的可落地的务实做法,可以极大地帮助广大读者系统了解智慧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