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 施耐庵著

水浒传 施耐庵著

免费查看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1、“四大名著”精装版,内附名家彩色画作,让阅读更有趣。

2、去粗取精、章回导读、文中夹注,轻松呈现原著精华之处。

3、从这里开始,爱上阅读,走进传世名作,领略古典文学之美。

4、提倡经典精读,引导青少年回归阅读本质

5、开创中国白话文长篇小说的先河之作,史诗般的笔触挥洒出跌宕起伏的情节。豪气干云的英雄傲然立于茫茫天地间。

内容简介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小说起源于北宋末年宋江等36人的农民起义故事,经过金元时期的说书、戏曲等表演形式逐渐发展成熟;并经过这些艺人的艺术加工,编成话本和杂剧在民间广为传唱。元末明初,施耐庵和他的学生罗贯中在民间故事、话本、戏曲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性的再创造,于是就写成了中国一部白话文章回小说《水浒传》。书中刻画了一批以宋江、吴用、鲁智深、林冲、武松、李逵、孙二娘等为代表的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形象。108位梁山好汉的出身、经历和遭遇各有不同,代表着社会不同层面的人群,更烘托出朝政混乱下官逼民反的大主题,反映出市民阶层抵制暴政、向往自由的人生追求。

作者简介

施耐庵(约1296—约1370),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泰州兴化人,祖籍苏州。他博古通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辞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等,一切技术无不精通。35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家闭门著书,与拜他为师的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关于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章节目录

水浒传

第一回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 001

第二回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 007

第三回  鲁智深醉闹五台山 / 014

第四回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 021

第五回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 027

第六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 033

第七回  汴京城杨志卖刀 / 039

第八回  吴用智取生辰纲 / 046

第九回  宋公明私放晁天王 / 055

第十回  晁盖巧夺梁山泊 / 061

第十一回 景阳冈武松打虎 / 070

第十二回 武松醉打蒋门神 / 077

第十三回 张都监血溅鸳鸯楼 / 084

第十四回 小李广夜闹清风寨 / 090

第十五回  霹雳火夜走瓦砾场 / 095

第十六回  黑旋风斗浪里白条 / 102

第十七回  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 109

第十八回  宋公明两打祝家庄 / 116

第十九回  宋公明三打祝家庄 / 124

第二十回  宋江大破连环马 / 132

第二十一回 众虎同心归水泊 / 140

第二十二回 晁盖曾头市中箭 / 146

第二十三回 吴用智赚玉麒麟 / 152

第二十四回 宋江兵打北京城 / 158

第二十五回 宋公明夜打曾头市 / 164

第二十六回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 171

第二十七回 宋公明全伙受招安 / 188

第二十八回 宋江东京城献俘 / 196

第二十九回 宋公明衣锦还乡 / 203

第三十回  宋公明神聚蓼儿洼 / 217

水浒传 施耐庵著是2018年由古吴轩出版社出版,作者[明]施耐庵。

得书感谢您对《水浒传 施耐庵著》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希腊罗马神话与传说中的恋爱故事 电子书

二十多篇爱情故事,演绎着种种的神神之恋和神人之爱!
人民邮电出版社 作文急诊室 电子书

1.内容紧扣孩子的写作痛点以孩子在审题选材、谋篇布局、语言表达方面的写作问题为切入点,给出了针对性的药方,并进行了详细地讲解,有修改步骤,有优秀范文呈现,手把手指导孩子写真事,...
人民邮电出版社 作文有道 电子书

从经典作品中吸取写作营养写得出,写得顺,写得美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作序推荐李海华老师精心讲授语言、外貌、动作、神态、环境、心理、场面精彩描写7大方面20招;题目、开头、结尾、...
寻找语文王国 电子书

《寻找语文王国(基础知识篇)》以万里路和万卷书兄妹俩寻找语文王国的奇妙历程为主要线索,将丰富的小学语文基础知识融入其中,通过一个个鲜活有趣的故事,带领孩子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分享成长的收获。
80天环游地球(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电子书

  对于当代人来说,环球旅行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在19世纪,人们只能乘坐火车、轮船或骑马旅行,如果有人打赌说他可以用80天环绕地球一周,在当时简直不可想像。《80天环游地球...
小海蒂(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电子书

    《中小学必读丛书》系列图书邀请国内著名作家、学者、专家参与选目、编辑出版的一套目前国内规模较大、内容比较完备的课外阅读丛书。在阅读中提升学生词汇和语感,在实践中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