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中国传统音乐具有十分悠久的发展历史,凝聚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精神的凝结,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其包含内容很广泛,在体裁上形式多样,作品数量方面十分惊人,需要我们学习、研究和弘扬。
内容简介
本书汲取了大量交叉学科的知识及学术前沿的理论,参考了广泛的资料和文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全书视角新颖独特,重于中国传统音乐艺术内涵与文化依托;形态剖析另辟蹊径,有理有据,有“述”有“作”,层次清楚。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历史渊源、音乐体系、形态学的理论建设,音乐理论的自然与社会属性、遗传基因、发展的三大历史时期,音乐种类的艺术特征、传承发展和传统综合性乐种等诸多理论、音乐事象进行了阐释、分析、论述。 本书是一部具有实践性和现实意义的著作,既可填充课程教学需要,亦可丰富和完善传统音乐理论,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艺术良性发展。
作者简介
作者马希刚,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双师型教师。任教于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主要从事音乐美学、民族音乐学、中国传统音乐、西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等课程的教学与理论研究。
出版著作:《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民族音乐理论与教学研究》《钢琴调律调整理论与应用》等。主持多项课题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及创作作品二十余篇(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国传统音乐的历史渊源
一 中原音乐文化
二 四域音乐文化
三 外国音乐文化
第二节 中国传统音乐界定及类型
一 中国传统音乐的界定
二 中国传统音乐的类型划分
第三节 中国传统音乐的主要艺术特征
一 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特点
二 中国传统音乐的形态特点
拓展与探究
第二章 中国传统音乐的理论研究
第一节 中国传统音乐的音乐体系
一 中国乐系
二 欧洲乐系
三 波斯—阿拉伯乐系
第二节 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的属性及形态学理论建设
一 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的自然与社会属性
二 中国传统音乐形态学的理论建设
第三节 中国传统音乐的遗传基因
一 音乐遗传基因形成的客观条件——五态
二 分析音乐遗传基因的四条途径——四径
三 音乐遗传基因的分布状况——三线
拓展与探究
第三章 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的三大历史时期
第一节 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的形成期
一 音乐体裁方面的表现
二 旋律音调、音阶形式方面的表现
三 音乐美学思想方面的表现
四 音乐艺术形式方面的表现
第二节 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的融合期
一 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冲击
二 中国音乐的国际化
三 歌舞大曲的繁荣发展
第三节 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的传承期
一 传承期的典型特点
二 音乐理论成果
拓展与探究
第四章 民歌、歌舞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节 民歌艺术的历史传承
一 民歌的发展历史
二 民歌的内涵与人民生活的关系
三 民歌的体裁与歌种
四 民歌的基本曲式
第二节 歌舞音乐的发展
一 歌舞音乐概述
二 歌舞音乐的艺术特征
三 歌舞音乐的体裁与歌种
拓展与探究
第五章 曲艺、戏曲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节 曲艺音乐历史文化探析
一 曲艺音乐的发展与演变
二 曲艺腔调的不同类型
三 曲艺音乐的唱腔分类
第二节 戏曲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一 戏曲的特征
二 戏曲的主要代表剧种
三 戏曲音乐的传承与新发展
拓展与探究
第六章 民族器乐、乐器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节 民族器乐概述
一 民间器乐演奏在中国人民生活中的地位
二 民族乐器的类别
三 民族器乐的界定
四 民族器乐的特征
五 民族器乐曲的结构与标题
第二节 民族器乐的发展历史
一 原始时期的民族器乐
二 先秦时期的民族器乐
三 秦汉时期的民族器乐
四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器乐
五 隋唐时期的民族器乐
六 宋元时期的民族器乐
七 明清时期的民族器乐
八 近现代民族器乐
第三节 民族乐器的改革与演奏艺术的新发展
一 民族传统乐器改革
二 民族乐器演奏艺术的创新
第四节 欣赏曲例
一 笛曲《喜相逢》简介
二 唢呐曲《小开门》简介
三 河北吹歌《放驴》简介
拓展与探究
第七章 文人、宫廷、宗教音乐的文化探析
第一节 文人音乐
一 文人音乐概述
二 文人音乐的分类
三 文人音乐的审美特征
第二节 宫廷音乐
一 宫廷音乐概述
二 宫廷音乐的分类
三 宫廷音乐的审美特征
第三节 宗教音乐
一 宗教音乐概述
二 佛教音乐
三 中国伊斯兰教音乐
拓展与探究
第八章 传统综合性音乐种类的传承与研究
第一节 综合性乐种概述
一 历史久远
二 遗产丰富
第二节 综合性乐种选介
一 福建南音
二 囊玛
三 新疆十二木卡姆
拓展与探究
参考文献
中国传统音乐概论是2021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马希刚。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传统音乐概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