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深入评析从鲁迅、茅盾到路遥、格非的现当代文学名作。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专题研究论集,对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春蚕》和《子夜》、柳青的《创业史》、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和格非的《望春风》等小说有别开生面的解读;对冯至、刘梦苇、老舍、废名、何其芳、钱锺书、卞之琳、吴兴华及朱英诞等人的诗文及相关文献,也有独到的发掘和精细的解析。
作者简介
作者解志熙,1961年10月生于甘肃省环县,文学博士,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著有《生的执著——存在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美的偏至——中国现代唯美-颓废主义文学思潮研究》《考文叙事录——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校读论丛》《文学史的“诗与真”——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校读论集》《文本的隐与显——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校读论稿》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蒙冤的“大哥”及其他
一
二
三
四
“毛戴”的影射问题
疑义相与析:“毛戴”到底是什么意思?
茅盾创作的“莫须有”之过
一卷难忘唯此书
此情可待成追忆:我的《创业史》阅读记略
且真且善的制度创新:从互助组到合作社的创业故事
体贴入微的心性深度:《创业史》与“人的文学”之转进
抒情的写实主义:《创业史》的艺术成就
经典的回味
一
二
三
四
乡土中国的文学纪传
一
二
三
四
夏夜读书记
读李唐的《菜市场里的老虎》
读董夏青青的《黑拜》
小说之大说
承担生命 执着文学
“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青年诗人冯至的独特创造
《十四行集》:中国新诗进入成熟的中年之标志
杜甫与歌德研究及其他:兼通中西的学术大家冯至
附:冯至诗文选刊
意外的收获
《孤鸿集》“序诗”的再发现
鲁迅留存的刘梦苇遗诗《醉之夜》及其他
附:《醉之夜——呈元武》手稿
童真与世故的对立
《几个小意见》及其他
何其芳佚文三篇辑校
给学生文艺社的一封信
一个关于写作的附注
怎样研究文学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何其芳的变与不变
艺文有奇传,只怕想当然
一
二
三
四
“采薇阁”外也论诗
祝贺与补正:关于《朱英诞集》
面对日本人和周作人:朱英诞在沦陷区之德行
似新实旧的才士诗路:朱英诞的迷盲与现代派诗的问题
谁知明月照沟渠:不懂胡适之与污蔑戴望舒的朱英诞
附:关于“叶维之”
《“蝗灾”》及其他
杂文还是通讯:穆旦的“还乡记”释义
一篇被遗漏的“还乡记”和穆旦的“再还乡”
《拉丁亚美利加之透视》:“慕旦”的译文及其他
任慧眼不如多用心
新诗律问题的再商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永远的塔
独立高原自咏思
农谚的宝库 务农的指南
最关情处是故乡
探寻“中国特色的新诗”
严肃认真地为人与为学
博学于文 行己有耻
“质本洁来还洁去”
《围城》与《汤姆·琼斯》:杨绛先生的一封回信
“默存”的存在主义:钱锺书先生的一封回信
“行己有耻”:临危有节的钱、杨二先生
为了告别的纪念
鲁迅研究史之补正:陈涌先生并没有忽视“思想革命”
公正的历史评价:陈涌先生晚年的“周扬论”
迟到的“补天”之思:《漫谈周扬》的理论探索
不约而同的探索:从陈涌先生说到支克坚先生
难得是认真
进退辩证法
“观人于微而知其著”
真正的问题不在“西式论文”的形式
探寻文学行为的意义
虚荣时代的学术守望
清华园里谈读书
书信背后有故事
后记
寄堂丛谈:新文学论说集是2020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者解志熙。
得书感谢您对《寄堂丛谈:新文学论说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