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与社会:互联网人类学研究前沿

网络与社会:互联网人类学研究前沿

立即阅读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从人类学的角度来探究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内容简介

本书是2016年中旬在中山大学召开的“第一届互联网人类学学术研讨会”参会嘉宾的论文集,内容涉及:重点关注互联网对人的日常生活的改变和重塑;围绕互联网作为虚拟空间所展示出的区别于真实空间的特征进行的人的行为的文化解释,理解不同主体的网络实践;发现互联网技术所支持的网络组织及其特征,讨论网络共同体的文化内涵;针对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反思传统人类学研究的当代局限,同时展望人类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在未来的延展性和可能。

作者简介

作者姬广绪,男,1982年生,辽宁沈阳人,人类学博士,中山大学移民与族群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本科、硕士、博士分别就读于沈阳大学经济学系、辽宁大学民俗学专业、中山大学人类学专业。主要研究领域为互联网人类学、都市人类学。先后在《广西民族大学学报》、《思想战线》、《学术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文前辅文

序言

互联网的文化影响

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人类学研究

摄影与社会生活:中国网络摄影爱好者的民族志理论提纲

互联网影响下的乡村社会关系变迁

微信朋友圈点赞:网络个体互动的群体性意涵

雾霾文化的网络社会学考察

微信红包社交化

互联网与特殊群体

微商妈妈:互联网时代的全职母亲

视障者、互联网与残疾的包容性发展

管控·痴迷·融入

连接·断裂·演化

互联网自组织

网络共同体的构建

自组织的二重性分析

“二点五次元”:从中国女仆咖啡厅看网络线下自组织

虚实相嵌:城市移民社区广场舞大妈亚文化空间的形塑

“我跑我晒故我在”:跑步App使用者的线上“真实”与社交互动

互联网人类学理论展望

建构信息社会学的新研究议程

网络族群的缘起与发展

社交网络与微众文化的兴起

关系型消费的建构

操控、赋权、话语空间:理解社交媒体广告的三个维度

网络与社会:互联网人类学研究前沿是2018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姬广绪。

得书感谢您对《网络与社会:互联网人类学研究前沿》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权力的生成:香港市区重建的民族志(田野中国) 电子书
在中国人类学学界里,这是一部建立在长时间田野作业基础上的有关香港社会的著作。
女性与亲情文化.历史人类学小丛书 电子书
本书基于作者及其亲族长辈的亲身经验、经历,结合地方文献,探讨了较广泛地存在于湘东南一带的“讨鼓旗”习俗,分析其形成的历史人类学逻辑。并延伸探讨湘东南一带迥异于北方民歌《小白菜》流传地域(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女性对于不同类型子女(丈夫与前妻所生子女、本人与前夫所生子女)的亲情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历史人类学与历史文化地理理念,提出“亲情的地域类型”学术概念。这一概念可望在其他地域的同类研究中加以推广。
社会网络与劳动力市场 电子书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边燕杰利用社会网络理论研究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作品。
地势与政治:社会文化人类学的视角 电子书
本书提出的政治地势学理论,以及理论背后包含的“人类学本体论”转向已经成为国际人类学界乃至整个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潮流。
区块链与人工智能:构建智能化数字经济世界 电子书
本书立足于人类社会数字化所面临的困境,从区块链与人工智能结合的角度,阐述数字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