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14年卷)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14年卷)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2014年卷。

内容简介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是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主办的连续性学科出版物。本卷分为史学前言、贯通性研究、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中国古代史学、中国近现代史学、外国史学、历史文献学、书评、会议综述等板块,所收录的文章不仅关注史学发展的前沿领域,也重视探讨中国史学与西方史学的不同特质,并用比较的视角审视二者的差异,以寻求共同的规律,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编者杨共乐,1962年出生于浙江诸暨,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主要从事史学理论与外国史学史、古代罗马史及中西古代历史比较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代表性著作有:《罗马社会经济研究》《古代罗马史》(与李雅书先生合著)、《早期丝绸之路探微》等,发表论文百余篇,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多项,多次荣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曾任中国世界上古史学会副理事长;兼任北京市历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是第七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本期文章

卷首语

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略说撰写多民族历史传统的阶段性特征

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是历史的必然

一部里程碑式的好书

影像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探析

历史学对修辞学的偏见

帛书《要》篇“巫史说”及其思想价值

《韩非子》历史思想新探

刘向、扬雄对《汉书》合传的影响

《三国志·魏志·倭人传》的史学价值

宋代历史评论的两种类型:己意解史与以经断史

钱谦益《太祖实录辨证》成书考

晚清《读通鉴论》的版本、传播及社会影响

吴泽先生与中国近代史学史研究

刘咸炘与魏晋南北朝史学研究

比较与会通:齐思和的史学风格

顾颉刚与周予同的学术交谊

古希腊人的自我与异族观念

古典作家对亚历山大之评价

评阿忒奈奥斯的“奢侈误国”理念及其循环史观

弗兰西斯·培根史学研究

公羊学与司马迁史学

何休“公羊三世说”二题

近二十年经史关系问题研究述评

史料学研究的经典之作

理论探索与学术创新

新发现的《南江先生年谱初稿》及其文献价值

区域社会史研究的新探索

求真与致用

唯物史观视域下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学科整合与理论建构

“《历史文化认同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新书发布暨学术研讨会”侧记

两校学者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座谈会纪要

附录一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大事记

附录二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论著要目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稿约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匿名审稿实施办法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14年卷)是2014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杨共乐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14年卷)》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历史语境下的德国与欧洲(北京大学史学丛书) 电子书
学术论坛“历史语境下的德国与欧洲”论文集。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卷一 电子书
读懂《通鉴纪事本末》 领悟《资治通鉴》精华。
北京史学(2019年春季刊) 电子书
《北京史学》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编辑的学术刊物,本册是2019年春季刊。
日本近世国学者的华夷论与自他认识 电子书
华夷思想是前近代东亚世界进行自我认识和他者认识的主要思维模式。本书以日本近世国学者的自他认识与传统华夷思想的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贺茂真渊、本居宣长、平田笃胤、大国隆正的自他认识来探讨国学者华夷论的特点。
北京史学(2018年秋季刊) 电子书
《北京史学》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编辑的学术刊物,本册是2020年春季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