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讲述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发展,为你展示隋唐时期科举考场上的风起云涌。
内容简介
《隋唐科场风云》全书27讲,从隋文帝杨坚为何改革传统选官制度讲起,以历史为线索结合具体案例,生动系统讲述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发展,展示了隋唐时期科举考场上的风起云涌。
书中既有对科举诞生与改革的分析,又有对科举贡献与弊端的揭露,更有对科举背景下文人心态的揭示。
《隋唐科场风云》既能让你感受到科场上成功者的喜悦,亦能让你品尝到苦战文场者的辛酸,更能让你体味到科场案的惊心动魄,而这些共同表现出了科举在唐代政治生活和文人生活中的地位。
作者简介
作者王士祥,河南延津人,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嘉宾。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讲 科举来了
什么是科举
科举的影响
一、改革传统官制
二、塑造文人品格
三、具有世界影响
四、具有当代意义
科举制度始于何时
隋文帝为何改革选官方法
一、世族弊端
二、举荐造假
三、大权旁落
隋代的秀才很难当
一、推荐的官员怕受连累
二、主管的官员刁难人
第二讲 进士科的勃兴
隋炀帝也有贡献
一、丰富考试科目
二、创设进士科
隋炀帝创设进士科的原因
进士科究竟始于哪年
进士科为何在唐初受到重视
一、推行王道政治的需要
二、进士科介于难易之间
三、有利官员仕途发展
进士科行市看好
一、报考人数
二、录取人数
第三讲 武则天推进进士科
武则天如何推进进士科
一、扩大招考范围
二、增加录取指标
三、亲自策问进士
四、重视进士官员
武则天为什么关注进士科
一、反对乱伦
二、提防心机
三、担心应谶
薛元超的遗憾
第四讲 科场案导致考试改革
惊天科场案
一、卖题受贿
二、东窗事发
三、从严惩处
四、绝处逢生
刘思立奏请改革
一、缺乏硬性标准
二、存在人情因素
为何建议考杂文
一、传统认识
二、帝王喜好
三、便于考察
第五讲 诗赋受青睐的原因
诗歌的魅力
一、历史源远流长
二、具有教化功能
三、外交赋《诗》言志
四、采诗以观民风
汉赋天下
一、司马相如
二、枚皋
赋能显才
一、曹植
二、左思
三、魏收
第六讲 科场有规范
有关文体规定
一、限题
二、限韵
三、限字
考场上也有规定
一、严设兵卫
二、许用书策
三、烧烛三条
第七讲 诗仙李白的科考之痛
诗仙印象
一、谜团重重
二、思想驳杂
三、心雄万夫
学界的“三不”之说
一、不屑
二、不敢
三、不能
尴尬的身份
一、刑家之子,难求谱牒
二、工贾异类,难预仕进
第八讲 别以为考官好当
考官和考生斗上了
一、约法三章
二、好心惹祸
三、二李开战
四、矛盾升级
五、权归礼部
六、案情回故
深陷干扰的考官
一、来自权势的胁迫
二、揭发舞弊反而遭贬
三、来自家人的干预
第九讲 推荐是公开的秘密
王维寻求推荐的经历
一、身怀四绝
二、绘画神妙
三、因才获举
杜牧真的很幸运
一、一赋名天下
二、吴太学强力推荐
三、疏野放荡的个性
荐举美谈
一、榜成龙虎
二、如此双簧
第十讲 伯乐在哪里
行卷的用意
一、什么是行卷
二、先声夺人
白居易行卷那些事儿
一、乐天其人
二、行卷顾况
三、考后忐忑
陈子昂一摔成名
一、陈子昂其人
二、智摔胡琴
遇到贵人了
一、初访获誉
二、回访未遇
第十一讲 激烈的解元之争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一、令狐楚其人
二、解试改革
三、卢宏正应举
四、马植爆冷
一决胜负
一、走近才子
二、因花相识
三、张祜力争
四、一决高下
第十二讲 成功者的好处
改换门庭
一、商贾入宦
二、诗笼碧纱
一群势利眼
一、羞夫下第
二、扫地出门
三、彭伉落驴
四、李余及第
第十三讲 却喜抱得美人归
戏里戏外是人生
一、进士狎妓
二、奇妓李娃
慧眼识得状元郎
一、女识大魁
二、李翱提婚
三、卢储催妆
幸福与门第无关
一、陆畅娶妻丞相府
二、郑颢高攀帝王家
三、不幸福的幸运儿
第十四讲 才气与运气竟成反比
才高运差的孟浩然
一、考场失利
二、又失良机
三、潇洒爽约
躺枪的杜甫
一、两度落榜
二、献赋求官
困顿科场的温庭筠
一、卷入宫廷斗争
二、行为不检挨打
三、轻薄无人相助
四、考场救人误己
第十五讲 黯然销魂的科场“英雄”
屡败屡战的举子
一、韩昌黎四举及第
二、公乘亿不识发妻
三、顾非熊蹭蹬三十
科场中的悲惨世界
一、乐极生悲
二、死去活来
三、客死他乡
无缘科场的“诗鬼”李贺
一、名人延誉
二、拒交元稹
三、麻烦来了
四、韩愈辩讳
第十六讲 孟郊悲催的科举人生
别样的《游子吟》
悲催复悲催
一日看尽长安花
考上之后也艰难
第十七讲 命运多舛的李商隐
不幸的童年
一、没落贵族
二、打击连连
数次应举
一、发奋苦读
二、屡试不第
三、终登捷径
四、党争惹祸
江湖飘零
一、命如流莺
二、辗转幕府
三、诗成大名
第十八讲 一篇佳作定乾坤
才高遮貌丑
一、试而后惊
二、学养深厚
三、见识高远
起死回生的李程
一、意外落榜
二、於陵相助
三、吕渭改错
四、破题精警
一诗定状元
一、诗歌绝佳
二、出身高贵
第十九讲 录取状元一定严肃吗
我就是状元
一、临时受命
二、微服私访
三、主考来助
四、非我莫属
我当状元我做主
一、随驾兴元
二、推荐主考
二、自定状元
歪打正着成状元
一、忠厚遭戏
二、表兄嫉才
三、“状元征兆”
四、“宰相前定”
第二十讲 状元们的八卦事
开玩笑也能当状元
一、偶遇尚书
二、信许状头
三、萧昕知举
状元也能作人情
一、慷慨仗义
二、人情状元
朝中有人好做官
一、不为人识
二、宰相拍板
三、患难相交
错认颜标作鲁公
无耻仗势强取状头
第二十一讲 都是科考惹的祸
路岩生气了
一、考生才能高
二、考生期望高
别轻易开玩笑
典型的秋后算账
一、发生争执
二、压制李回
三、穷追猛打
科场失意酿血案
一、私愤朝贵
二、投身方镇
三、策划血案
四、罪有应得
第二十二讲 震惊朝廷的长庆科案
同僚请求关照
一、当上主考官
二、同僚托情
意外发生了
一、文昌发难
二、重新考试
三、分别对待
长庆科案的背后
一、新旧贵族之间的党争
二、岗位竞争带来的矛盾
三、牛李党争的前奏
第二十三讲 发飙的考生
穆质为什么发飙
一、与科目要求有关
二、与考试形式有关
三、与穆质品性有关
穆质是怎么发飙的
一、批评皇帝事必躬亲
二、指斥求贤有违本意
三、指出天灾实是人祸
穆质的策略
一、以圣人为典范
二、以经史为根据
三、为皇帝戴高帽
第二十四讲 向宦官开炮
皇甫湜捅“马蜂窝”
一、批评百官
二、指斥宦官
老虎屁股摸不得
第二十五讲 尴尬的武举
武举什么时候开始
武举考什么
尴尬的境遇
一、武将不受重视
二、仕途发展不顺
三、直接参加战斗
成功的武举者
一、与家庭影响有关
二、与个人素养有关
三、与前期经历有关
四、与时代背景有关
第二十六讲 开放的文化政策
儒学思想是根本
从历史中找寻经验
道家文化充满智慧
第二十七讲 唐人如何说科举
令人痴狂的科举
一、天下状元第一家
二、“常胜将军”张文成
唐人的科举论争
一、玄宗的不满
二、刘峣的批评
三、杨绾的声音
四、赵匡的主张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隋唐科场风云是2019年由大象出版社出版,作者王士祥。
得书感谢您对《隋唐科场风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