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从晚晴驻外公使群体,重新认识中国近代的外交。
内容简介
一百七十多年前,欧洲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沉睡的东方世界的大门。不得不走出去,首先要解决的是沟通问题。从书中我们能够看到那时的清政府面临无才可用时是何其狼狈,也可看到在积弊已久的氛围中突出重围的士人是何其令人尊敬。中国近代的外交史是屈辱近代史的一个缩影,但也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缩影,它是这个民族走向世界的直接见证者。
本书以晚清驻外公使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综合审视这一群体的地域分布、原有职衔、年龄层次、任职年限、家庭出身、知识结构、外交阅历等基本情状的构成与演变,分析随着晚清外交的纵深发展,使臣群体在不同阶段表现出来的差异性,展现在弱肉强食的变局之下,使臣群体为维护国家权益与挽救民族危亡进行的外交抗争,以及为此承受的压力,进而解读使臣群体的时代际遇,以期能够借此深化对近代中国外交的认识。
作者简介
作者马一,男,1982年生,内蒙古包头市人,2012年毕业于暨南大学中外关系研究所,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华侨华人史。近年来,在《德国研究》《南洋问题研究》《太平洋学报》《南京政治学院学报》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参与各级课题20余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绪言
第一章 晚清驻外公使的派遣与遴选
一、派遣因由
二、遴选标准
三、派驻状况
第二章 晚清驻外公使的总体特征
一、地域分布
二、原有职衔
三、年龄层次
四、任职年限
五、家庭出身
第三章 晚清驻外公使的知识结构
一、开明士绅
二、学堂学生
三、留洋人员
第四章 晚清驻外公使的外交阅历
一、国内阅历
二、出洋阅历
第五章 晚清驻外公使个案研究
一、龚照瑗:布贩从军的洋务干将
二、钱恂:阅历丰富的守成之士
三、许景澄:任使七国的翰苑词臣
四、张德彝:学堂起家的八旗子弟
五、梁诚:留美出身的外交良才
第六章 晚清驻外公使的结局与贡献
一、外交败因
二、时代际遇
三、外交贡献
结语
参考书目
一、档案史料
二、中外著述
三、年表目录
后记
晚清驻外公使群体研究是2019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马一。
得书感谢您对《晚清驻外公使群体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