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诉:侵华日军常德细菌战受害调查

控诉:侵华日军常德细菌战受害调查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从口述史学的角度揭露和研究侵华日军常德细菌战对当地人民和社会的危害。

内容简介

运用常德细菌战受害者协会和我校细菌战罪行研究所多年的口述历史调查材料。

侵华日军常德细菌战引发了常德城乡史无前例的鼠疫大流行,造成至少7643名和平居民死亡,无数幸福安乐的家庭因细菌战而解体,饱受亲人离世之痛、备尝艰难生活之苦的受害幸存者和受害者遗属们一直铭记那些不堪回首的记忆。细菌战大诉讼让他们终于可以把数十年来郁积在心中的苦痛控诉出来,侵华日军违背国际公约、非人道的战争暴行也随之大白于天下。本书公布了部分由常德市日军细菌战受害者协会和湖南文理学院细菌战罪行研究所多年的口述历史调查材料,以其原始性、直接性、生动性、广泛性,真实再现了侵华日军常德细菌战罪行。作者从口述史学的角度切入,以历史档案文献记录为佐证,借助计量史学方法,研究和揭露侵华日军常德细菌战对当地人民和社会的危害。将日军细菌战受害研究,从人数死亡扩展到社会经济危害、社会结构危害、自然(生态)环境危害,这在国内该研究领域是第一次。

作者简介

作者朱清如,1986年毕业于湘潭大学历史系。现为湖南文理学院文史学院历史学副教授、细菌战罪行研究所主要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抗日战争史、日本细菌战史。著有《常德会战史研究》(40余万字),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

上篇 悲愤的控诉

引语

一 61名原告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时代背景

二 61名原告的组成

三 61名受害原告的诉讼历程

四 常德61名原告现状

第一章 武陵区受害原告控诉材料

一 城区受害原告控诉材料

二 城郊乡镇受害原告控诉材料

第二章 鼎城区受害原告控诉材料

一 石公桥镇受害原告控诉材料

二 周家店乡受害原告控诉材料

三 鼎城区其他乡镇受害原告控诉材料

第三章 桃源、汉寿受害原告控诉材料

一 桃源县受害原告控诉材料

二 汉寿县受害原告控诉材料

第四章 常德细菌战受害者再调查

一 常德细菌战受害原告再调查17例

二 常德细菌战城乡受害再调查9例

下篇 常德细菌战的危害

引语

第五章 常德细菌战戕害无辜居民的调查

一 调查缘起与调查网络

二 调查方式与调查结果

三 不止“7643人”

第六章 档案记录之外的细菌战受害典型灾区

一 受害典型灾区之一:蔡家湾

二 受害典型灾区之二:朱家大院

三 受害典型灾区之三:熊家村

四 受害典型灾区之四:易家湾村

第七章 计量史学视野下的常德细菌战

一 档案记录之外的常德城区第一次鼠疫流行死亡情况分析

二 常德细菌战61名原告家庭(60个)受害情况分析

三 历史档案记录的常德城区鼠疫患者分析

四 常德细菌战受害调查卷宗抽样分析

五 石公桥镇覃家岗村鼠疫受害调查分析

第八章 细菌战对常德社会经济的危害

一 “经济破坏”是日军细菌战的重要目标

二 抗战初期常德地区社会经济概貌

三 鼠疫流行对常德城乡社会经济的沉重打击

四 常德防疫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投入

第九章 常德细菌战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危害

一 鼠疫的危害

二 鼠疫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

三 鼠疫流行潜在的贻害

附录一 日军细菌战研究与“口述史料”

一 口述史料与侵华日军细菌战口述史料

二 挖掘侵华日军细菌战口述史料的必要与可能

三 搜集整理侵华日军细菌战口述史料的理论与方法

四 结语

附录二 1941-1942年常德鼠疫流行及防疫工作

一 日军策划并实施常德细菌战

二 常德鼠疫流行概况

三 常德反细菌战防疫体系的构建

四 常德两次鼠疫流行及防疫工作

五 常德防疫工作的缺失与不足

参考文献

控诉:侵华日军常德细菌战受害调查是2015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朱清如。

得书感谢您对《控诉:侵华日军常德细菌战受害调查》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我的前半生(全本)(精) 电子书
想要了解一个人的一生,最好就是去阅读他的传记,如果想要了解溥仪,那么此书是最好不过的版本。
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 电子书
一本面向大众读者的通俗历史读物,被称为 “日本近代史最前端”的著作。
“白银时代”的落地 电子书
由江西财经大学讲师邱永志所著,描述历史上“白银时代”的形成,以及由此形成一系列货币制度和形态体系。
改革之路:我们的四十年 电子书
一部当代中国经济改革简史。回顾四十年改革得失利弊,可以清楚地看到,唯有继续推进改革,才是中国保持强劲发展的关键。
张力与限界 电子书
“近世中国”系列丛书之一,对1933年-1934年中央苏区革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