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链时代”:产业链政策的国际趋势与实施路径

迎接“链时代”:产业链政策的国际趋势与实施路径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为读者了解产业链政策的国际动向和时代背景、实施产业链政策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要点等提供有益参考。

内容简介

受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分工格局、运行逻辑、规则体系、竞争范式深刻调整、加速重构,产业链成为世界各国战略竞争焦点。

本书在理论分析、国际趋势和中国产业发展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链政策”的概念,并从产业基础再造、产业链现代化、产业生态主导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深度工业化、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等角度探讨了实施“产业链政策”的“强基、韧链、优企、提效”等政策框架。

作者简介

作者盛朝迅,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供职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长期致力于产业经济与产业政策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序言

前言

第一篇 总论篇

第一章 实施产业链政策的理论依据、国际趋势与政策要点

一 理解产业政策的基本逻辑

二 全球范围内产业政策的“回潮”及产业链政策的兴起

三 产业链政策的概念内涵与理论依据

四 中国产业链政策的实践与创新

五 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二篇 强基篇

第二章 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的总体思路与主要任务

一 产业基础的基本概念与主要特征

二 当前中国提升产业基础能力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制约

三 中国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的总体思路

四 重大举措建议

第三章 新发展格局下提升中国基础研究能力的思路与对策

一 构建新发展格局对提升基础研究能力提出新要求

二 中国基础研究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三 提升中国基础研究能力的思路与建议

第四章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赋能新发展格局的潜力、路径与对策

一 从五个方面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二 面临的问题与制约

三 对策建议

第三篇 韧链篇

第五章 新发展格局下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发展的思路与策略

一 新发展格局的主要特征及内在要求

二 全球产业链重构趋势及主要影响

三 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发展面临的突出困难和现实制约

四 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发展的思路与主要任务

五 具体措施与政策建议

第六章 推进产业链现代化的思路与方略

一 产业链现代化概念内涵与主要特征

二 当前中国产业链现代化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三 推进产业链现代化的国际经验借鉴

四 推进产业链现代化的总体思路

五 具体措施与政策建议

第四篇 优企篇

第七章 培育产业生态主导企业的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

一 产业生态主导企业的内涵和主要特征

二 主要发达国家培育产业生态主导企业的做法与启示

三 中国产业生态主导企业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四 中国培育产业生态主导企业的思路与对策建议

第八章 精准施策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 政策加码促“专精特新”企业快速发展

二 整体创新能力待增强

三 优结构、强创新、拓市场、育生态

第五篇 提效篇

第九章 实施“深度工业化”战略促进产业链现代化发展

一 “去工业化”的两种类型及判断标准

二 中国“去工业化”的特征事实及其判定

三 中国出现“过度去工业化”倾向的可能原因与解释

四 结论与启示

第十章 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一 认识融合的重要价值

二 准确把握发展新趋势

三 找准关键处落子布局

参考文献

后记

迎接“链时代”:产业链政策的国际趋势与实施路径是2022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盛朝迅。

得书感谢您对《迎接“链时代”:产业链政策的国际趋势与实施路径》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牛羊全产业链开发关键技术 电子书
本书分为八个章节,阐述了牛羊养殖全产业链中的关键技术,包括优良品种与杂交利用、圈舍建设与设施配套、草料生产与高效利用、疫病防控与安全生产、规范管理与阶段饲养等。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电子书
本书共11章,主要内容包括:导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当代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要素流动与国际贸易、保护贸易政策及其理论基础、国际贸易政策工具(关税)、国际贸易政策工具(非关税贸易壁垒)、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国际贸易、贸易条约与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对外贸易发展。
马铃薯全产业链发展及其减贫模式研究 电子书
本书共十章,包括“逻辑起点:马铃薯全产业链的发展史及应用”“区域划分:资源禀赋差异与现实情境”“发展态势:我国马铃薯全产业链发展现状”“我国马铃薯全产业链发展与减贫互动机理”等内容。
区域协同低碳发展路径与政策:溢出-反馈效应的视角 电子书
区域间经济、环境溢出—反馈效应是区域协同低碳发展及相关的跨区域环境经济政策研究必须考虑的关键问题!本书从分析区域间环境溢出—反馈机制出发,提出了区域间经济和环境溢出—反馈效应测度方法及相关的区域间贸易模式系统识别方法,测算了中国三大地带、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省级等不同层次区域间的碳排放溢出—反馈效应,实证研究了碳排放视角下的区域间贸易模式、区域间碳排放转移、区域碳排放责任、区域经济格局变化的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