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柟年谱

吕柟年谱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明代理学家吕柟研究:关学与朱子学、阳明学、湛学关系。

内容简介

吕柟(1479—1542),字仲木,号泾野,是明代中期关中著名的理学家,也是明代关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吕柟之学虽以程朱为宗,对阳明学持批评态度,但他与王阳明弟子邹守益、穆孔晖、欧阳德等人往来密切,与湛若水及湛门弟子保持友好关系,并与康海、王九思、何大复等“前七子”交好。因此,详细考察吕柟的生平活动对于了解明代中期关学与朱子学、阳明学、湛学以及与文学复古运动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书包括年谱正文和附录二部分。吕柟年谱为主体,首谱文,次注文,次按语。若当年有与谱主关系紧密或为其历史背景之大事,以及关中地区理学发展的大事,则附于该年谱文之后。注文或录全文,或节要点,以说明吕柟哲学思想及社会历史活动。按语是对注文相关内容的说明或考证,包括相关事件背景补充、人物及地名介绍、相关事件考证等。附录包括吕柟思想述论、明代关学发展的基本状况和参考文献等。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吕柟学行简述

凡例

目录

吕柟年谱

成化十五年己亥(1479),一岁

成化十六年庚子(1480),二岁

成化十七年辛丑(1481),三岁

成化十八年壬寅(1482),四岁

成化十九年癸卯(1483),五岁

成化二十年甲辰(1484),六岁

成化二十一年乙巳(1485),七岁

成化二十二年丙午(1486),八岁

成化二十三年丁未(1487),九岁

弘治元年戊申(1488),十岁

弘治二年己酉(1489),十一岁

弘治三年庚戌(1490),十二岁

弘治四年辛亥(1491),十三岁

弘治五年壬子(1492),十四岁

弘治六年癸丑(1493),十五岁

弘治七年甲寅(1494),十六岁

弘治八年乙卯(1495),十七岁

弘治九年丙辰(1496),十八岁

弘治十年丁巳(1497),十九岁

弘治十一年戊午(1498),二十岁

弘治十二年己未(1499),二十一岁

弘治十三年庚申(1500),二十二岁

弘治十四年辛酉(1501),二十三岁

弘治十五年壬戌(1502),二十四岁

弘治十六年癸亥(1503),二十五岁

弘治十七年甲子(1504),二十六岁

弘治十八年乙丑(1505),二十七岁

正德元年丙寅(1506),二十八岁

正德二年丁卯(1507),二十九岁

正德三年戊辰(1508),三十岁

正德四年己巳(1509),三十一岁

正德五年庚午(1510),三十二岁

正德六年辛未(1511),三十三岁

正德七年壬申(1512),三十四岁

正德八年癸酉(1513),三十五岁

正德九年甲戌(1514),三十六岁

正德十年乙亥(1515),三十七岁

正德十一年丙子(1516),三十八岁

正德十二年丁丑(1517),三十九岁

正德十三年戊寅(1518),四十岁

正德十四年己卯(1519),四十一岁

正德十五年庚辰(1520),四十二岁

正德十六年辛巳(1521),四十三岁

嘉靖元年壬午(1522),四十四岁

嘉靖二年癸未(1523),四十五岁

嘉靖三年甲申(1524),四十六岁

嘉靖四年乙酉(1525),四十七岁

嘉靖五年丙戌(1526),四十八岁

嘉靖六年丁亥(1527),四十九岁

嘉靖七年戊子(1528),五十岁

嘉靖八年己丑(1529),五十一岁

嘉靖九年庚寅(1530),五十二岁

嘉靖十年辛卯(1531),五十三岁

嘉靖十一年壬辰(1532),五十四岁

嘉靖十二年癸巳(1533),五十五岁

嘉靖十三年甲午(1534),五十六岁

嘉靖十四年乙未(1535),五十七岁

嘉靖十五年丙申(1536),五十八岁

嘉靖十六年丁酉(1537),五十九岁

嘉靖十七年戊戌(1538),六十岁

嘉靖十八年己亥(1539),六十一岁

嘉靖十九年庚子(1540),六十二岁

嘉靖二十年辛丑(1541),六十三岁

嘉靖二十一年壬寅(1542),六十四岁

嘉靖二十三年甲辰(1544)

嘉靖二十九年庚戌(1550)

嘉靖三十二年癸丑(1553)

嘉靖三十四年乙卯(1555)

隆庆元年丁卯(1567)

参考文献

后记

吕柟年谱是201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米文科。

得书感谢您对《吕柟年谱》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白银时代”的落地 电子书
由江西财经大学讲师邱永志所著,描述历史上“白银时代”的形成,以及由此形成一系列货币制度和形态体系。
改革之路:我们的四十年 电子书
一部当代中国经济改革简史。回顾四十年改革得失利弊,可以清楚地看到,唯有继续推进改革,才是中国保持强劲发展的关键。
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 电子书
一本面向大众读者的通俗历史读物,被称为 “日本近代史最前端”的著作。
张力与限界 电子书
“近世中国”系列丛书之一,对1933年-1934年中央苏区革命的研究。
地势与政治:社会文化人类学的视角 电子书
本书提出的政治地势学理论,以及理论背后包含的“人类学本体论”转向已经成为国际人类学界乃至整个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