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学的文化精神

先秦文学的文化精神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先秦文学价值与意义的系统阐述和独到探讨。

内容简介

本书把先秦文学放在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中,系统阐述了先秦文学蕴含的艺术精神、文化品格和民族精神,重新审视了先秦文学的有关问题,有意识地打通精神思想与文学表现的隔阂,提出精神思想不仅作用于文学内容,也直接影响文学表现,对文学自觉、赋诗言志、楚辞艺术等等都进行了独到的探讨,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书中对神话的民族精神、《周易》的文学精神、《诗经》的文学自觉、赋诗言志的文学意义、诸子的思想与文风、《楚辞》的辩证艺术等等,都提出了自己的新见。本书的重点在于对先秦文学的价值与意义重新思考,从而确定其在中华文化发展、中华民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章节目录

封面

目录

作者简介

扉页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章 神话:中华民族精神的滥觞

第一节 乐观态度与坚韧意志

第二节 群体意识与献身精神

第三节 抗争意识与创造精神

第四节 上古神话的“异变”

第二章 《周易》的文化品格与文学精神

第一节 《周易》的忧患意识与文学精神

第二节 《周易》的中和之美与文学精神

第三节 《易传》的文道合一与文学精神

第三章 《诗经》的文学自觉与文化精神

第一节 《诗经》的文学自觉

第二节 《诗经》的宗国情怀

第三节 《诗经》的艺术精神

第四章 《左传》的赋诗引诗及其文化意义

第一节 赋诗言志:一个特殊的文化景观

第二节 季札礼乐:两个重审的文艺话题

第三节 赋诗引诗:三个衍生的文学意义

第五章 《论语》与中华民族精神

第一节 “无私以劳天下”的道德意识

第二节 恭敬忠敏的仁人品格

第三节 “文质彬彬”的君子风范

第四节 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

第六章 《孟子》的人文精神与文学表现

第一节 人文精神与文艺思想

第二节 文化人格与文学风格

第三节 《孟子》对先秦论说散文的推进

第七章 《庄子》“言”“意”之形态与境界

第一节 《庄子》中的“庄子”

第二节 《庄子》的言意之辨

第三节 “三言”的意义与境界

第八章 《韩非子》的法治精神与文章风格

第一节 先秦法家思想的发展

第二节 法家文化的精神内涵

第三节 《韩非子》的文章风格

第九章 《三礼》文学研究述论

第一节 《三礼》的文学价值

第二节 《三礼》的文艺思想

第三节 《三礼》与《诗》

第十章 《楚辞》的艺术辩证法

第一节 浪漫与理知

第二节 直切与迂曲

第三节 神性与人性

第四节 热烈与悲凄

第五节 时间与空间

附录一 诗意中国

附录二 盛唐气象与民族精神

附录三 经学传统的开掘与反思——读边家珍《经学传统与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形态》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简介

先秦文学的文化精神是201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庆利。

得书感谢您对《先秦文学的文化精神》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思想的乡愁:百年乡土文学与知识者的精神图像 电子书
本书从知识者自身的现代性体验出发,将他们看作是由传统到现代社会转型中,有着较为深刻体验的人。从而进一步探讨知识者与乡土文学之间的内在精神结构,即他们在塑造农民形象、书写乡土历史和文化时呈现的思想图像。在他们的文学世界,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知识者的情怀与责任,知识者与乡土、与传统、与农民之间的复杂关系及情感;也可以看到在乡村的物质与精神同处于现代境遇下,知识者做的社会及文化思考,针砭、批判,或怀想、留
思想的长河:文化与人生·京师学术随笔 电子书
这是一本哲学随笔,通俗的笔调,寓哲学智慧于日常生活之中。
性别视角下的天津文学与当代文化 电子书
本书以地域文学作品与当代文化现象为媒介,对性别理论进行了现实呈现。书中首先对女性主义的产生,以及黑人女性主义和后殖民女性主义的理论进行了解读和阐释,是因为最初的女性主义思潮和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的形成背景与中国女性的处境有颇多相似之处;其次,从性别理论视角对天津这一地域的代表作家作品进行了分析;最后,从性别理论的视角对当代中国一些与性别相关的文化现象进行了分析,展现了诸多现象中所包含的性别矛盾。
刘慈欣科幻小说与当代中国的文化状况 电子书
本书为“刘慈欣科幻小说与当代中国的文化状况”研讨会的成果。
中国历代文化名家吴敬梓的情怀与哲思 电子书
本书是武汉大学教授陈文新对清代著名文学家吴敬梓的研究性作品。全书共分为七章,分别从吴敬梓的生平、小说、文论、交游、儒生情怀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展现了吴敬梓曲折的人生经历以及贯穿他一生的儒生情怀,阐明了他小说作品的独特风格对后世文人及社会的深刻影响,能为后人了解、研究吴敬梓提供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