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的历史与问题:20世纪中国美术史学史专题研究

学科的历史与问题:20世纪中国美术史学史专题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聚焦20世纪中国美术史,收录优秀学生毕业论文。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所带往届美术史学理论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合集。

作者自2009年开始招收美术史学理论方向硕士研究生,至2018年,共毕业20余人。作者从中遴选了较优秀学生的毕业论文汇成本书。

这些学生的毕业论文的研究取向,有针对性地聚焦于20世纪的中国美术史学,其中有美术史家的个案研究,如滕固、童书业、朱杰勤、常任侠、巫鸿;有美术史学的问题研究,如关于美术史学的史观和研究方法;有文本细读,如滕固的《唐宋绘画史》、吕澎的《中国现代艺术史》等,充分体现了作者所带硕士研究生在美术史学理论方面的研究重点和学术风貌。

作者简介

编者刘新,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漓江画派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西美术家协会理事,广西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研究方向为近现代中国美术史研究、美术评论与策展。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代序

从滕固的交游看其美术史学思想的渊源及形成

一、滕固的学术经历及域外的学术渊源

(一)滕固早年的文学创作与美术涉猎

(二)滕固的留日经历及受到的学术影响

(三)滕固的留德经历及受到的学术影响

二、滕固的交游对其史学思想形成的影响

(一)梁启超的新史学对滕固美术史学思想的影响

(二)滕固与考古界朋友的交游及对其美术史学思想的影响

(三)滕固与历史学界朋友的交游及对其美术史学思想的影响

(四)滕固与艺术界朋友的学术交游——以常任侠为例

(五)滕固与刘海粟、傅雷的交游

(六)滕固留德期间与中国好友的交游

三、滕固美术史学思想的体现

(一)从《中国美术小史》看滕固美术史学思想的发轫

(二)从《唐宋绘画史》看滕固美术史学思想的成熟

结语

滕固著《唐宋绘画史》中的“风格学”考辨

一、《唐宋绘画史》之内容考辨

(一)“引论”考辨

(二)“前史及初唐”考辨

(三)“盛唐之历史的意义及作家”考辨

(四)“盛唐以后”考辨

(五)“五代及宋代前期”考辨

(六)“士大夫画之错综的发展”考辨

(七)“宋代翰林图画院述略”考辨

(八)“后期馆阁画家及其他”考辨

(九)“抽引结论”考辨

二、《唐宋绘画史》于“风格学”上的不足及问题

(一)过于依赖文献资料

(二)文献资料欠考证

(三)深受传统画史观念影响

(四)“风格发展”概念不清

(五)分期牵强

(六)偏离绘画史意义

(七)“风格学”方法之于中国绘画史研究的不适性

结语

童书业的美术史方法论研究

一、童书业的史学研究与美术史学思想

(一)童书业的史学研究

(二)童书业的美术史学思想

二、童书业的美术史研究方法及其他

(一)新历史考证法

(二)唯物史方法论的直接阐释

(三)童书业的美术史叙史模式及分期

三、以“20世纪中国山水画南北宗问题的论争”为例看童书业的学术价值

(一)美术史学界关于“南北宗论”的讨论

(二)童书业关于“南北宗论”的研究方法及学术价值

结语

朱杰勤的著述方法与美术史观考察

一、民国学术转型下的朱杰勤

(一)早期问学

(二)中山大学求学

(三)早期美术教学经验与英文论著翻译经验

二、《秦汉美术史》考察

(一)1936年版《秦汉美术史》考察

(二)1957年版《秦汉美术史》考察

(三)1936年版《秦汉美术史》与1957年版《秦汉美术史》对比研究

常任侠的艺术考古实践及艺术史研究方法

一、博学多才的学问大家

(一)波澜壮阔的艺术人生

(二)参与组建中国艺术史学会

(三)常任侠的学术渊源

二、常任侠的艺术考古活动

(一)常任侠的艺术考古活动

(三)艺术考古与常任侠艺术史研究的关系

三、常任侠艺术史研究方法探究

(一)开展田野调查,丰富东方艺术史资料库

(二)运用“二重证据法”,缜密论证重大艺术命题

(三)借鉴社会历史学方法,释读古代艺术现象

(四)运用艺术比较方法,揭示艺术发展的内在规律

结语

岑家梧的民族艺术研究

引言

一、20世纪初美术史学的重建与民族艺术研究的缺席

二、岑家梧的早期民族艺术研究

三、岑家梧的后期民族艺术研究

(一)建立于田野调查基础之上的民族艺术研究

(二)岑家梧的后期民族艺术研究成果

结语

20世纪中国美术史学演进中的郑振铎

一、历史语境下的郑振铎及其美术史学思想的形成

(一)“美术史”概念的时代变革

(二)郑振铎美术史学思想的形成

(三)历史对郑振铎美术史家身份的遗忘

二、郑振铎的美术史研究成果

(一)“南迅北铎”制笺谱

(二)中国古代版画史研究

(三)编辑出版与文博工作

三、郑振铎美术史研究的特色

(一)“为了人民”的美术史研究

(二)多视角的美术史研究

结语

李浴美术史学思想研究

一、李浴在《中国美术史纲》中的美术史学思想

(一)《中国美术史纲》的叙史结构

(二)李浴在《中国美术史纲》中的美术史学思想

(三)1957年版与1984年版、1988年版比较

二、余话:李浴美术史学的意义与局限

巫鸿中国美术史著述之方法论研究

一、巫鸿进入美术史研究、写作的学术背景

(一)巫鸿的成长经历

(二)金维诺对巫鸿的学术影响

(三)张光直对巫鸿的学术影响

二、巫鸿中国美术史著述的写作特点

(一)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

(二)回顾前人学术成果

(三)重视著述的附录、索引部分

(四)运用不同的写作模式

(五)重构各种艺术品类的关系

三、巫鸿中国美术史研究之方法论管窥

(一)图像志与图像学

(二)形式主义方法

(三)考古学方法

(四)人类学方法

(五)社会学方法

(六)考据学方法

(七)结构主义方法

(八)比较美术研究方法

(九)原境分析法

(十)中层研究法

结语

中国当代艺术史写作模式之反思

一、非历史的叙事空间

(一)近距离的现场:写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中国当代艺术史著述

(二)叙事者的临场

二、对两部当代艺术史著作关于’85美术运动的写作体例的考察

(一)吕澎、易丹对’85美术运动的价值评判

(二)高名潞等人“不是之是”的空间叙事

三、同一段史实不同叙事方式的呈现

(一)不同的美术史观带来的不同叙事立场

(二)研究方法的差异

四、中国当代艺术史写作的合法性与方法论建构之反思

(一)中国当代艺术史写作的合法性考察

(二)建构适合中国当代艺术史写作的方法论

后记

学科的历史与问题:20世纪中国美术史学史专题研究是2022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刘新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学科的历史与问题:20世纪中国美术史学史专题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一切皆可手抄报!黑板报手抄报素材500例  校园学科主题生活卷 电子书
手抄报是中小学生常用的一种创作形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中小学生每学期都有大量制作手抄报的作业。现阶段美育教育的风潮逐渐兴起,综合型的手抄报模板不仅可以满足中小学生的作业需求,而且可用于学习记录、微课排版、课堂笔记等诸多学习场景。在提倡美育教育的现阶段,教师要鼓励孩子们去创造,发散自己的思维。本书汇集了大量参考模板,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启发孩子主动创作精品内容。本书是针对
现代艺术的思潮与运动 电子书
本书以19世纪中叶至21世纪初150余年间,现代设计和现代艺术的发展脉络为主线,一方面着重介绍各个时期主要的艺术、设计风格、流派及其产生的原因;另一方面介绍各种流派的代表人物和代表性作品。
现代设计的风格与流派 电子书
本书包括设计风格形成的因素及其特征、1800-1860没落中的辉煌、1860-1900艺术结合技术的初探、1900-1918工业化设计的诞生、1918-1945现代主义的确立、1945-1965国际风格的垄断及式微、走向优化的现代设计等内容。
形与色的魔幻——绘画美 电子书
本书共五部分,内容有:绘画的诞生、西方绘画的故事、中国绘画的故事、绘画作为“立象留痕”、大师告诉你等。
心灵的视野:数码摄影创作与后期 电子书
摄影是集瞬间性、纪实性、实用性、艺术性、时代感于一身的产物,要想得到好的摄影作品,不但需要掌握摄影技巧,还要学会后期调整。本书以作者40余年的摄影经验为基础,用仅400张精彩的摄影作品作为范例对数码摄影与后期的操作技法进行讲解,帮助读者迅速提升摄影水平。全书共9章,内容包括摄影基本功训练、摄影曝光、现场光运用、以及风光、静物、小品、自然生态、建筑、画意6类摄影题材的拍摄及后期调整技法,深入浅出地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