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艺术时空美学

电视艺术时空美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力图专门而系统地探讨电视时空美学的特征、规律、价值和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以电视时空之美为核心,通过剖析电视作品的时空形式及其语法修辞、时空运动以及媒介象征等,力图探讨电视时空美学的特征、规律、价值和意义;集中审视电视时空模式对现今图像时代的美学研究造成的变革,思考电视借助于新技术对我们整个时代和社会产生的深刻影响。

作者简介

作者卢蓉,文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负责人。主要研究领域为电视艺术美学、中外电视剧理论及其比较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绪论

第一章 时空美论的形成、演变与比较

第一节 历史溯源

第二节 艺术形式与时空

第三节 电视时空美学对传统美学观的传承

第二章 重组与再造:电视空间的发展

第一节 从“框”到“窗口”再到“声音的革命”

第二节 空间的内在张力

第三节 从空间的虚拟式重构到“电视场”

第四节 空间意义的再生:另一层含义的分离与组合

第三章 电视本体:图象的时间艺术

第一节 电视艺术的基层时间形式

第二节 时态与时间创作

第三节 叙事的时间

第四章 图象时空的运动与拓展

第一节 “时间化”的空间与“空间化”的时间

第二节 速度漩涡

第三节 节奏“魔幻”

第四节 “真人”时空

第五章 高科技语境下电视时空语言的发展

第一节 镜头的强化美学倾向

第二节 编辑潜能的更新与放大

第三节 电子技术手段的美学潜能

第六章 生成:电视美的时空形态

第一节 摹仿-再现时空形态

第二节 表现时空形态

第三节 虚拟时空形态

第七章 现代电视时空的互文与象征

第一节 互文——超文本符号的意义衍生

第二节 时空拟像的美学意义

第三节 现场与速度——不再是简单的符码与解码

第四节 媒体的延伸与象征

结语:未来电视时空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电视艺术时空美学是2006年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卢蓉。

得书感谢您对《电视艺术时空美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艺术哲学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作者丹纳在法国巴黎美术学校讲述美术史的讲义,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艺术品的本质及其产生;第二部分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期的绘画,主要介绍了文艺复兴期意大利绘画的特征、主要形势和次要形势等;第三部分为尼德兰的绘画,介绍了其永久原因和历史时期;第四部分从种族、时代、制度三方面介绍了希腊的雕塑;第五部分为艺术中的理想。本书“采用的不是一般教科书的形式,而是以渊博精深之见解指出艺术发展的主要潮流”,
艺术鉴赏 电子书
本书内容包括:艺术及艺术鉴赏,涉及艺术鉴赏相关的基本理论、概念和基础知识,对东西方艺术发展历史进行全景式描述和评介等。
艺术哲学 电子书
《艺术哲学》是戈登•格雷厄姆的著作,他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神学院哲学与艺术教授,已经正式出版多部大学教材和专著,研究范围包括艺术、教育、伦理学、政治学、宗教和科技等领域。本书旨在为初次接触美学和艺术哲学的读者提供全面、易懂的导论。本书具有如下特点:1、排除了玄奥的行话,通俗易懂,适宜于音乐、艺术史、文学史以及哲学等专业的学生使用。2、涉及的艺术范围广泛,从电影、绘画和建筑,到小说、音乐和诗歌。3、讨
艺术导论 电子书
本书是规划中的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教材系列中的艺术导论主题的教材。由王杰红主编,联合国内数位中青年学者编写,适合艺术导论公共课的教学,并制作了教学课件供选用本教材的教师下载。本书从艺术的本原、本体讲起,详细讲述了造型艺术、语言艺术、表情艺术、实用艺术等各种具体艺术形态的特点、特征,最后阐述了艺术鉴赏的相关理论。写作上力求新颖、生动,不做长篇大论,让读者在欣赏具体的艺术形式时学习相关的艺术理论,非常
东山魁夷绘画美学思想研究 电子书
东山魁夷(1908-1999)作为东方美的现代探索者,他的绘画既有浓郁的民族情调,又彰显出现代艺术风格,被誉为“现代日本绘画之父”。东山魁夷孜孜不倦地追求日本民族的美,从憧憬西方,再眺望日本,先倾斜一方,再寻求平衡;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清澄、静寂的艺术世界,那种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艺术境界也正是他的人生境界。东山魁夷的艺术既是西方的,更是日本的,但最终的艺术指向却是中国的,这就是东山魁夷的艺术生涯,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