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玻璃砂工艺原理及应用技术(第2版)

水玻璃砂工艺原理及应用技术(第2版)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系统介绍水玻璃砂工艺原理及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水玻璃砂的工艺原理及实用生产技术,还介绍了水玻璃砂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新成就及其发展趋势。主要内容包括:概述、水玻璃砂的工艺原理及特征、水玻璃黏结剂的老化及改性、CO2硬化水玻璃砂、有机酯硬化水玻璃砂、水玻璃砂涂料、水玻璃旧砂再生技术、水玻璃砂工艺技术研究的新成果及发展方向、水玻璃黏结剂及其型砂的性能测试方法、水玻璃自硬砂工业应用实例。本书内容丰富新颖,密切结合工厂的生产实际,对水玻璃砂材料、工艺、装备的理解及应用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1章 概述

1.1 水玻璃砂工艺发展的历程

1.1.1 CO2吹气硬化水玻璃砂

1.1.2 粉末硬化剂自硬水玻璃砂

1.1.3 液态有机酯自硬水玻璃砂

1.1.4 对水玻璃砂溃散性和旧砂回用的再认识

1.1.5 其他水玻璃砂工艺方法

1.1.6 水玻璃砂工艺的最新发展

1.2 水玻璃砂的性能特征及其与黏土砂和树脂砂的比较

1.2.1 水玻璃砂的性能特征及其应用范围

1.2.2 水玻璃砂、树脂砂和黏土砂用于铸钢件生产的比较

1.2.3 选择铸钢件铸造工艺技术改造方案的思考

1.3 基于水玻璃砂绿色铸造的关键技术

1.3.1 绿色铸造的重大意义

1.3.2 水玻璃——绿色铸造黏结剂

1.3.3 实现水玻璃砂绿色铸造的关键技术

1.3.4 绿色铸造水玻璃砂工艺的技术优势及目标

参考文献

第2章 水玻璃砂的工艺原理及特征

2.1 水玻璃的种类及基本特征

2.1.1 钠水玻璃

2.1.2 钾水玻璃

2.1.3 锂水玻璃

2.2 钠水玻璃砂的硬化机理概述

2.2.1 化学硬化形成新的产物

2.2.2 失水由液态到固态的物理硬化

2.2.3 物理硬化与化学硬化的区别

2.3 CO2气体硬化钠水玻璃砂的硬化机理

2.3.1 CO2气体硬化钠水玻璃砂的机理

2.3.2 CO2气体硬化钠水玻璃砂的性能及影响因素

2.3.3 CO2气体硬化钠水玻璃砂的改进工艺方法

2.4 加热硬化水玻璃砂的硬化机理

2.4.1 加热硬化水玻璃砂的硬化原理及特点

2.4.2 加热硬化水玻璃砂的基本特征及影响因素

2.4.3 加热硬化水玻璃砂的改进工艺方法

2.5 粉末硬化剂硬化水玻璃砂的硬化原理

2.5.1 硅铁粉硬化剂

2.5.2 硅酸二钙硬化剂

2.6 有机酯液态硬化剂硬化水玻璃砂的硬化原理

2.6.1 有机酯硬化剂的化学组成

2.6.2 有机酯硬化剂的硬化原理

2.6.3 有机酯水玻璃砂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2.7 不同硬化水玻璃砂性能的对比分析

2.8 铸件材质对水玻璃砂性能的要求及特点

参考文献

第3章 水玻璃黏结剂的老化及改性

3.1 水玻璃黏结剂的老化现象

3.1.1 水玻璃的老化

3.1.2 老化现象对水玻璃砂性能的危害

3.2 水玻璃黏结剂改性的方法与技术

3.2.1 水玻璃的物理改性

3.2.2 水玻璃的化学改性

3.2.3 水玻璃的复合改性

3.3 水玻璃黏结剂改性技术新进展

参考文献

第4章 CO2硬化水玻璃砂

4.1 原材料的性能与要求

4.1.1 原砂

4.1.2 水玻璃

4.1.3 其他材料

4.2 型砂配方及混砂工艺

4.2.1 传统工艺配方

4.2.2 近年新开发的CO2硬化水玻璃砂工艺

4.2.3 造型制芯要求

4.3 吹气硬化工艺及装备

4.3.1 传统吹气方式

4.3.2 复合吹气方法

4.4 真空CO2硬化水玻璃砂

4.4.1 VRH法的主要工作原理

4.4.2 VRH法工艺的主要特点

4.4.3 VRH法的主要工序

4.4.4 典型工艺配比

4.4.5 VRH法的新发展

4.5 CO2硬化水玻璃砂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4.5.1 常温强度

4.5.2 高温性能

4.5.3 出砂性的指标——残留强度

4.6 CO2硬化水玻璃砂的常见缺陷及防止方法

4.6.1 黏砂

4.6.2 表面粉化(白霜)

4.6.3 吸湿性

4.6.4 出砂性差

4.6.5 旧砂再生回用困难

4.7 CO2硬化水玻璃砂生产线

4.7.1 普通CO2水玻璃砂生产线

4.7.2 VRH-CO2水玻璃砂生产线

参考文献

第5章 有机酯硬化水玻璃砂

5.1 原材料的性能与要求

5.2 型砂配方及混砂工艺

5.2.1 常用的型砂配方

5.2.2 混砂工艺

5.3 酯硬化水玻璃砂主要设备

5.3.1 混砂机

5.3.2 振动紧实台

5.4 酯硬化水玻璃砂的性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5.4.1 酯硬化水玻璃砂的性能特征

5.4.2 影响酯硬化水玻璃砂强度的因素

5.4.3 水玻璃砂硬化速度的调节方法

5.4.4 影响水玻璃砂溃散性的因素

5.5 酯硬化水玻璃砂的缺陷及防止方法

5.5.1 酯硬化水玻璃砂工艺的典型缺陷分析

5.5.2 酯硬化水玻璃砂工艺的常见缺陷及其防治措施

5.6 酯硬化水玻璃砂造型生产线

5.7 新一代有机酯硬化改性水玻璃砂工艺及其特点

参考文献

第6章 水玻璃砂涂料

6.1 水玻璃砂涂料的组成、混制及其要求

6.1.1 涂料的组成

6.1.2 涂料的混制及其涂敷方法

6.1.3 水玻璃砂对涂料性能的要求

6.1.4 水玻璃砂涂料的作用及其分类

6.2 醇基水玻璃砂涂料

6.3 水基水玻璃砂涂料

6.4 水玻璃砂特种涂料

6.4.1 加固性涂料

6.4.2 水玻璃砂转移涂料

6.5 涂料常见的缺陷及其防止措施

参考文献

第7章 水玻璃旧砂再生技术

7.1 铸造旧砂再生的基本过程及其方法

7.1.1 铸造旧砂的回用与再生

7.1.2 铸造旧砂再生的常用方法及特点

7.1.3 典型旧砂再生设备的结构原理及使用特点

7.2 水玻璃旧砂的性能特征及其再生方法的选择

7.2.1 水玻璃旧砂的性能特点

7.2.2 水玻璃旧砂常用的两种再生方法比较

7.3 典型的水玻璃旧砂干法再生设备系统

7.3.1 立式逆流搅拌干法再生系统

7.3.2 “振动破碎球磨—加热干燥—气流冲击”干法再生系统

7.3.3 水平滚筒式逆流搅拌干法再生系统

7.3.4 振动式干法再生系统

7.3.5 离心冲击式干法再生系统

7.4 水玻璃旧砂的湿法再生技术及设备

7.4.1 国内常见的湿法再生系统

7.4.2 国外较完整的湿法再生系统

7.4.3 强擦洗湿法再生及污水处理系统

7.4.4 水玻璃旧砂湿法再生的污水处理技术

7.5 水玻璃旧砂的其他再生回用方法

7.5.1 “化学改性”水玻璃旧砂再生方案

7.5.2 水玻璃旧砂的“干法回用—湿法再生”方案

7.6 水玻璃旧砂的再生机理及影响因素

7.6.1 干法再生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7.6.2 湿法再生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7.7 水玻璃再生砂的性能特征

7.7.1 吸湿性

7.7.2 可使用时间

7.7.3 再生砂的黏结强度

7.7.4 再生砂循环使用后的溃散性

7.8 水玻璃旧砂的再生效率与再生砂性能的综合评价

7.8.1 再生效率的评价指标

7.8.2 Na2O含量的测定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7.8.3 Na2O含量累积的理论计算

7.8.4 再生砂性能的指标及其综合评价

7.9 水玻璃再生砂的成本及经济效益计算

7.9.1 水玻璃再生砂的成本

7.9.2 新砂成本及运输费

7.9.3 经济效益计算举例

7.10 水玻璃再生砂技术研究新进展

参考文献

第8章 水玻璃砂工艺技术研究 的最新成果及发展方向

8.1 水玻璃砂工艺技术研究的最新成果

8.1.1 改性水玻璃研究与开发

8.1.2 水玻璃旧砂再生理论、新技术与装备的研究

8.1.3 水玻璃复合硬化工艺研究

8.1.4 其他水玻璃砂工艺及理论研究成果

8.2 水玻璃砂工艺技术研究及应用的发展方向

8.2.1 水玻璃砂工艺技术仍存在的问题

8.2.2 水玻璃砂工艺技术研究及应用的发展方向

8.3 微波硬化水玻璃砂工艺新进展

8.3.1 微波硬化水玻璃砂工艺的影响因素

8.3.2 二次微波硬化水玻璃砂新方法

8.3.3 微波硬化水玻璃砂的抗吸湿技术

8.4 21世纪基于水玻璃砂工艺的绿色清洁铸造生产技术展望

8.4.1 建立友好的水玻璃砂清洁铸造生产的环境

8.4.2 实现无污染的水玻璃旧砂完全再生回用

8.4.3 智能化水玻璃自硬砂铸造技术及装备

参考文献

第9章 水玻璃黏结剂及其型砂的性能测试方法

9.1 水玻璃黏结剂

9.1.1 密度

9.1.2 黏度

9.1.3 Na2O含量

9.1.4 SiO2含量

9.1.5 模数

9.1.6 水不溶物

9.2 水玻璃砂

9.2.1 取样和试样制备

9.2.2 含水量

9.2.3 透气性

9.2.4 强度

9.2.5 可使用时间

9.2.6 表面稳定性

9.2.7 吸湿性

9.2.8 溃散性

9.3 水玻璃旧砂及其再生砂

9.3.1 水玻璃旧砂及再生砂中氧化钠含量的测定

9.3.2 水玻璃旧砂及再生砂中的可溶和不可溶部分的测定

9.3.3 灼烧减量

9.4 硬化剂性能测试

9.4.1 CO2硬化剂

9.4.2 有机酯硬化剂

参考文献

第10章 水玻璃自硬砂工业应用实例

10.1 水玻璃自硬砂造型关键设备及其生产线

10.1.1 大型连续(移动式)混砂机

10.1.2 大吨位大台面振动紧实台

10.1.3 大型翻转起模机在铁路道岔上的应用

10.1.4 大型液压全自动合箱机

10.1.5 大型电动翻转机械手

10.1.6 大型流涂机

10.1.7 取件下芯机械手

10.1.8 酯硬化水玻璃砂造型制芯自动生产线实例

10.2 水玻璃旧砂再生实用系统及关键设备

10.2.1 中温加热干法再生系统及关键设备

10.2.2 多级强擦洗湿法再生系统及关键设备

10.3 水玻璃旧砂再生短流程技术、设备及其应用

10.3.1 水玻璃旧砂短流程再生系统原理与特点

10.3.2 短流程旧砂再生系统组成

10.3.3 短流程旧砂再生系统关键设备

10.3.4 水玻璃自硬砂绿色铸造“升级版”新技术

参考文献

水玻璃砂工艺原理及应用技术(第2版)是2016年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樊自田。

得书感谢您对《水玻璃砂工艺原理及应用技术(第2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空间智能原理与应用 电子书
本书从空间信息处理角度出发,将人工智能领域的理论研究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完整介绍人工智能方法及其在空间信息处理中的应用,不仅涵盖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概念与基本方法,而且探讨知识图谱、计算智能、新兴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前沿技术,同时介绍人工智能在地理文本大数据、遥感影像、激光点云等空间信息处理中的应用实例,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启发性。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
运动生理学应用指南:动作训练与营养表现的科学原理(第2版) 电子书
轻松了解动作训练与营养表现的科学原理和前沿知识,指导科学制订训练计划,有效提升训练效果和运动表现。
推荐系统技术原理与实践 电子书
本书系统介绍推荐系统的技术理论和实践。首先介绍推荐系统的基础知识;然后介绍推荐系统常用的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模型;接着重点介绍推荐系统的4层级联架构,包括召回、粗排、精排和重排,以及谷歌、阿里巴巴等大型互联网公司在4层级联架构中的模型设计和实现原理;紧接其后介绍多目标排序在推荐系统中的应用,具体介绍阿里巴巴、谷歌等大型互联网公司的实践;最后从不同角度审视推荐系统,介绍公平性问题、知识蒸馏、冷启动等各
免疫检测原理与应用 电子书
一本关于免疫检测在科学、技术、应用领域的指南性专著。
儿童营养及相关疾病 电子书
从营养学基础理论出发,结合小儿各时期的发育特点,以及目前存在的与营养和膳食相关的热点问题展开系统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