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围绕艺术作品的“作品存在”这一核心问题,重新思考艺术与人类生活的本质关联,反对把艺术看成是伴随人类现实生活的装饰物、娱乐品,或实现其他社会价值的工具。
内容简介
《艺术哲学》这本书讨论了六个方面的基本问题:艺术与真理的关系、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审美意象的基本类型、艺术家与艺术作品的创造、艺术作品的接受、五大类艺术的感知特性。这六个方面的讨论,大体构成了艺术哲学探讨的基本领域。艺术哲学是一个民族的美育的思想基础,也是展开有价值的艺术批评的重要前提。
作者简介
作者王德峰,哲学博士,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主任,兼任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马克思学说的当代意义、当代艺术哲学。著有《哲学导论》《艺术哲学》《世界十大思想家》《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及其当代意义》《寻觅意义》等,发表哲学论文五十余篇。另有译著:《时代的精神状况》(卡尔·雅斯贝斯著)和《音乐哲学》(瑞德莱著)。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导论 从美学到艺术哲学
第一章 艺术与真理
第一节 艺术的神秘性
第二节 艺术的原始契机
第三节 艺术的起源
第四节 情感显象与真理
第五节 艺术之为真理的原始发生
第二章 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
第一节 艺术作品的“作品存在”问题
第二节 艺术作品的物性特质
第三节 艺术陈述的方式
第四节 艺术作品的双重语境
第五节 艺术作品的内在视域
第三章 审美意象的基本类型
第一节 审美意象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第二节 优美与崇高
第四章 艺术家与艺术作品的创造
第一节 艺术家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艺术创作的本质和过程
第三节 创作冲动、创作灵感和艺术传统
第四节 作品演绎中的创造问题
第五章 艺术作品的接受
第一节 审美经验的基本性质
第二节 作品接受的过程
第三节 作品接受的历史语境
第六章 五大类艺术的感知特性
第一节 建筑艺术的感知特性
第二节 雕塑艺术的感知特性
第三节 绘画艺术的感知特性
第四节 音乐艺术的感知特性
第五节 文学的感知特性
结语 当代艺术的特征与问题
参考文献
艺术哲学是2015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德峰。
得书感谢您对《艺术哲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