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的历史:德国人的犹太恐惧症与大屠杀

强迫症的历史:德国人的犹太恐惧症与大屠杀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只有真正把握了这场大屠杀的种种缘由,才有可能抵御人类残暴事件的再次发生。阅读一段黑暗的历史,努力贴近深切的非人感受,是为了坚守光明永不散去。

内容简介

自中世纪以来,在欧洲的文化中,尤其在德国的文化中,就充斥着反犹太人的现象,它在基督教、仇外性、生物人种学等多方面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直至纳粹大屠杀的发生。本书再现了各种要素聚合发酵而成的一场灭绝性的种族杀戮,并从几个不可或缺的层面形成了纳粹大屠杀的历史叙事,也正缘于此,它成为叙述德国反犹史及其特别形态的经典之作。

作者简介

作者克劳斯·P.费舍尔,1942年生于德国慕尼黑,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芭芭拉分校获得文化与知识史学博士学位,目前任教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玛利亚市阿兰汉考克学院。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致 谢

导 言

第一章 犹太恐惧症的兴起:强迫症的进化

意识形态的妄想和狂热的仇恨

几种对犹太人的仇恨:西方的观点

中世纪的基督徒和犹太人

移民和强迫集中居住

启蒙运动和解放运动

民族主义和欧洲种族主义年代的犹太人

第二章 德国人和犹太人,1700—1871

作为一个德国问题的犹太人问题

解放运动时期的德国人和犹太人

犹太人对解放运动的回应

第三章 第二帝国时期的德国人和犹太人

混合的社会体系:第二帝国,1871—1918

大众的民族化

对种族主义的尊崇和民族偏见

犹太人在第二帝国

第二帝国反犹太人偏见的多样性

第四章 病态的犹太恐惧症的兴起,1918—1933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

犹太恐惧症的聚集

纳粹犹太恐惧症的兴起

阿道夫· 希特勒的犹太恐惧症

第五章 魏玛时期的德国人和犹太人

德国基础的分裂

犹太人灵魂的分裂:一体化、自我认同和自我仇恨

犹太人对犹太恐惧症的反应

魏玛时期犹太恐惧症的强度如何?

第六章 纳粹的种族国家

种族和政治

党卫队:极权主义控制和种族灭绝的工具

第七章 在新纳粹种族国家的犹太人,1933—1939

野蛮的行为和未协调一致的攻击,1933—1935

犹太人最初的反应

妄想加速:纽伦堡种族法

对外侵略、绥靖、大屠杀和战争,1938—1939

第八章 大屠杀的前奏:从安乐死到种族清洗

庞大的种族净化开始:安乐死

东线种族清洗的理论和实践

毁灭的等候室:在强迫集中居住区犹太人的集中化

德国犹太人的末日

第九章 犹太恐惧症仇恨的结果:大屠杀

大规模的杀戮计划

国家授权的杀戮:大规模的枪决和毒气杀人

犯罪者:普通的德国人?

通往极端邪恶的会聚之路

1. 纳粹权力精英生物学—种族的世界观

2. 极权主义警察国家的宣传效果

3. 集权主义科层体制的共谋

4. 文明约束的崩溃

5. 战时环境的掩盖和对俄战役的残暴效果

6. 被占国家和卫星国的合作

7. 在冷漠世界里受害者的消极性

第十章 德国人和战争与和平中的大屠杀

“我们不知道,也没有能力做任何事”的传说

从集体犯罪到集体的心理抑制

受到心理抑制的事物的回归

新的统一德国的围墙

精选文献

原始资料

二手资料

强迫症的历史:德国人的犹太恐惧症与大屠杀是2017年由译林出版社出版,作者[美]克劳斯.P.费舍尔。

得书感谢您对《强迫症的历史:德国人的犹太恐惧症与大屠杀》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经济制裁:封锁、遏制与对抗的历史 电子书
《经济学人》《外交事务》最佳图书,一场全球化和自给自足之间的博弈。
犹太流散中的表征与认同:徐新教授从教40年纪念文集 电子书
本书共收录国内外知名犹太学专家围绕以“犹太人流散”为主题撰写的论文27篇。流散是犹太文明的核心特征。早在两千多年前,犹太人的大部分就已经居住在巴勒斯坦之外,这无论在语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理方面都对犹太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探究犹太流散的历程、表现和经验,对于深入认识犹太文明不可或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民族的流散社团(如海外华人社团)也日益成为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本书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参
精神视域下的中国历史与文化 电子书
本书内容主要涉及古代神话的文化解读、儒道思想的考释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化本质的研究、历史专题研究等等方面。全书以论文的形式,并通过一个“精神”的视域对中国文化精神以及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作一探本寻真式的考察,以便从多层次、多角度对何为“中国性”给予必要的澄清。
毒药:危险物质的历史 电子书
一本关于“毒药”的科普书,以历史时期为脉络,详尽地科普每个历史时期代表性的毒药。
听吴晗讲史:历史的镜子 电子书
不管什么镜子,都照不出过去,只能照出眼前。通过历史的镜像,看见眼前及未来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