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的骰子

贝多芬的骰子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作者将古典音乐与当代文化结合,记叙音乐家生平与代表作,理清西方古典音乐脉络,带你领略大师的永恒魅力。

内容简介

《贝多芬的骰子》是我国著名乐评人贾晓伟对古典音乐的评论文章合集。作者从巴赫、贝多芬、舒伯特、肖邦、一直到现代主义作曲家亨德尔、韦伯恩,以此为主体兼及演奏、指挥等其他话题。作者在个人感情与心绪的投入基础上,用基于事实的陈述,简介明了的句式深入、细腻的解读众多殿堂级大师的经典作品,探讨在当今环境下如何理解经典与倾听经典。作者把“聆听古典音乐”这一主题与当代文化的许多命题结合在一起读解,别具风格,耐人寻味。

本书致力于审美,也致力于感受,避开教科书式的宣讲,从西方众多大师的作品中剔选出解读西方古典音乐的优秀篇章,让读者有机会亲近大师们的永恒魅力。

作者简介

作者贾晓伟,198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音乐评论家,三联书店《爱乐》编委。艺术评论家,专栏作家。主要著作有《魔角里的歌唱》《视觉的人质》《死于圣殿,生于酒馆》《亡灵记》《艺术部落》等。编著有《大家西学:音乐二十讲》《大家西学:美术二十讲》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 世界被听见,还是被看见

第一辑 掷出的骰子

回到源头

赋格的艺术:“一”和“无限”

自我熔炼与升华的“纯诗”

《哥德堡变奏曲》:夜晚比白天更长

巴洛克时代的“世界公民”

音乐家的身份

欲速,则不达

音乐“皇帝”不可控的旅行

一支曲子与两座奥斯卡奖

“没有人曾经将我的面纱揭开”

漂泊者与自然神殿

奥地利小镇的“鳟鱼”

轻风在园林间舞蹈

一座自己习惯的干净房屋

华丽的纵火者

格里格与“北方的观念”

黑天鹅登场,白天鹅退去

预言者的意义

“星期天作曲家”的散漫与不朽

“盗火”与“越狱”

异国与故乡

自我弹奏

被误解的《沉思》

动物狂欢,幽灵跳舞

达达面具与苏格拉底

光焰消失在变暗的大地

马勒“未完成”的“完成”

缩微之王

打开的潘多拉魔盒

象牙塔里的幽灵

“新大陆”,或“新世界”的梦

威尔第诞辰200周年

小提琴家的小提琴协奏曲

怪客与先知

理查·施特劳斯的“问题”与《最后四首歌》

在巴赫与现代知觉之间彷徨

勋伯格的敌人,开普勒的知音

黑色唱片封套里的“安魂曲”

光影震颤里的鸟鸣

一半爵士,一半古典

宇宙维度与唯音主义

斯托克豪森的跨界魔术与直升飞机

潜伏的好运与世事无常

第二辑 万花筒里的声音

尘灰之琴的赞美

科尔托的错音与巴什拉诗学

“复制”与“改写”霍洛维茨

内在的低语不息

重温“格伦·古尔德神话”

被退还的贝多芬戒指

小巨人的大能量

名声显赫的隐士

弹琴,种树,养大狗

年轻的老巴赫

戴学者面具的钢琴巨匠

肖邦光环下的女祭司

“业余大师”

候鸟的全球性迁徙

力度与优美

慢生活,听谢霖

音乐的魅力超越技巧

净光里的慈爱与温暖

在流行与不可流行之间

与巴赫同在,为巴赫传诵

大提琴王国最后的守护人

“狼女”的灵感与通感

如梦方醒与万花筒里的声音

慢与快的悖论

多变时代的指挥大师

后记

贝多芬的骰子是2017年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贾晓伟。

得书感谢您对《贝多芬的骰子》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我的插花日记 电子书
  《我的插花日记》作者是一线的花艺设计师,书中偏重实际操作的可行性,从花材的选择到插花的步骤都考虑到读者的实际情况;因此,不需要特殊的花材工具和专门的花艺技巧,只需要一点点巧妙的心思,就能变换着新的花样,扮靓家居每一天!让懂得生活的你轻松简单玩转花花世界。
不被定义的女孩 电子书
女性心灵成长图鉴。希望所有女孩都能学会爱自己,在标签化的审美标准下不被定义,找寻属于自己的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
颐和园的犄角旮旯 电子书
还原百年颐和园风貌,品味不一样的皇家园林。
静静的风 电子书
陈仲元是国内著名的摄影家、摄影器材专家和资深摄影媒体人。他长期从事摄影的教育普及工作,同时,他自己也在不断尝试新的摄影表达方式和传播方式。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社交平台越来越多,更新个人心情、发布照片已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你还记得自己是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开始使用网络社交平台发布自己的“私人摄影展”吗?本书将带你走入陈仲元的朋友圈,带你通过照片去“看”他的心情,走进他心中的摄影世界。全书共1
在你很小的时候 电子书
据说我们每个人都会自动删除自己前三岁的记忆,忘记那段时光里父母的日夜陪伴和有爱的日常,可那些镌刻在生命里的爱却不会消失。那些记忆最终会以另一种方式储存,变成我们长大后性格的底色与安全感的来源。这本书会带你看到“人类幼崽”的养育过程,作者阿甜以漫画的形式记录了从儿子刚出生到3岁这个阶段的育儿日常——有初为人母的幸福,也有熬夜带娃的崩溃;有身份转变后的迷茫,也有见证孩子每一次成长的快乐……带娃的过程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