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真实:现代社会的思想困境

消失的真实:现代社会的思想困境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解析疫情以来经济持续下行、反全球化情绪高涨,民族主义复兴背后现代社会的思想困境。

内容简介

近年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世界越发动荡,区域冲突加剧,经济萎靡不振,迷茫与失序感充斥于公众情绪中。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急需寻找出口,以致许多人似乎忘记了战争的教训,心态倒退回19世纪,变为民族主义和反全球化的拥趸。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也许我们应该意识到,现实层面的危机与思想层面的困顿是一对孪生兄弟,其背后是现代社会价值基础的混乱和人文精神的衰落。

何为人文精神的衰落?繁荣的物质文明,前所未有的科学革命使大量的知识、数据、信息涌动于普通现代人的日常生活,我们沉醉于虚拟体验,寄希望于科技发展带来秩序的革新和社会的持续繁荣,却无法规避后真相时代的人心浮躁、意义丧失、真假不分。我们缺乏对现代科学的宏观理解,虚浮于技术带来的狂欢,放弃了思考,因此陷入无可避免的现代性危机。

为了回应这一问题,本书提出了“真实性哲学”的概念,详细剖解了20世纪的三场革命——全球化的兴起、科学革命、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尝试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技术发达的现代社会如何陷入了今天的困境,探索现代社会中科学和人文分离的本质。我们需要唤醒哲学思考,通过明确什么是科学,确立科学的边界,关照作为现代人真实的价值和意义,重塑 “真实心灵”,在此基础上,明晰对理想现代社会的追求。

作者简介

作者金观涛,知名学者,退休前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南山讲座教授、台湾政治大学讲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高级名誉研究员。80年代提出著名的“传统中国社会超稳定系统假说”。著有《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历史的巨镜》《中国思想史十讲》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开放社会的理想

被中断的哲学研究

发现韦伯

进入中国思想史

人文的真实性

“历史沉淀于关键词”带来的沉思

到台湾政治大学任教

大历史观的痛苦

关于“数学是什么”的探索

两种不同的符号真实性

发现横跨经验世界和符号世界的拱桥

真实性哲学

从康德那里获得勇气

现代社会正当性的哲学论证

我心中的80年代

导论 重建真实的心灵

2020年的世界

科学乌托邦和人文精神的衰落

半途而废的认识论革命

现代性和真实心灵

真实心灵丧失带来的困境

真实性哲学的研究

第一编 哲学的童年

第一章 超越突破和真实心灵

从一本畅销书谈起

哲学的转向

传统真实心灵:真善美的统一

认知理性的解放

第二章 现代真实心灵为什么走向解体

现代真实心灵及其稳定性

启蒙运动和“大分离”:理性主义的起源

经验主义和怀疑论:实然—应然、事实—价值

为什么韦伯先知先觉

“哲学之死”及其回光返照

第三章 20世纪对康德哲学的期待

公共性丧失和康德的“第三批判”

政治哲学基础的改变:对自然法的再定位

《正义论》和文化相对主义

新康德主义、新儒学及其他

寻找重建现代真实心灵的方法

第四章 康德哲学的宏伟结构

康德哲学诞生的背景

“三大批判”的结构

哲学的“哥白尼革命”

为什么康德能够制造“旷世奇迹”

第五章 先验观念论的错误和“康德猜想”

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及其后果

形而上学“冻土层”的融解

数学等于逻辑?

“康德猜想”:数学符号真实和科学经验真实同源

告别童年:从“康德猜想”再出发

第二编 数学真实和科学真实

第一章 《几何原本》之谜

如何证明“康德猜想”

科学的自相似性

神奇的武功秘籍

科学起源于数学真实

第二章 数学真实的显现及其命运

数学真实的起源

不可测比线段的发现

柏拉图的“理型”和数学真实

几何学黄金时代和数理天文学

三个演变方向:形而上学、《几何原本》和新柏拉图主义

第三章 数学真实被想象成科学经验真实

亚里士多德:第一个科学家

物理学和形而上学

几何推理是否等同于三段论

种子与方舟:《几何原本》和《大汇编》的飘零

第四章 牛顿力学:《几何原本》示范的扩大

否定亚里士多德:数学真实的再一次兴起

哥白尼的新理论系统

经典力学等于“微积分”加“日心说”加“望远镜”吗

宇宙的公理化:《几何原本》示范及其扩大

第五章 启蒙运动:客观世界的诞生

宇宙模型的改变:从钟表到粒子运动

真空研究和客观存在的时空

新分类树和还原论:化学基础的发现

达尔文进化论:生物学的公理化

第六章 大道之隐

真实性哲学的十字路口

第五公理和非欧几何

解方程、群论和抽象代数

集合论和无穷研究

进一步的问题:“康德猜想”为什么成立

第三编 “语言学转向”阴影下的科学哲学

第一章 科学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科学哲学兴起的历史前提

逻辑经验主义

从逻辑推出自然数的失败

批判的理性主义兴起

第二章 迷失在后现代主义的黑森林

证伪主义科学观

科学史研究:“范式”的发现

证伪主义的修正及其他

科学哲学的“菲罗克忒忒斯之伤”

第三章 来自中国的研究

为什么要回到20世纪80年代

客观存在和受控观察普遍可重复

全称陈述不能确证吗

受控实验普遍可重复为真

通往数学真实之路

第四章 科学是什么

为什么现代科学起源于欧几里得几何学

再论科学发现的逻辑

在证伪的背后

科学图像中的不确定性

科学革命的终结

科学的增长:分形的形成和展开

第五章 横跨经验世界和符号世界的拱桥

被悬置的主体

因果性:对目的论和决定论的超越

自然规律和仪器同构

再论哲学的“哥白尼革命”

真实性哲学的方法论

后记

消失的真实:现代社会的思想困境是2022年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作者金观涛。

得书感谢您对《消失的真实:现代社会的思想困境》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传统社会思想的理路及当代价值:崔大华选集 电子书
本书由作者发表于不同时期的期刊与论文集组成,集中阐述了中国社会思想的源起、内涵、特质与演变。书中在宇宙事物的变革论、气数论、时势论的框架下,以中国传统的本体论、心性论、人生论为主线,以孔子的超越之命、自觉之仁、规范之礼为主导,辅以庄子的自然之道、灵动之气,系统阐释了秦汉天人之学、魏晋自然之学、宋明性理之学的意蕴及其对当代中国社会生活所承载的文化使命。
重审中国的“近代”:在思想与社会之间(学科、知识与近代中国研究书系) 电子书
回顾近四十年来的中国历史学,社会史兴起于前十年,概念史凸显于后十年。社会史探究文本背后的情境,概念史聚焦于文本的语言与结构。
重写现代性——利奥塔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 电子书
本书主要研究利奥塔这位20世纪的法国哲学家早中期的马克思主义批判思想及其转变的过程,从二战后到1970年代这段期间里,利奥塔的思想经历了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到后现代思想的转变。利奥塔首先是从萨特和梅洛-庞蒂的现象学解释进入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逻辑,也就是试图在苏联马克思主义之外寻找资本主义批判的道路,此时现象学、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青年利奥塔那里微妙地结合在一起。作者在法国历史和思想情境的研究和对利
戴震哲学思想新探:以戴震为中心的乾嘉学术及其现代性研究 电子书
本书汇集国内哲学研究领域关于“戴震哲学思想”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景观社会中的“异轨”与突围 ——居伊·德波哲学思想研究 电子书
居伊·德波,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中许多学者挥之不去的思想他者。德波的美学政治实践、情境主义国际与1968年左翼运动、景观社会批判、综合景观理论等,都成为了这批在1968年左翼运动中成长起来的学者不断回溯的主题。然而,在我们过往关于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的过于聚焦化的研究中,而对其景观社会理论也由于缺少思想史谱系的回溯,而被视为是从天而降的作品,全景式的德波思想形象恰恰被遮蔽了。因此,本书正是要从德波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