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国的悲哀西北的剖面

去国的悲哀西北的剖面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创始人、中国恐龙研究泰斗杨钟健的游记,记录了他一生中重要的学习、考察和科研经历。即是古脊椎动物学的学科发展史,又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

内容简介

《去国的悲哀》写于1923―1928年,讲述了杨钟健于1923年在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之后,由家人出资,赴德国慕尼黑大学学习古生物和地质学,师从古生物学家施洛瑟的经过。

他在本书中记录了自己由华县出发,经北京、上海,然后坐船从上海出发到慕尼黑(他在书中称之为明兴)的经历;还记录了留学期间,与老师同学在瑞典以及德国的其他城市进行地质考察的见闻。当时国内军阀混战,外交亦处于下风,杨老一路走过,见到农村濒临破产,城市建设无望,百姓生活疾苦,心情十分悲凉。在国外见到一切正值发展上升阶段,尤其是每每到博物馆、陈列馆参观,看到别人欣欣向荣,不由得想到自己国家政治经济情形落后,更别说科技文化的发展了。总之,杨老这种矛盾复杂的情感,在他这一路中,无时不刻不在流露着。我们跟随杨老的脚步,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去国外一游,也能够感受到他的心情。

《西北的剖面》首版于1932年,作者在山西西部、陕西北部一代旅行调查三个月,又去东三省不到一月,然后参加中美考察团前往内蒙古二连浩特东部一带,最后是参加中法科学考察团,由张家口出发一直向西到吐鲁番、乌鲁木齐,然后取道西伯利亚回到北平。杨老将这四次旅行的经过和感受记录下来,汇集成册,取名“西北的剖面”,由翁文灏做序。

作者简介

作者杨钟健,字克强,陕西华县人,我国著名古生物学家、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奠基人、地层学家、第四纪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192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27年获德国慕尼黑大学博士学位。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1953年任中国科学院编译局局长,1959—1979年任北京自然博物馆馆长。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三次当选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两次担任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曾荣获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荣誉会员、英国林耐学会会员、前苏联莫斯科自然博物馆协会国外会员。曾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南联合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大学教授及西北大学校长。曾赴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瑞士等国访问及讲学。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写在前面

去国的悲哀

给他们

去国的悲哀

由上海到明兴

(一)由上海到香港

(二)由香港到西贡

(三)由西贡到新加坡

(四)由新加坡到槟榔屿

(五)由槟榔屿到哥伦布

(六)由哥伦布到吉布丁

(七)由吉布丁到亚历山大

(八)由亚历山大到巴黎

(九)巴黎—明兴(Paris—München)

东阿尔卑斯四日旅行记

二十一日

二十二日

二十三日

二十四日

明兴大学迁移明兴百岁纪念及感想

留别明兴

明兴—哈勒—柏林—沙市尼磁

旅瑞典杂记

在柏林之见见闻闻

哈士山旅行偶记

西游记

重回明兴后杂记

归途记

回国的悲哀

结语

校印后的几句话

西北的剖面

自序

在黄土沟中

骡队

在古火山口旁

小石口之夜

问路难

分水岭上

店中三怕

冀家沟的雨

黄河峡谷

羊家湾

羊家湾到府谷

府谷琐谈

化石的长城

神木古禽龙的足迹

在沙漠中

行路难

小北京

在黄土沟中

黄河渡口

旅店中的雨夜

在丛山中

溯汾河而上

太原的一瞥

满游追录

引子

葫芦岛

到东戈壁

二龙索口

昂昂溪

肇东的失望及归途

戈壁初恋记

参加中亚考察团缘起

到哈达庙

骨化石的探寻

向戈壁走去

狼帐篷的生活

归程

参加中法科学考察团漫记

起身前的纠纷

离情

“又是一回!”

四里崩风雪

在泥泞中挣扎

“你伺候他们几年了?”

孔雀落之夜

吃不饱

大队西行

又到乌尼乌苏

向着荒凉的旷野走去

陷在深沟中

又在戈壁过生辰

狂风怒号中旅行

额济纳河畔

“就是土匪!”

由天仓到酒泉

还是向西

绕过安息前进

到哈密之日

恐怖的哈密

冒险前进

炎热天气到“火州”

火坑中的烦闷

横穿天山

迪化之形形色色

白杨沟之游

迪化的烦闷及其他

与迪化作别

塔城闻见

十一天的去国

又回到北平

参加中法科学考察团的总感想

二、对于中法纠纷的感想

三、西北的危急

四、爬行汽车与西北交通

五、对未来学术上工作的期望

校印后记

去国的悲哀西北的剖面是2021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者杨钟健。

得书感谢您对《去国的悲哀西北的剖面》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钢的树 电子书
本书是武术格斗题材的一系列作品,其中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侠义精神,同时尚武与尚德相辅相成,立功与立言立德并行不悖,现代智识、美育和传统的侠义伦理让小说中的少年男女完成了阳光成长。如《约拳》中,武术高手八戒面对力量时所呈现出的谦卑与敬畏,《跤王》中缸子对道义的坚守与执着,以及《拳王》中夏雨用尽全力与无常命运搏斗的样子,无一不令人动容。书中所扬溢的青春热血与结实深厚的成长力量吸引着读者。
黑暗的心 电子书
本书讲述:英国人马洛承担了海外任务,他作为汽船船长受雇于比利时贸易公司,运输象牙到刚果河下游——尽管该河流没有特别命名,读者可以推测它为刚果自由邦境内的刚果河,国王利奥波德二世的私有殖民地。然而,他还有一个紧迫的任务,那就是运回库尔兹——另一个象牙贸易者,使他回归文明。这一高度象征性的故事实际上是故事中的故事。它遵循马洛的叙述,从黄昏到傍晚,向一艘停泊在泰晤士河口船上的一群船员讲述了他的刚果之行。
冷酷的钢铁 电子书
一部如惊悚小说般精彩的商战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