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疫论(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温疫论(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研究中医发展的历程,本书是一部绕不开的作品。

内容简介

《温疫论》,明代吴有性(字又可)撰于崇祯十五(1642)年,是中医史上第一部系统研究急性传染病的医学著作,是中医温病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性著作。

全书二卷,上卷主要论述温疫之病因、病机、证候、治疗、变证、宜忌,以及温疫与伤寒的区别。下卷重点叙述温疫的种类、传变、治疗原则,各种兼证、变证的治疗和调理。

吴又可在《温疫论》中创立了“戾气”病因学说,强调温疫与伤寒完全不同,明确指出“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由此创立了表里九传辨证论治思维模式,以“驱邪外出”为中心,创制了达原饮等治疗温疫的有效方剂。这些方剂和治疗思路对后世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自叙

上卷

原病

温疫初起

传变不常

急证急攻

表里分传

热邪散漫

内壅不汗

下后脉浮

下后脉复沉

邪气复聚

下后身反热

下后脉反数

因证数攻

病愈结存

下隔

注意逐邪勿拘结粪

蓄血

发黄疸是腑病,非经病也。

邪在胸膈

辨明伤寒时疫

发斑战汗合论

战汗

自汗

盗汗

狂汗

发斑

数下亡阴

解后宜养阴忌投参术

用参宜忌有前利后害之不同

下后间服缓剂

下后反痞

下后反呕

夺液无汗

补泻兼施

药烦

停药

虚烦似狂

神虚谵语

夺气不语

老少异治

妄投破气药论

妄投补剂论

妄投寒凉药论

大便

小便

前后虚实

脉厥

脉证不应

体厥

乘除

下卷

杂气论

论气盛衰

论气所伤不同

蛔厥

呃逆

似表非表,似里非里

论食

论饮

损复

标本

行邪伏邪之别

应下诸证

应补诸证

论阴证世间罕有

论阳证似阴

舍病治药

舍病治弊

论轻疫误治每成痼疾

肢体浮肿

服寒剂反热

知一

四损不可正治

劳复、食复、自复

感冒兼疫

疟疫兼证

温疟

疫痢兼证

妇人时疫

妊娠时疫

小儿时疫

主客交

调理法

统论疫有九传治法

正名

《伤寒例》正误

诸家温疫正误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温疫论(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是2020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唐文吉 译注。

得书感谢您对《温疫论(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抗疫古方今用 电子书
中医有几千年治疗瘟疫的经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医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全过程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各地相继推出了中医诊疗方案,其中所用方剂绝大多数是在抗疫古方的基础上加减化裁,方剂虽多,却缺乏专业解读和针对新冠肺炎的专业解读,本书以此为立题依据,进行专业解读。本书以“抗疫古方今用”为主线,对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古方进行解读,如众所周知的玉屏风散、麻杏甘石汤、达原饮、十神汤
临床技能与临床思维系列丛书.全科医学分册 电子书
本套丛书不仅涵盖了常见临床技能的操作,拟定了每个临床技能操作的规范规程,而且结合临床易致医疗事故与差错的情景还原成实训案例,以实情实景引导临床技能操作,全面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操作能力,受众广范。适用于实习医师培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生培训及各种临床技能大赛的培训。特别适合模拟情景教学的应用。分册包含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耳鼻喉科学分册、全科医学分册等。本分册主要涵盖全科常用
全科医生手册 电子书
全国县级医院系列实用手册。
拔除五十病全图解 电子书
经穴拔罐疗法是中医独具特色的优势治疗技术,具有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的特点。既能够治疗疾病,又可以强身保健。本书力求重点突出经穴拔罐疗法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大量的实操照片,深入浅出地介绍经穴拔罐疗法的基本知识、操作方法及在常见五十种病症中的具体运用,并以典型病例的形式直观全面演示运用经穴拔罐疗法治疗后的反应和看罐痕识病的技巧。本书图文并茂、简便实用,不仅可以为临床医务人员提供参考,更是广大针灸爱好
中医名著临证解读丛书——《医贯》临证解读 电子书
中医名著临证解读丛书系医学博士、慈方中医馆创始人贾海忠教授根据平时授课录音整理而成。丛书共5本,包括《脾胃论》临证解读、《医林改错》临证解读、《医贯》临证解读、《伤寒论》临证解读、《金匮要略》临证解读。本书为《医贯》临证解读分册。《医贯》以保养“命门真火”贯串外理养生,治病及有关疾病的一切问题,对临床的指导价值很大。作者赵献可在当时条件下还活到91岁,可见他的学术思想在指导他的养生方面,有显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