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梗阻现象:表现、根源与治理

改革梗阻现象:表现、根源与治理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本书分析了改革梗阻的深层原因,提出了对应的政策建议。

内容简介

本书对“顶层设计”“改革梗阻”“政策执行”等相关概念进行了内涵界定,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研究思路和研究重点;分析了当前我国改革梗阻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挖掘出当前我国改革梗阻问题产生的背景和原因;明确了当前破除改革梗阻、完善改革推进机制的总体思路,并提出了政策建议;提出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个重点改革领域完善改革推进机制的政策措施。

作者简介

作者张林山,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产业体制研究室负责人,副研究员。多年来一直从事经济体制综合改革研究工作,在综合改革、新型城镇化、国资国企改革、产业规制与发展等领域,笔耕不辍,累计出版学术著作20余部,发表各类文章80多篇。2007年以来,作为核心成员编写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跟踪报告》已连续出版9年。多次参与国家发改委、国家工商总局等部门重要文件的起草和研究工作,研究成果曾获得国家发改委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国家发改委中青年干部优秀论文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课题组成员名单

摘要

Abstract

总报告 改革梗阻现象:表现、根源与治理

一 导言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思路

二 当前改革梗阻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你有政策,我有对策”的替换性执行

(二)搞“土政策”的附加性执行

(三)“断章取义,为我所用”的选择性执行

(四)“阳奉阴违”的象征性执行

(五)“变形、走样”的片面性执行

(六)“左顾右盼”的观望式执行

三 改革梗阻溯源:机制缺陷、利益固化与权力集中

(一)改革决策设计主体和程序错乱,“最先一公里”成为“梗阻源”

(二)改革执行协调效率和激励不足,延缓改革推进节奏

(三)改革监督考评指标和机制缺乏,影响改革推进效率

四 破除改革梗阻、完善改革推进机制的总体思路

(一)围绕一个总体目标

(二)破解两大核心问题

(三)推进三大关键举措

五 破除梗阻问题、完善改革推进机制的主要内容

(一)明确主体、规范程序、完善方式,夯实改革决策体系

(二)下放权力、疏通渠道、提升能力,完善改革协调机制

(三)强化职能、健全机制、创新方式,加强改革督察考评

六 完善重点领域改革推进机制

(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二)国有企业改革

(三)财税体制改革

(四)户籍制度改革

(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六)小结

专题报告之一 “改革顶层设计与实际落地之间的梗阻问题”基础理论研究

一 相关概念界定

(一)顶层设计

(二)改革梗阻

(三)政策落地(政策执行)

二 博弈论视角下的改革决策和执行

(一)改革政策类型与执行结构

(二)中央与地方的改革决策和执行博弈

(三)部门之间的改革决策和执行博弈

三 改革推进机制:内涵、特征与研究思路

(一)改革推进机制的内涵界定

(二)改革推进机制的主要特征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界定

专题报告之二 改革的决策设计机制研究

一 改革的决策设计机制现状

(一)决策体制的概念及内涵

(二)改革决策设计机制不断完善

(三)改革决策设计机制现状

二 改革决策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改革“次决策”共识形成难

(二)改革决策程序有待完善

(三)改革方案设计质量有待提高

三 完善改革决策设计机制的政策建议

(一)规范改革决策程序

(二)提高改革方案的质量

(三)明确改革决策主体

(四)夯实改革决策的支撑体系

专题报告之三 破除改革关键梗阻的执行协调机制研究

一 改革执行协调机制的三个核心约束条件——一个基本分析框架

二 当前我国改革执行协调中的关键梗阻

(一)思想认识不统一,部分改革缺乏共识

(二)改革推进机制不完善,改革出现“空转”

(三)改革主体部门化,改革布局碎片化

(四)地方改革积极性不足,改革执行扭曲风险较大

(五)“条”对“块”的限制太多,基层创新活力不足

(六)推进改革与于法有据的关系尚未理顺,改革空间受到约束

(七)改革协调成本高企,改革难以形成合力

三 当前我国改革执行协调中存在关键梗阻的成因

(一)改革顶层设计的公共选择不足导致改革空转

(二)利益分化导致改革执行扭曲

(三)负激励的机会-风险结构导致改革动力不足

四 完善重要体制机制,有效破除关键梗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落地生根

(一)完善顶层设计,优化改革执行协调机制

(二)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干部队伍改革创新的积极性

(三)协调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鼓励地方探索创新

(四)高位推动,健全改革的利益协调机制

(五)营造良好的改革环境,凝聚改革共识

专题报告之四 改革的监督考评机制研究

一 当前我国改革工作的监督考评机制现状

(一)探索推进改革监督考评的法治化、规范化

(二)初步建立多层级的改革督办督察机制

(三)改革绩效考核逐步纳入政府政绩考核体系

二 改革监督考评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改革监督考评的指标体系还不够系统科学

(二)改革监督考评的刚性、硬性约束力还不够强

(三)改革绩效考评与政绩考评的融合度还有待提升

三 完善我国改革监督考评机制的总体思路与总体框架设计

(一)总体思路:建立“一向三维”改革监督考评体系

(二)总体框架设计

四 完善改革监督考评机制的主要政策建议

(一)实行改革工作目标责任制和项目化管理机制

(二)健全能定责、可问责的绩效考核机制

(三)创新和完善绩效考核方式方法

(四)改进和完善改革督察制度

(五)建立考核结果运用机制

专题报告之五 重点领域改革落地实施关键梗阻问题与建议

一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一)改革基本情况

(二)关键梗阻问题分析

(三)破除关键梗阻,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机制的建议

二 国有企业改革

(一)改革基本情况

(二)关键梗阻问题分析

(三)破除关键梗阻,完善国有企业改革推进机制的建议

三 财税体制改革

(一)改革基本情况

(二)关键梗阻问题分析

(三)破除关键梗阻,完善财税体制改革推进机制的建议

四 户籍制度改革

(一)改革基本情况

(二)关键梗阻问题分析

(三)破除关键梗阻,完善户籍制度改革推进机制的建议

五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一)改革基本情况

(二)关键梗阻问题分析

(三)破除关键梗阻,完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机制的建议

六 小结

综述报告 改革顶层设计与实际落地之间的梗阻研究综述

一 概述

(一)国外研究概述

(二)国内研究概述

二 相关概念阐述

(一)政策的内涵

(二)政策执行的内涵

(三)梗阻的内涵

(四)顶层设计的概念

三 改革政策执行梗阻的表现形式

(一)“你有政策,我有对策”的替换性执行

(二)搞“土政策”的附加性执行

(三)“断章取义,为我所用”的选择性执行

(四)“阳奉阴违”的象征性执行

(五)“虎头蛇尾”的敷衍性执行

(六)“政策照搬”的机械式执行

(七)“自主诠释”的政策歪曲

(八)“变形、走样”的片面性执行

(九)“左顾右盼”的观望式执行

四 改革政策执行梗阻的原因

(一)政策本身的因素

(二)政策执行主体的因素

(三)目标群体的因素

(四)政策执行环境的因素

(五)改革政策执行体制的弊端

五 关于解决梗阻问题的方法

六 关于改革推进方式与机制

调研报告之一 改革成效与关键梗阻问题调查报告 ——基于广东、四川等六省问卷的剖析

一 基本情况

二 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关于当前总体改革进展

(二)关于改革推进机制及关键梗阻问题

(三)关于具体改革领域的梗阻问题

(四)关于改革决策设计机制

(五)关于改革执行协调机制

(六)关于改革监督考评机制

三 下一步改革推进工作的建议

(一)尊重改革总体规律,破除关键改革矛盾

(二)提升基层创新能力,吸纳多方参与决策

(三)加强部门统筹协调,推动改革资源整合

(四)推动改革各阶段规范化、法制化建设

(五)加强中央与地方的互动,合理划分财权、事权

(六)建立合理容错和评估机制,全面激发改革活力

附 调查问卷

调研报告之二 湖北省、深圳市完善改革推进机制有关情况调研报告

一 基本情况

二 问卷调查情况和结果分析

(一)改革总体评价

(二)对改革推进机制三个环节的评价

三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个别改革方案设计不尽科学合理

(二)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与上位法和部门条例相抵触的情形

(三)个别改革政策规定得过细束缚了地方的创新空间

(四)触及根本性矛盾和深层次问题的改革有所欠缺

(五)改革缺乏专业部门的统筹设计与强力推进

(六)追责体系不完善和缺乏有效的容错机制

(七)改革政策执行存在敷衍了事、推诿扯皮现象

四 做好改革推进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正本清源,提高改革政策科学性

(二)目标激励,明晰改革政策目标及实施步骤

(三)坚定态度,注重改革政策连续性

(四)权责一致,科学设计改革政策执行权责体系

(五)与时俱进,创新改革政策执行方式

附 调查问卷

改革梗阻现象:表现、根源与治理是2017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张林山。

得书感谢您对《改革梗阻现象:表现、根源与治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全面深化改革与社会治理现代化 电子书
以“全面深化改革与社会治理现代化”为主题,体现了当前中国社会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各界学者探讨的热点话题,对于从事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来说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大学教学改革纵横谈 电子书
深入探讨了对大学办学的定位和目标、教学中心、人才培养以及党的建设等问题。
中国经济特区发展(1978~2018)(改革开放研究丛书) 电子书
本书全面总结了经济特区40年发展经验
京南地区高校机电类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集 电子书
《京南地区高校机电类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集》收集了北京印刷学院、北京建筑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三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近年来的教学改革成果。从教学改革、课程建设、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教学管理五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介绍。所收录论文的内容主要包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策研究、专业办学优势与特色研究、课程思政实践、特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对策研究、课程体系建设与课程建
入盟与中东欧政治经济转型 电子书
本书系统、全面梳理入盟进程对中东欧国家经济和政治体制转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