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后殖民学术中基本的二元结构,以及涉及二元结构的、有代表性的各种理论。在梳理后殖民理论二元结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作者的思考。
内容简介
全书探究和辨析了后殖民主义的二元结构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从哲学的角度应该如何理解或如何处置,以及当前一些优秀的学者又是如何推进后殖民主义研究的。
同时,作者也考察了中国30年间真正秉承的后殖民精神的研究是何面貌,它们存在的语境、方法论和价值立场是什么,未来的中国后殖民学术又有哪种可能的等,冀望在“实用”的层面上对后殖民理论的推进有所思考和贡献。
作者简介
作者张春晓,女,1986年生,黑龙江哈尔滨人,厦门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现任教于苏州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为西方现代文论、后殖民主义和香港电影,译著《欧洲形成中的亚洲》(合译)、《伦敦雾:一部演变史》,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若干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导论
第一章 真实性与主体性的两难
第一节 《东方学》中的真实性问题
第二节 从他者到主体
第三节 两大难题中的二元逻辑
第二章 德里达的延异逻辑
第一节 论述“真实性”的几种路径
第二节 为什么是德里达
第三节 德里达的延异逻辑
第四节 回到真实性与主体性
第三章 底层与含混性
第一节 斯皮瓦克论失语的底层
第二节 霍米·巴巴的含混性
第四章 反写与西方主义
第一节 克拉克的反写
第二节 敌人眼中的西方
第三节 中国的西方主义话语
第五章 后殖民主义研究在中国
第一节 “后殖民”适合中国吗?
第二节 刘禾与跨语际实践
第三节 周宁的跨文化形象学
第四节 何以混杂:香港后殖民研究的递进
第五节 去殖民:多元参照下的台湾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他者的声音:反思后殖民理论的二元结构是2021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春晓。
得书感谢您对《他者的声音:反思后殖民理论的二元结构》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