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该作问世于1898年,以中日甲午战争为时代背景,故事的主线围绕着小人物的缠绵爱恋与悲欢离合展开。
内容简介
小说的重点在于“人情”,其次在于世态风俗。坪内逍遥在他的文学评论《小说神髓》中这样写道。《不如归》算得上是把坪内逍遥的文学理论发挥得淋漓尽致的一部作品。浪子临终前的那句话“太苦了!下辈子再也不要做女人!”已经成了日本近代文学上具有代表意义的台词。浪子与武男每次短暂相聚后的黯然离别,都是那么伤感和催人泪下,他们在山科车站的偶遇,更成了有生的最后一面。还有中日甲午战争前后日本的世态万象,扣人心弦的黄海恶战……
总之,这是一部充满“人情”与“世态风俗”的作品,然而到头来,这一切的爱恨情仇,都被湮没在那中日甲午战争的洪流当中了。大背景中的小人物,爱恋、亲情、梦想、仇恨……其中种种,恐怕只有读过以后才能体会得到了。
作者简介
作者坪内逍遥,日本小说家、戏剧家、文学评论家,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系,倾心于英国文学, 一八八三年获得文学学士学位,曾任东京专门学校(即后来的早稻田大学)讲师。他主张小说应描写人情世态,以写人情为主,着重心理观察,持客观态度。 他为实践自己的主张而创作长篇小说《当世书生气质》,用写实主义手法写当代学生生活,成为明治时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先驱者。坪内后来陆续发表小说和翻译英国文学作品,并致力于文学评论工作。他曾就理想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问题与森鸥外展开辩论,成为明治文坛最初的一场大论争。
译者刘振瀛,辽宁沈阳人。九三学社成员。1941年毕业于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大学日本国文系。历任北京师范大学日本文学系副教授、教授,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及日语教研室主任。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日本文学论集》、《日语中谓语的附加成分与汉译》、《简明东方文学史》、《东方文学作品选》,主编《日本近现代文学阅读与鉴赏》,译著《哥儿》、《小说神髓》、《我是猫》、《世阿弥》、《我的大学》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译者序 重译说明
《不如归》百版卷首语
上卷
第一章 伊香保旅馆
第二章 浪子其人
第三章 采蕨
第四章 山木兵造
第五章 片冈中将
第六章 武男之母
第七章 书信传情
中卷
第一章 久别重逢
第二章 不欢而散
第三章 浪子养病
第四章 风雨夜话
第五章 挑拨离间
第六章 母子激辩
第七章 丰子思嫁
第八章 使者
第九章 命运的陷阱
第十章 开战在即
下卷
第一章 决战黄海
第二章 广岛偶遇
第三章 武男养伤
第四章 寻短见
第五章 同病相怜
第六章 旅顺口
第七章 寻浪子不遇
第八章 最后的偶遇
第九章 来世再不做女人
第十章 浪子墓前
不如归(译言古登堡计划)是2018年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作者[日]坪内逍遥。
得书感谢您对《不如归(译言古登堡计划)》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