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四)(修订本)

中国文学史(四)(修订本)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为高等院校中文系编写的中国文学史教科书。本书为第四册。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第七编明代文学;第八编清初至清中叶的文学;第九编近代文学——晚清至“五四”的文学,共三部分。

书中具体包括:明代散曲和民歌;清初诗文词;弹词鼓词和民间歌曲;资产阶级启蒙时期的文学;近代戏曲等。

作者简介

编者游国恩,文学史家,历任武汉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教授。江西临川人。著作有《楚词概论》《游国恩学术论文集》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七编 明代文学(公元1368—1644年)

概说

第一章 三国演义

第二章 水浒传

第三章 明前期诗文

第四章 明代的戏剧

第五章 汤显祖

第六章 西游记

第七章 金瓶梅及明中叶后其他长篇小说

第八章 明代的拟话本

第九章 明代散曲和民歌

第十章 明中叶后的诗文

小结

第八编 清初至清中叶的文学(公元1644—1839年)

概说

第一章 清初诗文词

第二章 清初戏曲作家

第三章 洪昇和长生殿

第四章 孔尚任和桃花扇

第五章 聊斋志异

第六章 清初至清中叶的长篇小说

第七章 儒林外史

第八章 红楼梦

第九章 弹词鼓词和民间歌曲

第十章 清中叶的诗文

小结

第九编 近代文学——晚清至“五四”的文学(公元1840—1918年)

概说

第一章 资产阶级启蒙时期的文学

第二章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时期的诗文

第三章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时期的小说

第四章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的文学

第五章 近代戏曲

第六章 近代民间文学

小结

阅读书目

后记

再修订后记

中国文学史(四)(修订本)是2007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游国恩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文学史(四)(修订本)》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外国文学史(下册) 电子书
本教材以“回到原典”、“贴近文本”理念为指导,在简明扼要地梳理东西方文学发展脉络、阐述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有重点地分析经典文本,引导学生研读文学原著。
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丛刊新著国语文学史 电子书
本书分七编三十三章,前两编《通论》《本论》和第七编《结论》主要是从总论的角度展开,《通论》从文学本体论出发,对文学的定义、起源、用途以及文学史的目的等进行了叙述;《本论》对国语文学的范围,国语文学与专制政体、科举制度、古代文明、文法等的关系,国语文学的分类、史料、分期等问题做出了论述;《结论》对中国古代文学进行了整体总结评价,从“体裁”“美质”及缺陷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且对中国文学发展做出了展望。第
新编外国文学史教程 电子书
本系列教材针对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教学而编写,具有以下三项鲜明特色:1.全面覆盖本科阶段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具整体性。2.参编院校和作者众多。本系列中每个选题都由主编邀请十所左右院校的教师参编,而且不同选题邀请的作者和院校尽量不会重合,这样就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丛书参编作者和院校覆盖面,对教材的后期使用和推广非常有利。根据前期与主编联络情况,每册书的年使用量在3500—5000册之
唐诗洛阳记:千年古都的文学史话 电子书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懂得了诗的唐朝,才能欣赏唐朝的诗。
19世纪俄罗斯文学史(下册) 电子书
本书共14章,第一章概述,打破了以往完全按政治运动进行介绍的狭窄框架,以对人性的探索为纲,颇为全面而又简明扼要地勾勒了整个19世纪俄国文学的发展流变,尤其结合社会尤其是文化背景,进行了简要而又深入的阐析。后面13章一共介绍了13位经典作家及其重要作品,有为人熟知的茹科夫斯基、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理、屠格涅夫、奥斯特洛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和契诃夫,也有曾为文学史提到但不详尽的丘特切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