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文学研究

吕氏春秋文学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从结构、叙事、议论角度,为你深入解读《吕氏春秋》。

内容简介

《吕氏春秋》研究成果丰富,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本书从文学研究方面入手,从《吕氏春秋》的结构、叙事、议论,以及与其他文献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作者认为《吕氏春秋》的结构有着来自文本内部各自不同的关系;其叙事主要以抄录、选录历史故事为主,有时也采用改写的手法;《吕氏春秋》在进行议论时,为了不囿于一家之言,往往会对概念采取宽泛化的处理方式,使之具有更强的容纳力;《吕氏春秋》与其他文献的关系十分密切,其对于《管子》、《庄子》、《墨子》等文献都有采录。

作者简介

作者管宗昌,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博士。现为大连民族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中文系主任,中国诗经学会会员,辽宁省古代文学学会理事,辽宁省社科联青年人才库专家,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千人层次人选。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文学与文化,诸子文学研究。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出版专著一部:《列子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省社科联基金等项目多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绪论

第一节 《吕氏春秋》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第二节 《吕氏春秋》文学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 《吕氏春秋》文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吕氏春秋》的结构

第一节 《吕氏春秋》结构研究的现状与反思

第二节 十二纪的结构

第三节 八览的内部结构

第四节 八览的总体结构

第二章 《吕氏春秋》的叙事

第一节 《吕氏春秋》对历史故事的采录与编排

第二节 《吕氏春秋》对长篇历史故事的处理

第三节 《吕氏春秋》对浓缩型历史典故的运用

第四节 《本味》篇的叙述特征及其文学意义

第三章 《吕氏春秋》的议论

第一节 《吕氏春秋》概念的宽泛性

第二节 《吕氏春秋》议论的辩证性及其君臣理念

第三节 《有始览》的议论及其文学意义

第四节 《任地》等三篇的议论及其文学意义

第四章 《吕氏春秋》与其他文献的关系

第一节 从“管仲病重进言”的故事看

第二节 《吕氏春秋》对《庄子·让王》篇的借用

第三节 《吕氏春秋》对《墨子·所染》篇的利用和改造

第四节 《孝行览》与传世文献的对比研究

结语

附录 《吕氏春秋》篇幅字数统计与评述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吕氏春秋文学研究是201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管宗昌。

得书感谢您对《吕氏春秋文学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美国华裔文学研究论集 电子书
本书采取总分结构——既关注美国华裔文学的总体性研究,也着重于经典华裔作家,如汤亭亭、赵健秀、谭恩美和黄哲伦这四位作家的研究。与此同时,论集还收录了一些我国学者较少关注的华裔作家的相关研究成果。
美国拉丁裔文学研究论集 电子书
本书一共选取了30篇学术论文,均为近年来国内期刊登载的、与拉美裔美国文学有关的研究成果。依据论文主题将其分为成长与觉醒、记忆与历史书写、女性的觉醒与抗争、身份寻求与建构、文化认同与和解、综述简介和多视角评述六个部分。拉美裔美国文学的研究主要包括墨西哥裔、古巴裔、多米尼加裔、波多黎各裔等美国作家的文学作品。来自不同拉美国家的移民及其后代语言共通,但由于原生国家的历史、政治、经济发展程度各不相同,因此
美国犹太裔文学研究论集 电子书
本书收入中国学者在美国犹太文学方面的研究论文,对重要的美国犹太作家(索尔·贝娄,伯纳德·马拉默德,菲利浦·罗斯,辛西娅·欧芝克,哈依穆·波特克等)都有论及,对年轻犹太作家(阿丽嘉·古德曼,格蕾斯·佩蕾等)的作品也有研究。
新世纪文学研究的重构 电子书
本书阐释新世纪以来的部分文学现象,重绘文学在当代文化场域中的位置。全书分为概念、方法和实践三大部分。“概念”部分主要探讨新世纪文学从作者/作品中心到读者中心的变化。“方法”部分介绍美国学界新世纪以来对传统文学研究范式的反思。“实践”部分从明星作家、粉丝经济等多个角度考察文学社群。
东方文学研究集刊(第9集) 电子书
本书为《东方文学研究集刊》第9集。